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解析。结果显示:30年来我国冬奥会的参赛人数增加3倍,参赛分项占冬奥会总设分项的67%,参赛小项占冬奥会总设小项的57%,参赛成绩稳步提升。基于现阶段我国冬奥会参赛项目少、优势项目寡、对抗能力弱的状况,提出建议:强化对冬季项目的组织管理及国家政策与社会的支持;扩大社会宣传力度与群众参与范围;完善适宜冬季项目开展的硬件设施等。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在对第16—20届冬奥会中、韩两国成绩进行对比的基础上,从竞技体育体制、奥运战略、训练体系、后备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多个角度对韩国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中国备战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和中国冬季优势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近6届冬奥会中国队的参赛表现。在分析影响中国队冬奥会成绩的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冰雪项目发展的"冰强雪弱,阴盛阳衰"等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扩大群众基础,加大科技投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近5届冬奥会中、韩两国成绩进行对比的基础上,从竞技体育体制、奥运战略、训练体系、后备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多个角度对韩国参加冬奥会的致胜之道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旨在为中国备战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和冬季优势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程 《冰雪运动》2010,32(1):66-69
速滑项目是冬奥会的传统大项,我国在此项目上一直具有一定的优势,是温哥华冬奥会上夺金的重点项目。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速滑项目的现状、备战2010年冬奥会面临的基本形势和2010冬奥会参赛目标以及参赛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在短距离速滑项目上具有一定的实力,具备夺取奖牌甚至金牌的实力。  相似文献   

6.
2022年我国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第24届冬奥会,要实现冬奥会的全面参赛,逐步完善梯队建设、着重培养新鲜血液以及做好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则是急需面对的首要工作.对我国冬季项目人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体教结合,与国际、社会团体的合作共建,跨项、跨界选材与培养,适当改变国内比赛少年组赛制等后备人才的培养措施,旨在以2022冬奥会为良好契机,促进我国冰雪体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0年冬奥会我国短道速滑项目形势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勇  白铂 《冰雪运动》2009,31(5):57-61
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也是我国冬奥会的优势项目。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短道速滑的现状、备战冬奥会面临的基本形势、冬奥会参赛目标以及参赛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女子短道500 m优势明显,具备较强的实力,只要我们战术制订运用合理,这块金牌应该能够斩获;1 000 m则是中韩两国争夺的焦点;1 500 m韩国队略强于我队,但我国年轻一代小将的崛起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男子单项机会不大,我们只有寄希望于男子接力项目。  相似文献   

8.
李荣  陈亮 《体育科学》2020,(4):15-27
目的:分析以往冬奥会单人项目运动员多维度的参赛制胜特征,为北京冬奥会中国队参赛策略提供借鉴。方法:以2014年和201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单人项目前8名运动员(1 136例)的以往参赛特征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以往冬奥会、奥运周期世锦赛、奥运赛季世界杯赛的参赛对本届冬奥会名次取得的作用方式。结果:与低龄类项目相比,高龄类项目在冬奥会参赛和冬奥周期世锦赛参赛均表现出经历多且名次等级高的特点。此外,冬奥周期无兼项项目的最好名次等级高,有兼项项目主项成绩突出。结论:高龄类项目更加注重以往参赛经历,冬奥周期和冬奥赛季成绩应上升或保持稳定,有兼项项目冬奥周期应适当发展副项,但冬奥赛季应重点关注主项的能力和状态。建议:在把握不同单人项目参赛制胜特征的基础上,我国重点项目应依据优秀运动员数量、年龄、冬奥参赛经历,在北京冬奥周期中选择适宜的专项能力提升或保持方案,并制定差异化参赛策略。  相似文献   

9.
吕韶钧  裴孝成 《冰雪运动》2015,(2):29-36,42
以历届冬奥会项目设置情况为研究的突破口,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冬奥会项目发展的规律进行探究,并提出冬奥会的改革建议.研究发现,从历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的设置规律来看,其项目设置明显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冬奥会比赛项目中的运动大项和运动小项的增长速度存在着不均衡性,冰上项目与雪上项目的设置比例急需调整优化,男、女项目的比例也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冬奥会项目设置应重视项目准入的标准化,体现项目内容的均衡性,凸显项目文化的多元化、国际化及代表性,兼顾项目形式的观赏性,注重项目推广的可行性,吸引更多的亚洲、非洲及大洋洲国家参与,同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加入,将更加促进冬奥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近10届冬奥会(第14—23届冬奥会)东道国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冬奥会主办国金牌数量、奖牌数量、奖牌榜排名、不同运动分项奖牌数量等东道国优势特征,从国家竞技体育发展政策与经费投入、主场观众因素、场地熟悉程度、运动员参赛人数等角度分析冬奥会东道国优势效应产生原因;建立逻辑回归模型,预测我国运动员2022年北京冬奥会奖牌数量将创冬奥会参赛史最好成绩。借鉴冬奥会东道国办赛经验,提出我国运动员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创造冬奥会最佳参赛成绩策略:1)妥善应对疫情,实现参赛出彩目标;2)突出优势项目,确保运动员争金夺牌;3)利用场地优势,实现运动成绩新突破;4)适应观众氛围,发挥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5)补齐项目短板,赛出运动员风格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