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又有一批孩子要上小学或是升入中学,如果有选择的可能,什么样的学校是父母应当为孩子选择的?考虑的时候,学校的哪些因素是父母应当关注的?冉乃彦老师在他的QQ群里和家长讨论了这个问题。参加讨论的有的是家长,有的是老师,有的有双重身份;他们的孩子有的已经上学了,有的将要上学。他们的想法,或许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
正暑假又到了,假期生活该如何安排呢?时下,儿童暑假学艺已然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在充裕的时间里,有的家长选择送孩子上兴趣班,学习特长,陶冶身心;有的家长则更注重顺其自然,主张放养,更关注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本期我们围绕暑期兴趣班孩子该不该学、如何选择、怎样理性看待等问题展开讨论,请家长、老师、专家、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3.
当家长劳动的时候,孩子围在一旁,或玩耍,或帮忙,快节奏的生活之下,是否还有一片净土可以容得下这样的“箸侈”?有人说,或许真实的生活就该如此,而不是坐往电脑前敲打键盘。  相似文献   

4.
当你的孩子由小学进了初中,当你的孩子已经变成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或小伙子的时候,你发现孩子已经不再如你所想得那么单纯;你所做得不能被孩子理解,而你也不能理解你孩子所做的;孩子不再是那么地需要你、依靠你了;更让你不能接受的是,孩子似乎想否定你说的一切。是的,你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叛逆期,可此时,家长们又应该如何做呢?就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国外几位专家的意见,或许他们的意见能给我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家长,请放松     
我们在接待家长咨询的时候,常常遇到这类情况。家长忧心忡忡向我们叙述她的孩子如何如何问题大,真把她急死了,气死了,说得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样子。可是我们听了半天,也没听出有多大问题来,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觉得她没有必要来咨询。他们似乎总在用放大镜看孩子的缺点,而且急于从现在的小缺点推出孩子将来必然失败的命运。有的小学生家长因为孩子做题马虎得不了高分;就断定他将来上不了重点高中,大学当然没戏了;有的家长因为孩子上课总有纪律问题,就怀疑他有“多动症”,甚至一本正经地去医院检查;有的家长因为孩子考了几次低分就担…  相似文献   

6.
想法改变了     
当你的孩子由小学进了初中,当你的孩子已经变成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或小伙子的时候,你发现孩子已经不再如你所想得那么单纯;你所做得不能被孩子理解,而你也不能理解你孩子所做的;孩子不再是那么地需要你、依靠你了;更让你不能接受的是,孩子似乎想否定你说的一切。是的,你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叛逆期,可此时,家长们又应该如何做呢?就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国外几位专家的意见,或许他们的意见能给我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你的孩子由小学进了初中,当你的孩子已经变成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或小伙子的时候,你发现孩子已经不再如你所想得那么单纯;你所做得不能被孩子理解,而你也不能理解你孩子所做的;孩子不再是那么地需要你、依靠你了;更让你不能接受的是,孩子似乎想否定你说的一切。是的,你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叛逆期,可此时,家长们又应该如何做呢?就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国外几位专家的意见,或许他们的意见能给我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夏志萍 《学子》2014,(3):33-33
正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为孩子作的美好规划:让我们家孩子周末去学钢琴,暑假学游泳,寒假学舞蹈……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全能的人;也有的家长总是苦于孩子的调皮:我们家孩子真是调皮,谁都拿他没办法;……孩子就像一本难以读懂的"无字书",很多父母在孩子的诸多问题面前常常不知所措,困惑不已,于是乎,父母们就会运用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要去学这个,要去学那个,往往结果事与愿违。如何能够让孩子真正的以兴趣的方式掌握好各方面的知识,发展更广阔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缪洁 《家庭教育》2020,(1):9-11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们放手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自主安排学习等事宜逐渐提上了日程。但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有的孩子很会安排时间,大事小事安排得井井有条,有的孩子则没有时间观念,还有一小部分孩子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一片茫然……家长看不下去了,不得不继续代劳,为孩子制订出一张又一张的时间计划表。孩子早晚要长大,尽早教孩子学会管理时间,合理安排一天中有限的时间,无论是对学习还是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这种自主能力呢?下面几点建议供家有读书郎的家长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不正确的行为,我想谈谈我的想法,也想听听老师的看法。老师:有的家长往往以自己的情绪为中心。情绪好的时候对孩子会耐心一些,甚至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也是一笑了之;倘若情绪不好,则对孩子的行为处处看不顺眼,甚至对孩子一些正常的游戏也常常找一些理由来责难。这种以家长情绪为中心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实在是十分不利的。家长尽管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诸多的不顺心,但请记住孩子是无辜而娇嫩的,我们应时时以爱心关怀他们,让他们无论何时都不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考的临近,高三学生进入了更为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为了帮助孩子度过这个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家长们也纷纷"摩拳擦掌",厉兵秣马:有的辞去工作全力以赴,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与孩子共同迎战高考上;有的为保障孩子不受干扰,让电脑、电视"下岗",把电话铃声调到最小,连说话、做事都轻声细语、蹑手蹑脚,全家进入紧急戒备状态;有的不惜重金,精心为孩子选择家庭教师;有的四处寻方问药,为孩子滋补身体;还有的身先士卒,每天给孩子当陪读……家长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可谓用心良苦,却全然没有想到,他们的做法可能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2.
<正>每到吃饭的时候,很多家长就会为孩子的吃饭问题而伤脑筋。有的孩子吃饭时东张西望,有的食欲不振,有的挑食偏食……那么怎样帮助家长们摆脱这些"烦恼",让孩子吃得好、吃得饱、吃得健康呢?镜头一妈妈把饭菜端到桌子上后,喊龙龙洗手吃饭,但是龙龙仍然在摆弄新买的小汽  相似文献   

