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种现象:教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可当话音刚落,学生便不约而同、整齐划一地读了起来。教师在学生的齐读声中大声地重复要求,可学生仍我行我素。教师有时无可奈何,索性让学生一读到底;有时拍手示停,强调记住,是请大家各自放声读。可读着读着,学生又变齐读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与教师对读书的  相似文献   

2.
<正>从小我就特别喜欢读书。因为父亲是一名教师,学校图书室就成了我童年的天堂。也正是因为读书多的缘故,小学、初中阶段,我的习作很多时候都成了班里的范文,课堂上,老师经常会将我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听,这是我特别引以为豪的事情。踏上工作岗位之后,我仍保持了阅读的习惯,同时,还经常将自己觉得很美的文章在课上朗诵给学生们听;学生习作时,我也会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动笔,然后将下水文展示给他  相似文献   

3.
李嘉责 《甘肃教育》2003,(11):13-14
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课文分析,忽视读书指导的现象。课堂上,老师仍然充当着主角.大部分课堂时间被老师的提问、分析所占据,学生读的练习少之又少;有时,老师也会让学生读书,但仅仅是为读而读,没有明确的读书目的要求,学生只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有些老师把课堂上学生读书的目标,仅指向找到某一具体问题的答案,缺乏学生的读书感悟,  相似文献   

4.
一、始终坚持“熟读成诵”的原则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篇课文.我都会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读。有时是自由放声读.有时是同桌对读.有时是默渎.有时是齐读……特别是放声朗读.对于记忆有很大的作用.我一般会采用小组齐读、男女生分开读、点名分任务读等朗读方式。学生练读时,教师也要积极参与。教师可以是泛读.可以是引读。也可以和学生对读.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教师甚至可以与学生比赛,看谁读得准确、流利。  相似文献   

5.
读书趣事     
妈妈带我去书店,一进书店,我就直奔儿童图书区,拿起一本《昆虫记》就坐在地上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一页,两页,我像一只饿狼,贪婪地读着,浑然不知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钟头了。我有时会潸然泪下,有时也会哈哈大笑,在书的王国中尽情地游览着。时间悄无声息地过去了,我静静地看着书,享受着读书的快乐。妈妈来接我了,我也不为所动。妈妈只好无奈地摇摇头,说:"你这个小鬼头,干脆叫你‘小书虫’好了。"  相似文献   

6.
学会读书     
读书其实也有读书的学问,正因为如此,才有读一部好书有如交一位好朋友之说。   我最爱读的书不是那些文坛上最走红、最流行、最畅销的长篇巨著,而是些有着真知灼见的小篇什,有时也迫使自己读一些世界名著,但常半途而废。原因是那些名著代表的仅是译者的水平,也有读二至三遍的,如《红楼梦》《羊脂球》《茶花女》,其情其景常感动得我淅淅沥沥地哭泣,有时甚至扑倒在地,落花流水地哭,可见其艺术魅力经久不衰。除这些之外,读的更多的是业务书籍。   我常想,不读书,不看报,不关心人间世事,难免孤陋寡闻,“胸中卷帙浩繁,挥笔…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读书氛围,让学生由阅读到"悦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多读是关键所在.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上,我是这样做的:利用语文课或自习课的时间让学生读,有时读从网上下载的优美文章,有时读学生的精彩习作,有时读<家庭教育周刊>中的好文章.在这过程中,使学生能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要求学生手中有作文书,有时间就可以看.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真正地实现了由阅读到悦读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一年级小朋友学了汉语拼音、识了一些字词和句以后,就开始读短小的课文了。尽管他们读音比较正确,但要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还会遇到不少困难。有的儿童字词会读了,但放在课文中就结结巴巴读不好;有的儿童则一字一板机械地读;有的儿童读书一气呵成,没有停顿……我觉得,这个时候是学生整个读书活动的开端,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就应从这里起步。因此,我抓住这个时期,采取了一些措施,教一年级学生读好课文。一、组词连句读,密切“左邻右舍”的关系初入学儿意读不好课文,主要是组成课  相似文献   

