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一、复习导入谈话:我们对“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哪些了解?  相似文献   

2.
为了帮助考生学好地理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我们剖析几个例子供考生们参考。1.地球的运动及产生的地理意义碰到这样的问题,首先考虑地球有几种运动形式。(1)地球的自转运动,应马上反映出有关自转运动的基础知识:自转围绕地轴,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24小时。然后考虑自转运动产生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廷勇 《地理教育》2014,(11):61-61
正行星地球暗无天日:形容天上漆黑一片,没有光明。寒带地区的人们,当出现极夜现象时,就会整天看不见太阳,可谓暗无天日。白驹过隙: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速越过一样,指时间过得很快。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运动,昼夜交替的时间就会变短,我们就会感到时间过得很快。度日如年:过一天像过一年那么长。逆着地球自转的方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时,学生很容易将卫 星绕地球表面运行的角速度和地球自转的角速 度混为一谈,致使应用时经常出错.为了帮助学 生理解、区分这两个不同的角速度,笔者从三个 不同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一、通过数据比较 (1)计算地球自转角速度ω自.众所周知,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t=1天=24×3600秒,转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研究地球自转时抛体运动的轨道方程和抛体的横向偏离等,揭示了地球自转对抛体运动的影响.它对学习和理解非惯性转动参照系中物体的运动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地球自转对抛体运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研究地球自转时抛体运动的轨道方程和抛体的横向偏离等,揭示了地球自转对抛体运动的影响,它对学习和理解非惯性转动参照系中物体的运动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地球的运动"一节是高中自然地理知识学习的基础,该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学习后面的大气运动和水运动的影响非常大。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地球的运动"深受命题者亲睐,因为这一节内容多计算,是客观题的最佳选择,且难度易把握,题目还可千变万化。但地球运动内容非常抽象,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很多学生没有空间想象能力,无法想象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更不用说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所以"地球的运动"这  相似文献   

8.
李密 《物理教师》2001,(12):28-28
由于地球的自转、月球的公转以及地球的公转 ,产生了日月年的现象 ,因此有些人认为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以及地球公转的周期就等于日月年的时间 ,实际上它们并不完全相等而是相差一点 ,下面介绍一下它们的区别 .1 日的概念以地球自转运动周期为基础的时间单位叫日 .根据参考点的不同 ,有不同的“日” .以恒星为参考点的计日单位为恒星日 ,以太阳为参考点的计日单位为太阳日 .地球自转一周 36 0°所需的时间是 2 3时 5 6分 4秒 ,这叫做一个恒星日 ,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1天是2 4h ,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太阳日 ,一…  相似文献   

9.
太阳系的几乎所有天体包括小行星都在自转。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在做以一条假想直线为轴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平均角速度约为每小时15°。自转线速度随纬线的长短不同而有所变化,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线速度约为每秒465米,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减小,两极处的线速度为零。大自然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都是由天体的自转创造的。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中的第一单元《宇宙环境》,历来是全书的重点、难点所在。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该单元的教材、地理图册、填充图册中都有一些表达不准确、不合理甚至是不科学的地方,给学生理解造成了不应有的误会,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和修订。一、关于教材1.课本15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含糊不清。这句话要解释的问题即为:什么是地球的自转,但表述中却使用地球的“自转”一词来说明地球自转的概念,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建议改为:“地球绕其中心轴(或假想的地轴)的旋转运动,叫…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地球自转在万有引力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例如:什么情况下考虑自转,地表的加速度在各地为何不同,自转对卫星发射的影响等进行了详实的辨析.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基本的运动形式,自转即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其运动规律及意义。但自转产生的很多自然现象、物理现象对我们来说仍是迷团或疑团。在物理老师、地理老师等的指导下我们通过上网浏览查询、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咨询老师专家等方式获取了大量有用信息,并对其认真分类整理、深入地从以下五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1、照片上的恒星呈现出的运动轨迹分析;2、地球的形状不是正球形的原因;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科学解释;4、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发射地的选择要求;5、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袁俊科 《地理教育》2013,(Z2):29-30
一、课标解读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第二节,是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内容的延伸,从动态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课程标准对本节教材内容的要求有"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和"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这两条。第一条标准重在"演示",意在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和动手实践,通过演示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第二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一节时 ,高一新教材中只提到一种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傅科摆。其实 ,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有许多种 ,我在处理这节教材时并未在课堂上提及其它方法 ,而是让学生动手搜集资料 ,是不是还有其它更好的方法。我给学生一周的时间作准备 ,结果学生找到的方法还真不少 ,有的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以下是学生搜集来的一些方法 :一、重力加速度法地球在时刻不停地自转 ,由于惯性离心力的作用 ,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必然是赤道最小、两极最大 ;地球不可能是正球体 ,而必然是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重力测量和弧度测量的结果 ,证实了…  相似文献   

15.
地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这个问题争论了好多世纪。十六世纪哥白尼首先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它和其他行星一样,都围绕着太阳运动(即地球的公转),而地球本身也在不停地自转。这个学说为后来许多科学家所证实。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四季的变化和天空星座交替的现象,来认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小学自然《教  相似文献   

16.
地球在运动     
通过学习,亮亮和甜甜知道了不少地球的知识,例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环绕太阳公转。但是,总觉得还有些事情不太明白,就又去请教亮亮的爷爷。甜甜:“姥爷,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  相似文献   

17.
在"天体运动"学习中,牵涉的问题多、公式多,难以掌握.但仔细分析,这部分知识可归结为以下六个物理模型:一、"自转"模型地球绕地轴以一定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则以地轴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均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相似文献   

18.
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其角速度ω_0=15°/小时,绕地轴旋转一周360°所需用的时间间隔,即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或一个太阳日)。相对地球表面或近地表,沿东西方向上发生了运动的物体即地表运动载体(以下简称运动载体),其所经历的昼夜交替现象却与上述情况不同。先来观察下列两道题目:例1: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6月22  相似文献   

19.
企鹅老博士:我们学习自然课,知道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行星,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地球也在自转。太阳系学说是哥白尼创立的,那么,地球自转的现象,最早是谁发现的呢?湖北潜江市二小季恒进  相似文献   

20.
以前,我们人类生活在方圆十公里视野的土地上,每天感受着日升月落,信仰着天圆地方。很久以后,我们终于明白自己原来是在一个球形物体上生活,这个地球不仅围绕着地球公转,还在拼命自转,这产生了白天和黑夜;一昼一夜,我们计算着属于生命的时间……可是,地球为什么自转?太阳为什么自转?其它星球又为什么自转?我们却不多研究,一直视而不见。转动种种几乎所有的星球都在自转,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是23小时56分4秒,我们感觉很平常;水星的自转周期是58.8天;金星自转周期是243天,慢吞吞,比它的公转周期还慢;火星自转周期是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