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伍尔夫与波伏娃都是女性主义思想的先驱人物,她们的女性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于她们各自的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与<第二性--女人>中.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她们的女性主义思想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少的不同之处.本文通过比较她们的这两部作品,分析她们女权主义思想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并探讨造成这些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轨迹下,如今的社会越来越趋于男女平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读者热衷于研究女性主义探索其中更深层的意义。本文从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与《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女主人公的性格、在她们身上女性主义的体现、以及其悲剧的社会根源进行对比分析,从中体现两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女性主义的不同之处与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19,(1):62-68
《时间之间》改编自莎士比亚的重要剧作《冬天的故事》。珍妮特·温特森以创新的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将原著故事置于当代背景中,探讨了"宽恕"与"爱"的永恒主题。文章通过剖析《时间之间》的人物设置以及故事情节、作品主题与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女性主义意识,探讨该书与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的相似之处以及通过对剖析两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对比其中的不同之处。其出版的现实价值与精神价值,即对人的个性与社会伦理的关怀,以及对原著改编的时代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  相似文献   

4.
《第二性》和《金色笔记》的问世不可避免地将波伏娃和莱辛与女性主义紧密联系起来。评论界都注意到波伏娃和莱辛对女性问题的共同关注以及她们各自对女性主义运动的重要影响,然而却忽视了波伏娃和莱辛在各自作品中所传达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差别。她们不同的女性主义思想维度源自她们对女性生存和女性出路的不同视角,而这一点恰恰是导致她们后期对女性主义运动持不同态度的关键。了解这一点,不仅会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变化轨迹,也给予我们对女性主义发展前景的巨大启示。  相似文献   

5.
《蝴蝶是怎样变成标本的》是中国著名女作家海男的作品(以下简称“蝴蝶”),《跟我一起跳最后的舞吧》是韩国著名女作家殷熙耕的作品(以下简称“跳舞”),两部中韩女性主义小说,作家按照相同的模式,表现她们不同的女性主义思想。本文主要对小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进行了对比,以期分析中韩女性主义作家创作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洛克和颜之推都极力推崇家庭教育。《教育漫话》与《颜氏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的相似之处在于:主张教育要及早进行;重视道德教育、讲求道德教育的方法;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学习必须讲求实用。不同之处在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育漫话》与《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仍能给我们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7.
《五色石》与《十二楼》都是清代拟话本小说中的代表作。两部小说集每篇作品的内容、形式、结构都得到了精心的布局与安排,在叙事艺术方面成就颇高。不同的作品在叙述形式、文章结局处既有相似之处,在命名技巧、入话煞尾处又有不同之处。它们各具特色的应用增强了各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王安忆的《香港的情和爱》在人物设置、情节安排上都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有相似之处,然而由于两位女作家不同的生命体悟和不同的美学风格,最终导致她们的作品在深层意蕴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简·爱》和《飘》是两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反映爱情故事的作品。两部作品在很多方面,如女主人公简·爱和郝斯佳的独立意识、爱情观、金钱观及写作背景等,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简·爱和郝斯佳都不安于现状、敢于抗争,敢于追求爱情、追求独立的生活,但她们对待爱情、婚姻和生存方式的态度却有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这些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同样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周雳 《考试周刊》2009,(16):31-32
法国作家杜拉斯(1914-1996)与中国作家张爱玲(1920-1995)生活于同一个时代,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她们的作品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本文通过比较两位女作家笔下的母亲形象,分析她们的相似之处,并探讨造成这些相似之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奥瑟罗》与《伪君子》两部作品有极大的差异性 ,但两剧中主要人物思想、行为、性格方面又有许多相似之处 ,形成一定对应关系。从中可以分析和理会莎士比亚与莫里哀作品的内涵 ,认识他们的思想特征、创作旨意、艺术风格及其发展变化的流程。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恢弘的名著,篇幅博大,思想内涵丰富,以精湛的笔触建造了一座人物长廊。在这些人物之中有一类僧人女尼形象作者予以不少笔墨,女尼妙玉以及后来出家遁世的惜春是这一类中比较独特的两人,她们出家的原因和经过有很多不同,但两人最后却殊途同归地走上了遁世之路;不同之处又带有很多共性,她们都试图冲破现实生活以寻求理想的生活状态,但是自身力量的弱小使她们难以与强大的现实抗衡。从她们的同与不同之处可以看到封建末世贵族女子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3.
<白孔雀>中的莱蒂和<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两个令人瞩目的形象.她们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文章通过对两者形象的分析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这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14.
威廉·莎士比亚与兰斯特·休斯两位诗人既处于不同时代又位于不同国度,作品风格迥然不同,他们的作品《十四行诗第一百四十八首》与《自由列车》之间的不同之处亦显而易见。但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这为两首诗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性。笔者从叙述视角、背景、主题、人物、思路发展、基调、结构与韵律等方面比较和对比两首诗,研究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两首诗进行深一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秋瑾和伍尔夫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女性主义者,都写了一些有强烈女权意识的作品。她们虽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然而她们都在同一个时代为女性的解放发出了呼声。本文旨在对两人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义思想做一个全面的比较,并对她们女性主义思想的异同进行追本溯源的分析,试图探索女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6.
梁绮颜 《海外英语》2010,(2X):134-135
现代女性主义者认为,简·奥斯丁是最早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被认为是女性个人反抗的最初体现。该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四位女性:伊丽莎白.班纳特,夏绿蒂.卢卡斯,吉英.班纳特及彬格莱小姐的性格、命运对比,揭示当时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是造成她们不同命运的原因。同时,该文还以伊丽莎白的女性形象,班纳特先生的父亲形象及《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写作立场,体现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方方和池莉都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她们都是湖北武汉人,在创作风格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阅读和分析她们的作品,发现其语言都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生活气息,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显示了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通过对《夜宴》和《哈姆雷特》中的两位王后的命运选择的剖析,突现她们的诸多相似之处,受到王权的重压,同时又受到情欲的桎梏,导致她们最终走向了不归路。  相似文献   

19.
迟子建和沈从文作为现当代作家,在创作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对迟子建的小说《采浆果的人》和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作一比较,发现这两篇作品在写景、写人以及思想情感表达上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张翼 《文教资料》2014,(25):3-4
女性主义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努力与挣扎,已成为现代文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研究潮流。谈到女性主义,不得不联想到众多相关文学作品,如《简·爱》、《法国中尉的女人》、《傲慢与偏见》等,其中最受人们喜爱的就是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作者简·奥斯汀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生动的女性形象,揭示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现实,并通过她们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女性主义意识及美满和谐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傲慢与偏见》,首先对女性主义进行了理论界定,其次简要介绍了简·奥斯汀及她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再次着重分析了女性主义在小说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身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