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姬东凤 《成才之路》2011,(23):84-85
近年来,我国独生子女比例迅速增加,在今后四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独生子女将成为我国教育对象的大部分,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已成为一个关系整个新生一代面貌的重大问题。所以,教育好独生子女是一件大事,而独生子女的幼儿期教育尤为重要。作为幼教工作者,如何做好独生子女的幼儿期教育引起了我的思考。一、要掌握和了解独生子女个性品德  相似文献   

2.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兴趣。对于独生子女可能产生哪些问题及其矫正之方法,议论颇多。但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似乎探讨得还不够。独生子女的某些毛病是必然要产生的,还是可以避免的?这些毛病是因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较为优裕而形成的,还是因独生子女这个现象的本身造成的,或是其他?独生子女家长的教养心理和态度有没有共性?如果有,说明了什么,如何矫正和指导?幼儿园与家长在独生子女问题上的教育观和价值观有何异同,这些异同对独生子女的发展有何影响?在独生子女教育的衔接和教育的一致性方面,家庭和幼儿园应怎样合作?本刊热忱欢迎幼教工作者、专家、学者,特别是广大家长就这些问题发表见解,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问题,笔者曾对幼儿园一百二十六名独生和非独生子女进行了性格和行为、智力等方面的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同时辅以抽样个别测验,观察和访问家长以及召开幼教老师座谈会等,现根据材料分析如下。一、独生子女教育——一个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据调查证实,至一九八二年上半年止,全长沙市已领独生子女证的有61201人,(占已生育总数的74%)市内每一百对育龄夫妇中领独生子女证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于1981年11月在常州召开。参加这次年会的理事、代表共96名。他们有从事幼教科研和实际工作的专家、老教师,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幼教干部和教研员等。年会共收到论文、调查报告、经验总结等73篇。内容涉及幼教发展史、幼儿德育、智力发展、体育、游戏、行为习惯的培养、独生子女的教育、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家长工作等多方面。比起第一次年会不仅数量成倍增长,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反映我省幼教科研工作的可喜进展以及幼教界生气蓬勃的景象。年会围绕幼儿教育发展史、幼儿德育、幼儿游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笔者访问了北京师范大学幼教专家祝士媛教授,请她谈谈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 问:祝教授,您认为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祝: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全社会注重对儿童教育的程度是空前的。要科学地教育儿童。首先要科学地教育父母。很多父母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他们缺乏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作者几年的幼教工作实践,对幼儿教育中的规则教育和幼儿的行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总结出几点幼教经验。  相似文献   

7.
自1979年我国出台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社会生活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没有兄弟姐妹的特殊群体,我们一般称他们为独生子女。调查发现,由于独特的心理、教育导向的偏差、成人的不当评价等诸多因素造成独生子女对日常行为规范有着特立独行的理解,给学校的养成教育出了一个难题。著名学者钱文忠在《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一文中这样写道:独生子女是自地球上有人类这个物种以来所出现的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亚种”,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么短时间内,有计划地出现在一个国家。针对独生子女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由于独生子女的社会影响,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家长视子女为掌上明珠,对儿童普遍采用"过度保护"的养育态度,导致现在许多儿童成为"问题儿童".幼教工作者要义不容辞地承担教育和保育的重任,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改变孩子的不良生活环境,纠正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使幼儿得到健康发展.下面以一个有语言发展障碍的幼儿为例,谈谈对这类孩子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9.
记者:现在,不少人认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能吃苦,依赖性强等。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呢?冉乃彦:其实,不少教育专家已经达成一个共识,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并不存在本质的区别。我也认为,独生子女并不像大家所认为的那样,是垮掉的一代,这种观点有些偏颇。的确,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独生子女很娇气,但这并不能说明独生子女就这么娇气,没准娇气的孩子中有很多是非独生子女呢。所以,我们应该反思,是不是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出了问题。记者:那您觉得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目前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冉乃彦: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  相似文献   

