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一(四)班学生胡强写的《蛇山游记》,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秋天蛇山的景物,文章紧扣武昌蛇山的景物特征,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行描写,比喻恰当,感情真挚,抒发了青少年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请看他的习作: 《蛇山游记》(修改稿) 听大人们说“龟蛇二山锁大江”,我和同学们慕名来游览了蛇山。武汉的天气,这时“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大多数树木早已枯黄落叶了。我们虽未观赏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岳麓山秋色,但却饱览了秋天的蛇山风光。我沿着陡斜的山坡爬上了第一阶梯,立刻就被一株叶子鲜黄的大树吸引住了。听老师介绍我才知道,这就  相似文献   

2.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昌蛇山之巅,原址在蛇山黄鹤矶头。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奠定了其“文化名楼”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盛夏时节的一个早晨,我们游览了被称为“天下绝景”的黄鹤楼。黄鹤楼座落在蛇山之巅。蛇山绵亘蜿蜒,形似蛇头,头临万里长江,尾插武昌市区,与北岸的龟山隔江相峙,如铁锁横锁大江。毛泽东  相似文献   

4.
马晓娜 《现代语文》2006,(6):121-121
本文从文献学及地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索我国先秦典籍<山海经>中所记载的蛇山的今址所在,阐释了个人关于此问题的见解,即蛇山为今日之蛇岛.为<山海经>文献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5.
灿烂的朝阳,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迎着这初升的旭日,一群群朝气蓬勃的中学生,纷纷从城市的各个方向,汇集到蛇山脚下的武汉市第25中学。  相似文献   

6.
历代文人多以诗歌咏黄鹤楼,唐代诗人李白在《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其中黄鹤楼是湖北武汉长江岸边的一个名胜古迹,它为什么叫黄鹤楼呢?是不是真有黄鹤呢?黄鹤楼起名是因为它位于蛇山黄鹤矾头,蛇山又叫黄鹤山。黄鹤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后来毁过无数次。被毁前的黄鹤楼非常豪华气派,好像仙宫一样,所以人们传说这里曾有过黄鹤,说是有个姓辛的在这里卖酒,一个道士常来饮酒,辛氏不要他的钱,道士为了表示感谢,临走时用桔皮在壁上画了一只黄鹤,酒客们来饮酒时,只要一拍手,那只黄鹤就飞下来…  相似文献   

7.
黄鹤楼     
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传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此楼始建于公元 223年,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是一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先后到这里吟诗作赋,崔颢的千古…  相似文献   

8.
游黄鹤楼 武昌黄鹤楼在黄鹄矶上,后拖黄鹄山,俗呼为蛇山。楼有三层,画栋飞檐,倚城屹峙,面临汉江,与汉阳晴川阁相对。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  相似文献   

9.
诗里小知识     
<正>南楼在什么地方?南楼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山顶,与黄鹤楼、头陀寺、北榭并称为古时蛇山"四大楼台"。现在的南楼是1985年重建的,上下两层,钢筋水泥仿砖木结构。楼前  相似文献   

10.
素有中国四大名楼之美誉的黄鹤楼,以其气势恢宏、形势险峻、内蕴丰厚而被无数文人墨客或为文为诗咏之,或题词撰联赞之。其中陈德庄之联就独出心裁、意趣横生,手法新颖、文采斐然,品之齿颊留香。联曰:一枝笔挺立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人才,自有眼界,那管他早去了黄鹤,来迟了青莲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昌区的蛇山矶上。它临汉江,凭 长江,面龟山,背蛇山,如直指苍穹的一把利剑,更似一枝饱蘸文化浓墨的巨椽之笔雄立于地势开阔的江汉边上,向世人书写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作者巧喻一支…  相似文献   

