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学哲学以科学为研究对象,也就必然要把科学文化纳入到其研究的领域中。无论是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还是科学的哲学(Scientific Philosophy)都是在科学为主导的社会里人们对科学的一种哲学反思,这种反思过程也就是科学文化的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2.
海洋科学哲学是人类对海洋自然和海洋科学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哲学反思的成果。海洋科学哲学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的性质;同时,具有沟通海洋自然科学与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纽带作用。本文基于海洋科学文化理念,探索海洋科学解释、海洋科学哲学主要问题及海洋科学哲学的海洋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3.
创新文化研究的科学哲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创新文化的研究与探讨已有5年多了,目前正是深入阶段,我们对创新文化的研究也应该超脱背景意义的层面。本文是在“创新”和“文化”这两个概念形式的内涵变迁基础上理解和把握创新文化的,强调科学领域创新文化研究应从作为背景意义的层面触及到科学活动本身、深入创新文化的内核,从而对其研究进行科学哲学的定位。  相似文献   

4.
科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科学及其相关理论进行的追问与反思。科学哲学不仅可以让公众理解科学本质、领悟科学精神,还可以促使公众理解科学发现的逻辑、培养公众的科学认知能力,以此为基础,促进公众正确理解科学的合理性与科学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50年代,弗兰克率先在科学哲学界提出了类似于后来出现的"历史主义"的一些观点.虽然属于逻辑实证主义阵营,但他的视野不像一般的逻辑实证主义者那样狭窄,只注重对科学进行逻辑分析,而是在进行逻辑分析的同时,也重视对科学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发展的考察.早在维也纳时期,弗兰克就已经开始从较为广阔的视野来研究科学哲学问题,后期的工作则更加接近历史主义学派.因此,可以认为,弗兰克在科学与哲学之间初步架起了桥梁.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论述的科学的政治哲学并非一门新创的学科,而是科学论继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研究方案.通过对J·劳斯的<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一书的剖析,本文展示了这一研究方案的大致轮廓.我们认为,如果把科学认定为是一种公共的事业,那么新的科学论的构筑就必然要涉及权力的关系及其辩护方式;并且,如果科学与权力(包含物质力量)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那么它们只有在政治哲学维度才能得到整合.  相似文献   

7.
科学哲学对科学知识的认识论的说明并没有达到其预期效果。库恩的研究把科学哲学从认识论范畴放大到社会学和史学范畴,科学哲学由此步入后库恩时代。库恩之后的社会建构论认为科学知识是由社会因素建构起来的,稍晚的“科学的文化研究”是对科学的社会研究的深化和延伸。上世纪末兴起的分科化的科学哲学的研究重点在于生物学哲学,它的研究带有明显的描述性。  相似文献   

8.
e-Science是随着科学研究的复杂化、国际性协作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也是信息技术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它使科学研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使得诸如科学的方法、对象、特点以及科学发展的模式和科学知识的产生方式等呈现出新面貌,由此也使科学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增加了新的内容,成为影响当代科学哲学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心转移现象的社会文化语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发展肯定离不开它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中的文艺、哲学、教育、政治、经济等因素对科学都有影响,它们与科学是互动的。本文探讨了社会文化语境的结构,分析了社会诸因素活动中心与科学活动中心的关系,并从整体上揭示了科学与社会文化语境中诸因素相互作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批判的科学哲学"是秉持价值尺度对科学认识的反思。它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初期译介到中期认识深化,再到后期审慎反思这样一个演进轨迹。其人文主义科学哲学研究路向的传入打开了中国科学哲学的研究视域。他所运用的价值介入研究方式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回应。他对实证主义"唯科学"论的批判及其"解放的兴趣"的价值诉求所体现出来的责任担当精神被国内学者认同并得以正视。  相似文献   

11.
约翰·默多克(John E.Murdoch,1927-),著名美国中世纪科学史家,哈佛大学科学史系教授。他的专长是无限与连续性的研究,尤其注重科学与哲学、宗教、逻辑等背景的关系。今年刚刚宣布他获得了2009年的萨顿奖章。本文选自JohnE.Murdoch,"Philosophy and the Enterprise of Scienceinthe Later Middle Ages."In Y.Elkana(ed.),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Philosophy(Humanities Press,1974):51-74,是他最有名的代表作之一,对如何理解中世纪晚期的科学与哲学、避免辉格史的做法提出了十分新鲜和深刻的见解,特译出以飨读者(原文中注释很多,这里删去了一些过专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西方人文思潮深刻影响了逻辑经验主义有关反形而上学、统一科学和科学世界概念的理论与实践。对逻辑经验主义人文语境的历史反思表明,科学哲学与人文文化的积极互动能为科学哲学的发展增添更多动力。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文化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或一个研究方向, 它以文化为视角,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审视和理解作为文化现象的图书馆.图书馆文化哲学开辟了图书馆哲学研究的新视角,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图书馆哲学学科定位过于狭隘从而制约其发展的不足.阐述图书馆文化哲学内涵与特征,分析图书馆文化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 指出图书馆文化哲学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实验哲学是最近在欧美兴起的一场科学与哲学融合的运动,代表了科学与哲学融合发展的最新趋势。实验哲学的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既可用于人工智能研究,也可以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作用,同时还能解决部分重要的哲学问题。实验哲学对国内未来的科学和哲学发展研究有重要的启示,既可以为计算机科学提供理论手段,也可以为哲学研究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科学社会学在中国大陆的兴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用社会学方法研究科学这一社会建制、科学共同体和科学知识的建构的一门学科,科学社会学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兴起,呈现出多元融会的发展特征。本文系统回顾了科学社会学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学科渊源和发展脉络,对科学社会学及科学知识社会学兴起的社会语境进行了分析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科学社会学及科学知识社会学与科学哲学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现代哲学和科学思潮下的人地观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也是哲学世界观和科学世界图景的基本内容。本文重点分析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人地观产生的三大源泉 :现代哲学、全球性问题和现代科学。在现代哲学、现代科学和现代文化思潮交汇作用下以及全球问题的出现 ,使传统人地观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两大科学”(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交替领先的嬗变过程。原始科学混沌未分;古代早期,哲学社会科学思想萌芽在先;古代后期,科学发展显现优势向自然科学转移的苗头;近代科学开始分流,自然科学脱颖而出,哲学社会科学落于弱势地位;现代社会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后来居上趋势,为两大科学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发展两大科学必然趋向融合,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创新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存在性问题、特征性问题、应用性问题的研究、阐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能够对创新理论研究进行理论支持这一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现与理论评价的语境分析--以现代地学革命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语境论和语境分析方法已成为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科学哲学朝向语境化的发展中,科学发现和理论评价等诸多问题也获得了其新的意义和表征.现代地学革命的曲折过程表明,科学发现和理论评价均是依托于特定的科学语境进行的;科学发现的本质在于新异思想的科学语境化;理论评价的本质则在于科学共同体在特定语境中形成的集体心理意向.  相似文献   

20.
理性与人类史是不可分割的.西方的哲学史就是各种理性时而和谐共存、时而相互冲突的历史.在与宗教理性对抗时.人文理性阵营本身就是人本主义者、科学主义者和资本主义者的世俗联盟;然而,从"文艺复兴"开始的人文主义运动使得哲学成为了科学主义者所鄙夷的"小人",人文主义者沦落为科学主义者的"奴隶".当代人文理性与科学理性冲突的消解,根本在于各种文化理性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从而达成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局面.哲学就应当在基于文化形态多样性的基础上,承认文化系统在具体存在形态上的复杂性,在人类文化系统整体理念上来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