9.
幼年的我,并不知《三字经》到底是何物,作为课外书,只是觉得在一字一句地读时,总是那么的朗朗上口,于是,遇到一些好玩的段落,我也会把它背下来。有时,生性顽皮的我也会学学电视里古人读书时的摸样,背一句就一步三摇头,这样子往往逗得父母哈哈大笑,我觉得似乎这样很有学问,尽管父亲总是说我"假正经"。  相似文献   

10.
我喜欢读书,活到70多岁当然读了不少书,但并不是“读书”都有故事可讲。像现在,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总是要找本书随便翻翻,这大概没有什么故事可讲了。但有时读一本书会影响你一生,会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个故事会让你常常记起,甚至你会一次又一次地向别人讲述。1950年我还是北大哲学系三年级的学生,现在是我妻子的乐黛云,她是北大中文系二年级的学生,我们一起在北大青年团工作。有一天乐黛云拿了伏契克的《绞索套在脖子上的报告》给我看,她说:“这本书表现的对人类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想你会喜欢它。这本书是捷克共产党员伏契克在1943年…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中,读书活动必不可少,如何让学生快乐地读,健康地读,积极地读,让学生爱上读书,让课堂书声琅琅呢?经过漫长地摸索、反复地尝试、不断地改进和师生不懈地努力,在传统的读书方法的基础上,我摸索设计出一种读书方法,命名为:波浪式读书法。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给他带来欢乐,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刻印仵他的意识里。”可见,激活学生的阅读欲望非常重要。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与积极性,我认为一定要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快乐地读书。让书伴着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我班随着学校开展“红领巾读书月”之后,转入了经常性的读书活动。学生除学习正课外,还经常地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组地在走廊上,在树阴下,在灯光下,兴致勃勃地读书。通过读书,学生受到英雄模范人物的感染,提高了思想觉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写作水平。我们是怎样指导学生读书活动的呢?①帮助学生明确读书的目的意义,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举行报告会,教师给学生讲“多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好建设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读书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以为最主要的就是“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也就是叶老所倡导的“潜心会本文”、“语语悟其神”的方法。可是,现在还有相当多的学生不会这样读书。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看到:当老师提出一两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某段课文时,学生往往匆匆一读,便举起手来准备回答问题了。像这样读书,在头脑里留下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印象。那么,如何让学生“潜心会本文”、“语语悟其神”呢?有一次,我听徐善俊老师教《我的战友邱少  相似文献   

15.
自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读中感悟”一词之后,大家思考得最多的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但我认为,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培养其语文能力也是不行的.当然,阅读教学中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多种多样,根据阅读教学实践,我在实际教学中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课文,自然对文意会有透彻的理解。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读书。读书的方法有多种:默读、听读、诵读、品读……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就会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到底选哪一种读书方法好呢?这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定。裁缝需要量体裁衣,教师也要因材施教。下面,我就来谈谈不同的读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的不同效果。一、默读默读的速度比较快,适合篇幅较长的文章:小说、人物传记、说明文……默读的时候,学生直接与文中人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让学生个别读课文,学生难免出现漏读、多读、颠倒词序或语序等“误读”的现象。其实,“错误”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读错这一契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互动对话,并且巧妙地设计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在读、想、说中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潜移默化地受到认真读书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8.
要指导学生读书读得深入,就要训练学生掌握问题读书法。所谓问题读书法,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读物提出的问题去读。学生读书的过程应该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根据问题就会知道应该探索的目的和内容;为了解决问题就要寻求一定的知识,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和关系,问题得到解决就会读懂。首先要求教师把导读的问题提好;其次,当学生具有一定的读书能力之后,还要训练学生自己提出问  相似文献   

19.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常常听老师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时候不懂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工作后,在语文教学中看到有的学生捧到一篇文章,在那里小和尚念经,读不出个所以然来;有的学生捧着一篇文章也能从中积蓄一点“营养”,但是却不能够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有的学生看到作文就像看到瘟神一样,觉得无从写起,于是就草草地把一篇文章交差了。以上可见“读书”与“下笔”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读书”是积蓄,“下笔”是倾吐,光会积蓄不行,不会倾吐也不行,要既会积蓄也会倾吐,积蓄与倾吐就是要求学生巧妙地在读写之间系上一根纽带,使读与写之间相互沟通、巧妙结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下面简单说说我在读写结合方面所获得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指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要通过名人榜样,课内外结合,电视与书本结合等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要教给学生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书;要运用恰当的措施让学生享受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