11.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人们站在龟山顶上俯瞰长江,就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脍炙人口的词句。是啊,“龟蛇锁大江”多么形象地描绘了眼前的雄伟景象啊!(开门见山,落笔自然。) 请看,在武汉长江大桥两端,各有一条近东西走向的山脊,这就是著名的龟山和蛇山。龟山(海拔87米)在长江的西岸,山形突兀,貌似一只乌龟;蛇山(海拔85米)在长江的东岸,山势蜿蜒,活象一条长蛇。两山相距不远,隔江相对,很象两个守卫长江的武士。万里长江从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各拉丹东之巅,滚滚东流,一泻千里。当它来到武汉地区,在龟蛇二山的夹峙之  相似文献   

12.
南昌城西,赣江与抚河交汇处,滕王阁巍然耸立,嵯峨轩峻。它是一座声贯古今,名扬海内外的千古名楼。历史上,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明唐枢在比较黄鹤楼与岳阳楼时说:“岳阳楼胜景,黄鹤楼胜制”。岳阳楼濒临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黄鹤楼雄踞蛇山,锁长江,镇汉水,借势造形,据地制险。  相似文献   

13.
游黄鹤楼     
这天,我们去游黄鹤楼。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我不由自主地哼着歌,心好像要飞起来一样。下车后,我从桥头堡远眺黄鹤楼。黄鹤楼附近云雾缭绕,朦朦胧胧、迷迷茫茫、忽隐忽现。走近些,方见黄鹤楼耸立在蛇山之顶。细细打量,楼高五层,“黄鹤楼”三个大字高悬于楼顶,有一种气势逼人之感,难怪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称。  相似文献   

14.
湖北教育学院是一所师范性质的成人高等学校。于1979年6月在原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和湖北省中小学教学教材研究室的基础上合并成立。学院位于武昌阅马场,西临雄伟的黄鹤楼,北依风景秀丽的蛇山,占地64亩,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是全省中学教师、普通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的中心,也是全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的中心。  相似文献   

15.
在武昌城外蛇山的黄鹄矶上,吴大帝孙权修了一座飞檐碧瓦、气势雄伟的楼阁。传说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又云费文祎在此驾鹤登仙,故名之为黄鹤楼。由于此楼面临浩瀚的长江,地势险峻,经过历代培修,显得更加雄伟宏丽,因而成了文人雅士聚会之所和著名的游览胜地。  相似文献   

16.
城市名片     
湖北·黄鹤楼黄鹤楼耸立于武昌的蛇山之上,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至唐朝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唐代诗人崔颢一首《黄鹤楼》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不少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于光绪十年(公元  相似文献   

17.
肖阳  汪新华 《师道》2004,(4):60-62
长江之滨,蛇山之麓,有一所全国闻名的重点中学。这里铺青叠翠,廊回亭雅;这里群英荟萃,偃仰啸歌。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模式、一流的教育成果引人注目……她钟灵毓秀,含英咀华,作为荆楚基础教育的窗口,展现着骄人的风采;她锐意改革,求实创新,作为华中素质教育的先锋,引  相似文献   

18.
武昌城里有一座闻名古今的黄鹤楼。黄鹤楼飞檐(yán)斗拱、富丽堂皇,位于长江之滨的黄鹤矶(jī)头。凡是来到武昌的人,都要登临此楼,放眼眺(tiào)望烟波浩渺(m iǎo)的长江,同时,还要听一听有关黄鹤的故事呢。古时候,蛇山一直伸到江水里,临江的石壁像刀削(xiāo)斧(fǔ)砍(kǎ  相似文献   

19.
黄鹤楼     
黄鹤楼坐落在长江边武汉蛇山之巅,从三国鼎立时期始建算起,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其间经过几次重建.1984年重建的黄鹤楼,以清代建筑样式为原本,是一座采用现代材料和工艺修建的仿古建筑,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登楼远眺,可一览楚天风云,尽收江城美景.今年假期,我有幸到此,一睹它的风采.  相似文献   

20.
1972年春季的一天,我在龟山之麓手扶武汉长江大桥的栏干,俯身看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出神;忽然有人拍我的肩膀,问我是干什么的.见他是桥头堡持枪站岗的士兵,我猛醒过来,意识到自己在这里呆得太久,使他觉得形迹可疑或是想跳水,便说"不干什么",起身向蛇山方向走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