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教育参考》2006,(2):I0001-I0001
琅琊路小学以培养学生学做“集体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为目标,在愉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以小主人的姿态活跃在校园内外,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生动,个性和创造精神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学校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愉快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1982年开始提出了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集体的小主任、学习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的目标,在小主人教育思想的推动下,逐步探索了一条“课内为主,内外结合”的实施途径,10年教改历程,小主人教育产生了较大的效应,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小主人;同时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拓宽了思路,明确了方向,改革之路越走越坚实。  相似文献   

3.
《辽宁教育》2003,(3):63-63
丹东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60年9月,占地面积22678平方米,建筑面积9562平方米,设有体育馆、乒乓球馆、多媒体综合电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备课室、演播室、实验室等专用教室、场馆20多个。学校现有教学班34个,在校学生2227人,教职工100人。学校领导和教师始终以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己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开展“小主人教育”和“自我教育”,倡导学生会自律,做集体的小主人;会自学,做学习的小主人;会自护,做健康的小主人;会自理,做劳动的小主人;会自强,做活动的小主人。引导学生在“人人都有小岗位”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培养少年儿童的民主精神和自主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之一。因此,如何培养少年儿童的民主精神、自主能力,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少年儿童民主精神自主能力的基本内涵什么是少年儿童的民主精神和自主能力?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说法。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六有”:1.有当家做主的思想: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少年儿童首先应有做少先队组织的主人,做学校的主人以及做跨世纪的小主人的思想,懂得履行主人的职责,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所…  相似文献   

5.
学校常规管理是一项基础工程,如何变革管理思想,使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我校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意识,把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其自治能力作为学校常规管理中的“重头戏”,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如何唱好这出重头戏?我们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着眼,对学生提出当好“三个小主人”的要求(即校园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集体的小主人)。各班结合改革开放形势教育,运用主题队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怎样当好新时代小主人”的大宣传大讨论,让“当好新时代主人,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思想深入每个学生心田。  相似文献   

6.
"小主人教育"是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教育科研的品牌。学校自1982年就提出了培养学生做"集体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的教育目标。二十多年来,经过四轮省级规划课题的研究,不断丰富"小主人教育"内涵,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整体建构阶段,初步形成小主人教育的实践模式(课内外教育教学一体化实验研究),并经过首轮实验论证;第二阶段是情感探究阶段,通过愉快教育凸显小主人教育的童心关怀(作为全国七所愉快教育研究学校之一,实践愉来教育思想,培养自主创新型的小主人);第三阶段是内涵拓展阶段,着力从"自主创新"角  相似文献   

7.
<正>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城小学创办于2018年。作为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分校,学校将"快乐做主人"的办学理念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努力将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学习的小主人、集体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同时引进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努力将学校建成一所拓展儿童想象力的智慧校园、促进儿  相似文献   

8.
快乐做主人     
琅琊路小学开展小主人教育已将近30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以培养学生学做“集体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为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在愉快中求发展,塑造人格健全、自主创新的小主人,在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实验。后学校加入愉快教育研究团队,是原国家教委向全国推荐实施愉快教育实验7所典型学校之一。步入“十一五”,“小主人教育”实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琅小人响亮地喊出了“快乐做主人”的口号,“放飞小主人教育理想,浸润小主人快乐童年”成为琅小人快乐的愿景。  相似文献   

9.
构建“自主创新学习”的教学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构建“自主创新学习”的教学模式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孙宜珍殷惠铭我校从1982年开始进行以“小主人教育”为课题的教改实验,提出把每一个小学生培养成“集体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的目标。“小主人教育”的重点、难点在哪儿?在课堂教学。为此,我们1...  相似文献   

