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高职衔接不是中职与高职的简单叠加或接续,而是两个系统在多种特征上的兼容并蓄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杭州市中、高职衔接主要有对口升学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3+2”模式和高职自主招生模式.基于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路,根据现行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要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应大力推行“2+1+2”的中、高职衔接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中高职教育在考试衔接方式上有代表性的模式有:广东的“3+专业技能证书”的考试模式;山东青岛的“3+2”、辽宁的“4+1”的“对口招生”模式。中职和高职打通,不必考公共理论课;对口专业课程与专业技能课考试成绩的占分比例为6:4;专业技能课在中职阶段如已获得相应的证书则该项目可予免试;五年制大专模式必然构成对中专学校生源的威胁,高职教育类型必将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教育功能,这可能是未来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高职的衔接主要有“3+证书”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中高职连读等模式;中高职衔接还存在专业设置错位、学制衔接不协调和课程体系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应该从改革招生方式、合理化专业设置、推行“模块化”课程结构、实行弹性学制和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障等方面来促进中高职的衔接。  相似文献   

4.
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主要包括纵向提升、横向拓展和纵横延伸三种模式。在培养目标衔接模式选择方面,职业院校应综合考虑职业能力观、招生方式、学生的自我成才需求、专业及其对应职业岗位(群)的人才需求、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等多种因素。为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建议在中职学校设置学制一年的高职预科班,并构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必须在构建完善的职教体系这个大背景下来考虑,建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依托的模式。构建与实施该模式应规范高职入口标准;按照中高职贯通的教学模块体系实施教学;以职业能力等级反映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以选课制作为实现衔接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中,学制结构、入学考试和课程结构是十分重要的三个方面,衔接中出现的问题是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经验,办学模式、办学水平、管理体制、经费投入和事业发展程度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只有把握整体,着眼大处,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措施,才能建立理想的衔接模式,促进中职与高职贯通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经过多年的运行,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模式,中国在中高职衔接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也取得一定成果。通过对国内外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应借鉴国外的中高职衔接经验,推进适合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已基本形成了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主要有英国的教学单元衔接法、美国的综合课程教学大纲衔接法、法国的课程标准分类衔接法、德国的核心阶梯式综合课程衔接法、澳大利亚的教学内容培训包衔接法等。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我国应从建立职教与普教的沟通机制,促使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做好中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等,有效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  相似文献   

9.
从根本上讲,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实质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本文从课程体系角度出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建立衔接课程目标,围绕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试论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中,学制结构,入学考试和课程结构是十分重要的三个方面,只有把握整,体着眼大处,又分别具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建立理想的衔接模式,促进中职与高职贯通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想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与职业需要依存度低,办学体制存在自身痼疾,政府统一管理与成本分担出现错位,这三大问题制约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职业教育的中长期政策亟待形成两个层面的发展策略:职业教育对自身理想追求的环境建设与兼顾对大学理念冲击的回应;国家制度设计优先与兼顾学校发展规划、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2.
连续四届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技能大赛,西部地区参赛院校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东部地区高职教育的差距仍非常大。究其原因除比赛经验不足外,主要是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实训条件不足、师资水平有限、校企对接不畅等。建议建立国家主导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办学能力的扶持,组建校际联盟,建立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相适应的技能竞赛体系,提高西部高职教育吸引力。同时,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应立足现实,以赛事为引领,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探索校企对接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高职衔接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中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建设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借鉴国外中高职衔接的经验、总结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历史模式和存在问题,提出中高职衔接的创新模式,通过分析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对如何更好的实施中高职衔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进一步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是今后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中高职课题衔接角度,对国外同类问题的做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国内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旨在推动中高职课程进阶式衔接,促进中高职教育系统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的职教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教育中的生计教育课程、综合高中的职前技术教育课程、职业技术学校课程和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计划课程。这些课程体系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职业课程要体现定向性和应用性特征,实施职教课程资源共享,创建多元化、全方位区域职教格局,设置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构建中高职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应借助系统思维寻找“三全育人”这一系统工程的差异化构建路径。当前,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探索存在着路径依赖,系统整体意识缺乏;人员、过程、方位等系统要素存在缺位;过度分工严重,系统结构优化滞后,没有形成系统效应。高职院校应打破“三全育人”路径依赖,明确以培育“工匠精神”为特色的系统整体目标;推动“三全育人”高职化,填补人员、过程和方位缺失产生的育人盲区;优化系统的“软”“硬”结构,实现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系统创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阐述高等职业教育"双主体"教育模式建设的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生源渠道、教育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职业院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依据针对性、发展性和互动性的原则,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教材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各种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辅导相互协作的心理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工学结合已成为重要切入点,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推行了各种具有特色的工学结合模式。文章分析了工学结合与相关概念间的关系及其定位,尝试将我国较具代表性的工学结合模式分为“2+1”、“2+1+2+1”、“校企合一”、“订单式”几种典型类型,并提出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应是“多方位、全过程”的。  相似文献   

20.
臧志军 《职教通讯》2019,(11):13-19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坚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全局观,回应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全局性要求,对职业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性谋划,体现了深刻的全局观。从江苏情况看,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具有以下特点:多功能甚至"全科型"的要求;精准、深入服务的要求;胸怀全局的同时重点解决关键问题。江苏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全局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职业教育存在多头管理现象;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有待深化;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中高职教育发展亟待重新定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困境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江苏职教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作用不足;师资仍然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江苏应该在全局观的指引下谋划全省的全局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基于"一体化"思路重新确定中高职发展重点;创新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实施"职教服务国家战略"专项;开展职教教师教育改革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