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杏梅 《小学生》2010,(2):10-11
“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门;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能深深打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产生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天真可爱的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许多教师都知道及时评价、鼓励性评价。可是,及时评价和正面评价有没有值得注意的问题呢?本期特刊发一篇富有启发性的文章,以便引起对课堂评价的深入研究,愿所有的课堂评价都能激荡孩子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马延灯 《师道》2012,(3):26-27
课改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也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如何使用积极的课堂评价语.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精神成长呢?  相似文献   

4.
李如 《现代语文》2007,(7):27-28
[案例背景] 语文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课堂即时评价和有效引导时机的及时捕捉,能使教与学互动起来,让学生自由驰骋,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5.
张晓艳 《新疆教育》2012,(17):120-120
新的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在中国的大地上吹拂着师生们的心,让许多教师耳目一新,也让许多学生终生受益。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平台,让我们每一位教师有了自由伸展的空间。在与课改同行的日子里,我实践着、求索着……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课堂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学生评价往往局限在学习结果上,且具有鉴别和选拔“精英主义”功能倾向,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忽视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课程改革呼唤新评价理念指引下的新的评价方式——激励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郜秀清 《考试周刊》2012,(11):33-33
课堂教学是情感与经验的交流、合作、碰撞的过程。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们的评价已不是简单的对与错了,“鼓掌表扬一下!”“很好!”“你真棒!”等话语充斥着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一、赏识与鼓励。给孩子带来温暖的阳光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呼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的今天,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我认为评价也应该成为多方参与的活动。学生评价是课堂里的学生对上课教师教学的评价。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教师的教学感受最深,因此,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最有发言权,应成为教师评价的主要参与者,通过学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也在悄然变化。传统的学生评价是一种功利性评价,由此造成了评价内容片面,忽视学生全面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堂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更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相似文献   

9.
戴冠初 《考试周刊》2012,(27):137-138
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课堂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的即兴点评,对课堂教学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作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就像一根奇妙的杠杆,能使课堂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有助于启迪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品德课上的即时评价和其他学科相比,承担着更重要的使命。因为品德课上对学生评价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做人准则。所以在品德课堂——我们教学的主阵地中,如何进行有效即时评价,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打造丰富而充满生命力的灵动课堂,是教学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与对话的平台,教师的评价应该能够让学生的思绪飞扬,兴趣盎然,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对教师的评价 现代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因此,教师“教”的水平高低,不是看教师本身在课堂中的“精彩表演”,而要看在教师主导下学生“学”得如何,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建构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核心任务之一。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上合理、高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有助于他们获得最充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课堂评价对于学生的培养和促进远比阶段性评价有效得多。  相似文献   

13.
关爱学生,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最新理念,他纠正了以往“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等偏颇的教育理念。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充满温馨的课堂、充满和谐的课堂,能给学生最灿烂的笑容,能给学生最开心的心情,能给学生最美好的向往。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以人为本,必不可少,势在必行。是学生所渴望的,是教师所提倡的。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以人为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14.
黄秀云 《教育艺术》2007,(10):58-59
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课堂教学中的口头评价.如果课堂评价语单调乏味、表扬过多过滥、以偏概全、评价失当或错位,不仅很难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也会对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形成误导,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因此,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口头评价,使课堂在积极的评价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出现一个又一个不曾预约的精彩!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闫广富 《黑河教育》2012,(11):28-28
“课堂评价”是课程实施过程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经过一年多的新课程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了恰当评价学生的重要性,同时也积累了点滴经验。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往往着眼于纯粹的教师规范化,忽略学生行为,对学生学习是“虚假关注”、“形式关注”,而无法真正达到学生的深层发展:新课程背景下要从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支撑角度去评价教师教学的成效。探讨引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的可行性和理论依据,同时应基于传统评价标准来构建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新课堂要求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数学优质课,多一批好学生。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对师生课堂互动中的艺术鉴赏。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提出“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并且明确了教师的角色与地位——教师是学生的大朋友。因此,我们必须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纠正“为了课堂热闹好看”的浮华,真正体现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曾淼 《河南教育》2013,(Z1):113
课改要求教师改变评价手段和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评价艺术。现在大多数教师有评价意识,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学情,以评价促教学,以评价来推动课堂进程,强化教学效果,但我认为,现在我们做得还不够。只要我们不断加强这方面的修养,就会使之成为一门艺术,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一、充分认识课堂评价学生除关注学习成绩外,平时最关注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中学时代,教师最易成为学生的偶像,我们经常  相似文献   

20.
卞祥 《教师》2010,(24):122-122
目前,课堂教学评价语还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一些教师仅把评价语作为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于是单一廉价的表扬充斥整个课堂,评价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激励效能,还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评价语对学生的促进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恰当选择评价语。教学中,我归纳“评价语”有如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