10.
教育生态学是用生态学的方法来审视教育问题的交叉学科,为研究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这个微观领域的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利用教育生态学中主体与环境、遗传与变异、平衡与失衡、共生与竞争的分析框架,有利于认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观。解决当前独生子女家庭中的突出问题,需要重建家庭教育生态环境以改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基础,发现并解决家庭生态中的限制因子以破解独生子女问题瓶颈,建立虚拟生态位,扩大教育竞争者以补救独生子女家庭生态缺位。  相似文献   

11.
地区教育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如果地区经济不发达就会严重影响当地的教育质量,甚至会对教育水平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幼教师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然后研究出初步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幼教师资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县由文教局、妇联等部门牵头。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了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的做法是: 一、认识幼教事业的战略地位,是发展幼教事业的关键。现在的幼儿中独生子女居多,教育往往为溺爱所代替。因此,教育好下一代,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我们首先向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同志宣传,发展幼儿教育既是家长的要求,更是社会的要求,应该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认识统一了,支持  相似文献   

13.
我从事幼教工作多年,常遇到孩子们“告状”这个问题。“告状”本身既能反映出我们工作中的问题,也能暴露幼儿的弱点,如果教师及时地抓住“告状”这件事对幼儿加以教育,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常“告状”的幼儿以独生子女为多,其次是个性强的幼儿。每当幼儿来“告状”时,我首先耐心听完他“告”的内容,同时考虑这些幼儿说得是否真有道理。对于那些带普遍性的问题,我就在思想品德课、语言课及课后,有针对性地通过讲故事予以开导,这样不但教育了那些以“告状”为能的幼儿,还教育了班里全体幼儿。  相似文献   

14.
罗夏 《学子》2014,(9):88
现代幼教文化管理可以极大树立幼儿园新的形象,实现在幼教的健康发展,也是现代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关键。创造一个具有文明风尚的校园文化,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对现代幼儿园管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为此,加强幼教文化管理,实施积极的多元化教学,促使当下的幼教文化更好地发展,在不断地改进幼教方式上逐渐探索出一条高效的幼教文化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之所以在公众眼中存在各种"问题",其根源就在于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成长环境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导致独生子女在价值观念、交往方式、自主能力、个性特征等方面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但是,目前从一些研究结果和现实事例来看,独生子女并不存在人们料想的那么多问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学校教育对独生子女的成长起到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弥补了"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6.
面向21世纪高师幼教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郝永娟,阴国恩,高来喜如何面向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合格师资,是当前高师教育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高师幼教专业改革更显重要,因为幼儿期教育是开发培养人的良好...  相似文献   

17.
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家长们的难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思考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搞好独生子女教育,必须要有适度的目标定位,明确的家教内容,科学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民办教育"大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民办幼儿园出现在教育市场上,然而各种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参差不齐,成为学前教育的重大隐患。笔者通过调查绥化市8所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现状,发现民办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未执业先上岗、职业能力较弱、流动性较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完善民办幼儿园幼教上岗考核制度、增强幼教岗位能力培训与转变幼教职业观念、提高幼教薪酬三方面着手改善。  相似文献   

19.
核心家庭中独生子女教育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1979年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数量猛增,据调查目前幼儿园中至少有90%独生子女。他们的教育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向教育提出了挑战。 国外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开始很早。十九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博汉农将独生子女作为特别对象加以研究,于1898年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独生子女研究的论文——《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国外独生子女教育的研究非常注意把独生子女教育同更广泛的家庭环境因素联系起来,以显示不同类型家庭中独生子女的特点。国外专家认为,家庭教育是独生子女教育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步调一致,是深化幼教改革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常见的状况是家长对自己的独生子女期望值很高,而教育方法少,或不甚得法,结果造成家园要求不一致,各教一套,冲淡了甚至抵消了积极的教育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园从1987年开始,试办了家长学校,在探求家园教育步调一致方面进行了一些努力,取得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