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频繁的每周小测验,老师费力,学生乏味,老师利用一颗糖进行奖励,激发了学生争取的欲望,实现了老师教育的初衷。日常教育中充满了好多教育的契机,需要老师用一双慧眼去发现,智慧地加以利用,以便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2.
《做最好的老师》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镇西老师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全书集中展示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作者的表达别具一格,语言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李镇西老师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浑然一体,读后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  相似文献   

3.
针对家长和老师一味排斥批评教育的现状,提出批评教育的原则、方法和批评教育的一般步骤,让老师们能够正确地看待批评教育,并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曹魁珍老师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生活在孩子们中间,被誉为“知心奶奶”。她的教育思想与艺术,被广泛称颂。我们开辟这个栏目,请曹老师就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为您排疑解难。  相似文献   

5.
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世界上如果没有老师会怎样?我满以为他们会说没有老师就没有知识,没有老师就没有科学等,可是孩子们的回答却令我失望:没有老师就没有考试,没有老师就没有作业,没有老师就没有暴力……听到这些回答,我不禁从心底发出一声感叹:孩子,我用什么触动你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给了我太多的教育体验和情感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情感交流的纽带便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因此师生之间要有和谐的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可…  相似文献   

6.
每每与老师们谈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改“,老师们总是茫然不知所措.“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学者们“之述备矣“,“教改“也喊得震天响,可是,老师们还是不明白,什么是、怎么搞“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改“?……  相似文献   

7.
顾诗 《家教指南》2008,(3):28-30
孩子入幼儿园以后,家长们往往如释重负:好了,教育孩子的难题总算交给了老师!好像自己成了教育孩子的局外人。其实,家长不应该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给老师,而自己做“甩手大老板”。客观地说,只有家长积极地配合老师,实行家园共同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教育效果。究竟怎样配合,也许下面的一组案例能给你某些警示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家教指南》2004,(7):36-37
曹魁珍老师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生活在孩子们中间,被誉为“知心奶奶”。她的教育思想与艺术,被广泛称颂。我们开辟这个栏目,请曹老师就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为您排疑解难。  相似文献   

9.
爱心与教育》是李镇西老师的心血之作,对新踏上教育岗位的年轻老师有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笔者在有幸拜读之后,结合自己半年多的教学经历,简要地探讨了这本著作带给个人的一些思考,以期对个人或者年轻老师的教育生涯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仔细看了几遍陆老师的案例,我对陆老师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善良表示钦佩,然而也有一些质疑想跟陆老师共同探讨。下面把陆老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和我的疑问列举如下:陆老师的优点:1.陆老师很懂得借势,能抓住教育时机。这篇文章比较好的原因是它从一个突发事件入手,而不是  相似文献   

11.
黄乃丽 《辅导员》2013,(16):128-128
<正>2013年6月5日,由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办,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教科所、朝阳区枣营小学承办的北京市教育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社会、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研究"培训交流会在枣营小学召开,本次培训会主题为"协同为教育,携手为儿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赵澜波老师、王琪老师、冷雪艳老师参加会议,赵澜波老师主讲。北  相似文献   

12.
黄乃丽 《辅导员》2013,(Z2):128
2013年6月5日,由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办,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教科所、朝阳区枣营小学承办的北京市教育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社会、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研究"培训交流会在枣营小学召开,本次培训会主题为"协同为教育,携手为儿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赵澜波老师、王琪老师、冷雪艳老师参加会议,赵澜波老师主讲。北  相似文献   

13.
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通过一种情感连带关系的作用来完成的。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有一处环节失控,教育就会受阻。因此,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必须紧密配合,在情感和谐的氛围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周日有闲,刚巧看到央视七频道“十二演播室”的一档谈话节目,主题是“惩罚教育和赏识教育”。对擂的是两位专家:孙云晓老师和周宏老师。双方你来我往,各抒己见,旗帜鲜明地论述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周宏老师通过教育女儿周婷婷的实例阐述了赏识教育的优势。早在2000年,周老师来张家港作讲座,我就有幸聆听过教诲,周老师在上海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作讲座,我又再次学习。的确他和女儿的成长之路是一条探索追求教育之法取得成功的赏识之路,每次听来我都热泪盈眶,感慨不已。周老师用生动的事实说明了一切,他所主张的赏识教育也简便易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周建国 《青年教师》2004,(11):28-29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小学老师,又应该怎样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在积极倡导“校本科研”的今天,许多老师仍然有这样那样的困惑。很多老师都把教育科学研究当作非常  相似文献   

16.
卜范山  邓燕 《现代教育》2003,(20):33-34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老师与学生是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老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从理论上搞清楚老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对在实践中摆正老师的主导位置、在教育过程中正确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搞好学校教育、培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根据个人的理解和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体会,我认为,老师在教育过程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家教指南》2005,(5):36-37
曹魁珍老师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生活在孩子们中间.被誉为“知心奶奶”。她的教育思想与艺术,被广泛称颂。我们开辟这个栏目,请曹老师就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为您排疑解难。  相似文献   

18.
缪丽鹂 《考试周刊》2013,(76):196-196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无形地以教育形式参与幼儿活动,这样幼儿的注意力会随着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可能跟不上老师的计划。老师应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抓住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所谓随机教育,就是指教师计划之外的随客观的提供的教育情景而临时组织进行的教育。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教育契机.如果抓住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则往往可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源起】开学初,为了继续倡导老师们进行教育教学反思研究,学校如往年一样提出撰写教育随笔、教学案例、课堂实录加评析等要求。临近期末,大家读到了一年级邵老师的一本故事集——《孩子和我们》。集子的序言中写道:捧读这本老师们写的教育故事,一股浓烈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那悄声对老师说“妈妈,我想亲您”的赵小迪,那忍不住在课上吃蛋糕的梅杰,那因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先来看几个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案例。案例一:拔牙一天上午,明明的爸爸带他去医院拔掉了一颗蛀牙。当明明和爸爸到幼儿园的时候,带班老师已经开始了上午的教育活动,因此只是与明明打了一个招呼便让他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这时候,明明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拔牙这件事情上,便用手捂着嘴对老师大声说:“老师,我拔牙去来。”一下子,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也转移到了明明用手捂着的嘴上,很想看看明明拔牙以后的样子。老师看到自己组织的教育活动完全乱套了,有些不高兴了,在对孩子们进行了一些暗示后,继续着原来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