10.
琅琊路小学以培养学生学做“集体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为目标,在愉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以小主人的姿态活跃在校园内外,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生动,个性和创造精神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学校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愉快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学校优化了课程设置,根据班级特点开设了课外阅读指导课、趣味数学课、心理健康课、信息技术课、营养与健康课、智力训练课、影视教育课等,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构建了“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情知交融中唤起;学科的热爱在师生互动中产生;学习的方法在迁移活用中提炼;学习的潜能在主动探索中开发;学生的个性在合作学习中展现;学生的学力在自主创新中发展”。创设班级的乐园,培育集体的小主人在班集体建设中,学校提倡自主发展的班级管理。在实践中各班探索出了“三制”班级管理模式,即值日班长制、班委轮值制、人人岗位责任制;班级校园值周制模式,即轮流由一个班级全面管理校园内的礼仪、卫生、做操、爱护公物、红领巾广播、周末交接等工作;自主发展模式,即由学生自己组建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活动,总结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八十年代儿童的特点,按照未来对新一代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这是我们班主任工作中面临的新课题。近几年来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一、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小主人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只有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才能把每个学生和集体紧紧连在一起,促使他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  相似文献   

12.
一、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一)真心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作为班主任,必须注重通过集体来影响每一个人的思想,用集体的舆论和集体意识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只有首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才能为学生的自主管理创造条件,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是进行学生自主管理的前提。因为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何使他们融入集体,让他们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存在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一、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意志、品德.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的思想、意志、品德向良好方向发展,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总是性情开朗、情绪活跃,能充分反映出平时不易暴露的问题;更表现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因而有利于学生进行思想、意志、品德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受到熏陶,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等得到提高,也可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钟宝华 《成才之路》2014,(16):14-15
中职学校的现状决定中职教育必须以思想教育为主,关爱学生,以发展和谐的班集体为主要目标,把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作风和班集体的荣誉感结合起来,让学生有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树立集体的共同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根据每个学生性格个性和优点,科学发展个人素质,提高班级质量,促进班集体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双休日”怎样过?我们琅玡路小学的队员发扬“做集体的小主人,做生活的小主人,做学习的小主人”的小主人精神,自主自动地开展“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双休日过得可快乐啦! 自建小队形式多  相似文献   

16.
正松江二中初中部的集体自治是通过少先队组织的民主组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评议等民主生活来实现组织民主的,让队员做少先队组织的主人,并通过少先队集体自治带动和促进队员个体自治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三级自治"——大队、中队和小队的自治,最终带动个人自治,让少先队员在集体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一、民主组建,建设活力队集体民主组建就是让少先队员组建自己的队组  相似文献   

17.
个人自由与集体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一切人的自由中,更应关注劳动者的个人自由。人类历史可看作劳动者为个人充分发展争取更大自由的历史。抽象自由观是人类思想的历史性进步,其局限性在于无视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区别,把资产者的自由当作一切人的自由。抽象的自由与平等的悖论根源在于私有制。抽象自由观反对集体主义,错在没有区别真的与冒充的集体。集体主义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集体为个人,个人为集体。集体主义内在地要求民主。  相似文献   

18.
有了集体权威,我似乎放弃了班主任的“个人权威”。我追求着一个目标,把教师个人的权威融入学生集体的权威,其意义已不仅仅是体现出教师个人的教育艺术与管理水平,而更重要的是,要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充满社会主义的平等意识与民主精神。  相似文献   

19.
刘艳  朱云刚 《学子》2012,(6):24-24
一、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吸引他们为集体出力、为集体流汗。为集体贡献一些个人的东西,吸引他们为集体倾注心血。倾注得多,感情自然就会深起来。个人对集体,集体对个人,父母对子女,  相似文献   

20.
杨榕妹 《中学文科》2006,(10):87-88
近年来我一直在探索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民主管理班级的模式。 一、《班规》的制定 民主管理班级应是在班主任的主导下,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对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来说,班主任的个人权威与学生的自我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二者融合在一个统一体中呢?我认为这个统一体应该是班级“法律”——班规。教师的个人权威,通过班规便不仅仅是教师的气质、才华等个性对学生的吸引,而已转化成集体的意志。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班规也不再仅仅是学生上进的自觉性的表现,而是转化成参与班级管理的义务和权利。这样通过班规,班集体的所有成员都成了管理者,又都是被管理者,这样班级管理就走上了真正的民主管理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