13.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困惑。有的孩子沉溺网络,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差;有的孩子过早出现恋爱的苗头,有的孩子却是被家长误解了。下面这组作品生动形象,可读性强,作品中老师、家长破解各种难题的妙招会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莫燕丹 《广西教育》2008,(19):90-90
对于幼儿期的孩子,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主要从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着手。独立生活能力主要表现为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洗脸洗手、收拾东西等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另外,家长应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和机会,如帮忙递东西,擦桌子等等,让孩子做大人的小帮手,从而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让孩子的手“多动”起来呢?我觉得,家长和老师的育儿思想和教育行为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于瑞 《家长》2004,(Z1)
如今,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富裕起来,但在家教中,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却是一个盲点。有的家长对孩子花钱不加限制,为满足孩子的欲望而慷慨解囊;有的家长则对孩子花钱管束得过紧,即便是孩子的正当要求也非常苛刻。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无法使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也无法使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培养他们的理财能力,显然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家长要训练孩子有计划地花钱。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要定时、定量。家长只提出花钱的原则,具体如何支配这些零花钱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育》2010,(7):72-72
孩子是情绪化的,怎样处理他们每时每刻都可能出现的情绪发作呢?当孩子哭泣的时候、当孩子恐惧的时候、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当孩子愤怒的时候……孩子的不良情绪让父母焦躁。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约为2200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对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新要求。有的学校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缓解其孤独情绪;有的学校加强留守儿童法制安全教育,教会他们生存和生活技能,使其守法且不被伤害;有的学校组建家长委员会时,遴选出热心留守儿童工作的家长代表,引导外出务工家长以多种方式关心孩子;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全程管理,将学生家长外出务工情况和监护人变化情况逐一登记并及时更新,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服务工作提供了支持……我们欣喜地看到,关注留守儿童,保障其健康成长,一些农村中小学校正在积极行动着  相似文献   

18.
今天在超市看到一个小孩子,也不知道做错了什么,她的妈妈正喋喋不休地责备她,小丫头委屈地呜呜直哭,妈妈却还是说个不停。孩子难免会做错些事情,大多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那样做是不对的。有的时候训斥固然不无必要,可有的家长不分场合不分状况地发脾气,却并不合适。对孩子来说,这既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也起不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谁能不犯错呢?让我们来看看当孩子犯了错的时候,爸爸们是如何表现的。  相似文献   

19.
不良的进餐习惯:有的孩子进餐不定时、不定量;有的孩子零食、甜食、冷饮吃得过多,感到吃不吃饭无所谓;有的孩子喜欢一口汤一口饭,由汤送饭,既影响饭量也影响食欲。不良的进餐气氛:有的家长一到进餐的时候,就开始训孩子,使孩子见到吃饭就精神紧张,从而胃口下降。不良的进餐方式:有的孩子边吃边玩;有的孩子边吃边看图书或电视,因注意力不能集中而影响食欲。家长的不良影响:有的家长当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网络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许多学校都在努力普及电脑,鼓励学生在信息时代占据有利地位.许多家长给孩子购置电脑,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让孩子到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而另一方面,却又出现许多学生上网痴迷,接受不良信息,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社会各界舆论纷纷,有的认为中学生在网上可以学到更多知识,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不健康东西太多,不应该让学生上网;有的不了解网络,听之任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使网络真正可以行之有效地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下面我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