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立了微型冷凝器测试实验台,在微型管带式冷凝器内进行了制冷剂(R134a)的冷凝实验,获得了空气侧和制冷剂侧流动阻力关系式,并与前人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设计换热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青岛理工大学多功能环境扩散综合实验台,该实验台技术先进,自动控制参数,测试精度高,可以在实验台上开设多个实验,其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在线监视整个实验过程、流量、流速、中心排放浓度分布等实时检测;显示记录、存储、列表和打印等。  相似文献   

3.
“机器传动方案设计”实验台的开发及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机器传动方案设计"实验台,对实验台原理、主要结构进行了论述.利用此实验台,可以进行基本机构的拼接及运动特性分析实验、机构组合创新设计实验和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实验.实验台结构新颖,调整方便,适用范围广泛.教学实践证明,实验台的开发和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对凸轮机构注重图解法设计凸轮廓线方法的讲授,而凸轮机构在满足从动件运动规律要求的同时,必须满足机构动态测试的要求。本文引入凸轮机构动态测试实验台作为《机械原理》综合实验的平台,使学生着重掌握凸轮具体的结构参数对凸轮机构动态特性的影响。该实验台在《机械原理》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加深学生对凸轮机构设计的全面理解,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采用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的电控汽油喷射器流量特性测试台,实现了对电控喷油器流量特性的自动控制和检测.测试台由电喷汽油机供油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喷油量称重系统及上位机控制界面4部分组成.整个测试过程由上位机界面进行控制,喷油控制参数借助串口从上位机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驱动电路控制汽油喷射器的喷油过程,喷油量由电子天平称进行精确计量,并通过另一个串口发送给上位机界面进行显示和存储.利用该实验台对不同类型的汽油喷射器进行流量特性测试,并对全程流量范围内的测试数据加以分析总结.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测试精度高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满足了电控汽油喷射器流量特性实际测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介绍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的热工综合实验台,该实验台技术先进、自动控制实验参数、测试精度高,可以开设多个热工实验。其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能够在线监视与动画显示整个实验过程,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的实时检测、显示、自己记录、存储、绘图和列表打印等。  相似文献   

7.
热工综合实验台的设计与多媒体远程教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介绍了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的热工综合实验台,该实验台设计合理、技术先进、测试精度高,可以开设多个热工实验。其计算机数据采集和远程教育系统不但能在线实时检测和显示温度、流量、压力等实验参数并自动记录、存储、绘图和列表打印等,而且通过网络可以远程传输实验过程和实验参数,实现了实验教学的远程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原有QCS014A实验台开发了电液比例阀实验系统,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硬件基础上进行硬件补充和软件编制。该系统运用LabVIEW软件编写系统人机界面,通过串口实现人机界面和PLC通信,设定的控制参数通过PLC实现电磁阀通断和比例阀的阀芯位置控制,PLC同时采集压力流量等信号反馈给人机界面,经过相应处理,界面实时显示实验结果波形和比例阀性能指标。该比例阀实验系统可以进行电液比例换向阀、电液比例流量阀、电液比例溢流阀性能测试,实现比例阀的稳态控制特性、稳态负载特性、动态特性曲线测量。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比例阀运用的了解,系统还可进行双缸同步实验,通过PID控制实现双缸精确同步。借此系统,开设了比例阀的性能测试和双缸同步实验,取得了良好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气体流量非标准节流装置测量方案,提出一种非标准节流装置特性参数间接检测方法,实现了一种非标准孔板气体流量的测量,并使该方案产品化。提出的非标节流装置特性参数间接检测方法易于工程实现,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传统液压实验台大都采用PLC或继电器的控制方式,存在数据采集和数据记录困难、实验内容单一、缺乏整体性等不足。利用虚拟仪器并结合检测、液压传动、电液比例伺服等技术构建多知识融合的综合性液压实验台。该实验台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结合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位移传感器、USB6211数据采集卡等构成液压系统,能够完成液压元件性能测试、回路测试、位置控制等实验。实验系统界面直观性强、操作方便、功能齐全、交互性好,同时具备了数据采集、自动处理与存储、实验报告生成和打印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AftertheKyotoProtocolwassigned ,theworldwiderefrigerationandair conditioningin dustryfaceduptogreatchangesintheenviron mentalproblem .Forautomotiveair conditioning(AAC) ,thecurrentrefrigerant,R 13 4a ,hasbeenregardedasrestricted use refrigeran…  相似文献   

12.
As an environmentally harmless and feasible alternate refrigerant, CO2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especially in the area of automobile air-conditioning (AAC). The thermal property of CO2 and its trans-critical refrigeration cycle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CFC or HCFC system. The detailed process of CO2 system thermal cycl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System prototype and performance test bench were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2 AAC system.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自行研制的空调表冷器热工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对实验室现有空气调节处理过程实验台进行改造制得。在压缩机和节流阀之间装设套管式蒸发器,制得冷冻水,经水泵送入表冷器中,与空气进行换热后重新返回套管式蒸发器中。通过温控器实现表冷器入口冷冻水温度的控制,表冷器进出口冷冻水温通过布置热电偶进行测量,冷冻水流量通过转子流量计进行测量,利用原有干湿球温度计测量空气进出口干湿球温度,进而在不同工况下实现表冷器析湿系数、热交换效率、接触系数和换热量的测试。依据测试结果分析风量、风速、冷冻水流量对表冷器热工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制冷系数是考核制冷机制冷循环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本文对用制冷剂R22替代R12后的制冷系数作了实验测试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阐述了电子节气门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了电子节气门的控制特点以及非线性因素的产生和控制方法。根据电子节气门的工作过程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和电路模型。结合数学模型和增量式PID控制的特点设计了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并进行了Matlab仿真。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电子节气门采用增量式PID控制,具有超调量较小、性能稳定、跟踪效果好、稳态误差小、抗干扰能力强、动静态性能好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空调器制冷剂充注量与毛细管长度对制冷系统的影响,得出了相应的试验曲线,找出了最佳匹配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毛细管长度与制冷剂充注量影响空调性能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7.
基于车用催化剂热失活机理,在发动机台架和R-FOCAS台架上分析不同的老化方法对催化剂劣化强度的影响。利用断油和ARL-102老化循环对四只相同的催化器样件进行50h的快速老化试验。通过老化后催化剂性能测试,依据催化剂劣化强度的评价指标考察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常常配套了一定课时的实验。但是由于现有的实验环境常常局限于实验台,而实验台陈旧不堪,并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所以文章根据需要设计了一套基于Matlab GUI和Simulink的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仿真系统。该系统按照学习内容,安排了相应的实验,并提供了直观的图形操作界面。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操作简单、直观,便于学生观察和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达到了教学、实验和课外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对低温制冷综合试验台进行了研究,详细说明了该试验台的基本构成和参数控制思路,并对该试验台进行实验项目的探讨。试验台内部最低温度可达-35℃,能提供恒温、恒湿、恒风速实验环境,可进行蒸发器结霜特性、换热器性能等多方面的实验,也可进行其他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可为教学、科研换热设备的开发、研制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