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精品课程是当前大众化教育的必然需要。深刻理解精品课程的教育理念、特征等内涵是建好精品课程的关键。精品课程的建设应该具有系统性,从课程的目的、教学方法设计、学习方法设计、教学内容设计、评价方法设计、过程管理设计等多个方面建设。精品课程必须充分发挥其精品示范作用,加强网络平台资源的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
《英汉互译》网络精品课程主要针对英语专业在校大学生构建。该精品课程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在线学习平台,弥补了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实践及交互方面的不足,突出以"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网络精品课程的构建主要包括平台的构建和学习资源的建设。以往的网络精品课程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习效果,因此,该精品课程在对已建立的网络课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课程网站要与教学设计紧密结合、以学习资源建设为整个课程网站中心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作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精品课程不同。精品课程建设偏重于评出一流课程,网站资源成为展示资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要在精品课程基础上加强开放共享,真正为学习者无障碍地使用课程网络学习资源服务。根据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特点,从受众变化、课程设计、虚拟学习社区和持续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促进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共享应用及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鹰  刘中宇 《高教论坛》2011,(3):100-102
以网络学习行为的理论为基础,阐述了网络学习行为与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关系,精品课程只有对课程知识进一步细分,建立自身的搜索引擎,加强课程的交互性建设,建立精品课程交流平台,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学习需求,解决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方法,对2003至2009年期间广东高校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情况进行调研,并就课程建设高校类别、课程学科分布、课程建设队伍、课程网站功能模块以及课程资源建设等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数量逐年上升、课程建设队伍结构合理、课程网站功能模块齐全,但精品课程的学校层次和学科体系分布不均、学习资源不丰富、内容不充实,不能满足高校远程学习需求。建议采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高校共同参与合作建设,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电大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主要有文字教材和网络课程.本文以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四门精品课程为例,分别探讨了文字教材和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和要求,以及建设高质量学习资源的六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精品课程建设目的是利用现代通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让课程相关学习资源在网洛上免费浏览、使用,以实现课程相关教学资源共享,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C语言课程特点,对该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方法、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实现了精品课程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8.
目前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不足主要有:功能停留在静态信息发布、缺乏网络课程资源、缺乏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针对目前精品课程网站的不足,设计了精品课程网站的基本功能模块和实现的基本工作框架:信息发布、网上学习、网上讨论和网上答疑等,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从内容分块、导航栏和网页外观三方面介绍了网站内容的页面设计。  相似文献   

9.
课程建设是网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对网络课程的内涵和要素作深入的探讨.结合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和评审的实践,分析网络教育试点以来的网络课程建设的进展和不足,认为网络课程建设深层次问题是:教学设计的专业化发展,学习支持服务可以弥补学习资源不足,学习资源不能代替学习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10.
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优化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精品课程建设存在忽视隐性课程资源挖掘、忽视教学交互和忽视情境创设等问题。本文在深入探讨精品课程资源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实现途径及优化策略,即:确定教学资源技术规范与开发原则,实现非数字化显性课程资源向数字化显性课程资源转化:开发学生协同学习交流平台,实现数字化隐性课程资源向数字化显性课程资源转化;借助Blog或知识可视化工具等信息技术,实现非数字化隐性课程资源向数字化显性课程资源顺利转化。  相似文献   

11.
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优化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精品课程建设存在忽视隐性课程资源挖掘、忽视教学交互和忽视情境创设等问题。本文在深入探讨精品课程资源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实现途径及优化策略,即:确定教学资源技术规范与开发原则,实现非数字化显性课程资源向数字化显性课程资源转化;开发学生协同学习交流平台,实现数字化隐性课程资源向数字化显性课程资源转化;借助Blog或知识可视化工具等信息技术,实现非数字化隐性课程资源向数字化显性课程资源顺利转化。  相似文献   

12.
国家精品课程与国外开放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资源开发理念、资源开发政策、资源体现的学习方式和资源体现的评价方式四个维度.对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外开放网络课程学习资源进行了深入地比较和分析.以启发对国家精品课程学习资源建设的思考,并提供建设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开放资源运动的深入发展,国际上课程先行者开发理念的不断优化,整合学习支持资源更加受到重视,以满足学习者的深度需求。为缩小我国精品课程与世界一流开放课程的差距,聚焦学习支持,首先分别从国际开放课程的引领者——麻省理工大学的开放课程和我国精品课程中各随机选取30门本科课程,并从内容、活动、评价、面向环境考察等方面分析这些课程中内置的学习支持水平。进而,从课程本身出发提出了发展我国精品课程的建议,即研究框架为提升课程内嵌学习支持指明了基本努力方向。最后,考虑到课程背后的组织体系问题,又进一步提出了将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校常规教学有机整合,重视发挥专业课程开发团队的作用,从国家层面规划课程体系地图、统筹建设基于课程资源的公共学习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策略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效益取决于学习者、资源质量,网络平台及建设机制.从提供保障到实现共享效益,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MIT OCW)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可从精品课程建设网络平台的学习支持系统建设、课程评审制度、标准化的共建共享、建设转型、课程推广、工程协调六大方面不断完善,以实现精品课程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5.
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和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学科,在精品课程建设的浪潮中应起到领导和示范作用.本文依据教育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探讨教育技术学专业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现状,并选择典型的精品课程进行个案分析,针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扩展专业辐射、实现课程资源的完全共享和及时更新、提供学习风格或学习起点测试等改进建议,以期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3年至今,广东高校总共建设了736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和大量校级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的建设者以高校教师为主,课程资源的使用者主要是高校师生.通过对广东部分高校师生的调查研究发现,用户难于在精品课程资源网中获取到便于教与学的有用资源,目前精品课程的建设应用方式不利于课程资源的后续建设和高效应用.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数字化学习的深入,开放教育资源的质和量显得尤其重要.为确保十二五期间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有效建设与应用,以及促进课程资源的再生与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了校际协作的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及相关的共建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7.
精品课程中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构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部启动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挖掘现有教学资源潜力,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本科课程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了契机。实现课程上网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传统的优质资源,应该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从网络教学关系、网络学习活动、网络环境等方面进行再设计和开发,从而真正完成从传统优质资源向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课程作为教育工作的最基本要素,是实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环节。精品课程建设是从高等教育开始的,近年来在基础教育中也开始建设精品课程,笔者通过分析精品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表明精品课程建设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网络社区学习模式下引进精品课程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另外,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提升信息素养和实操能力培养并重的目标,决定了信息技术精品课程不仅能为教师教学起示范作用,也应该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学习资源和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9.
MIT OCW项目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理念与运行机制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MIT OCW)和我国国家精品课程两个项目在建设理念、资源内容、运行机制等方面具有可比性。MIT OCW追求开放共享的理念,注重课程的整体设计,强调学生对课程的总体把握,学习资源和学习内容耦合度较高,运作机制完善。国家精品课程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推动下的政府行为,追求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关注课程资源本身的规划,课程整体规划不足,组织耦合程度较低,运作实施模式较为复杂,技术平台数据兼容性较差,产权保障和项目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国家精品课程在后期建设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拓展开放共享的理念,面向全球开放共享,优化课程内容质量,发挥名师名教示范作用,加强高校间以及高校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精品课程网站的开发和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很多精品课程网站存在点击率、使用率不高的问题,精品课程网站的作用也大打折扣."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课程组通过构建论坛-作业系统一体化的精品课程网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还极大地充实更新课程资源,实现课程网站滚动建设,本文介绍了相关具体做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