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童颖 《新闻界》2005,(5):114-117
一、大型媒介产业的集团化发展趋势综观当今世界传媒集团的发展态势,不难发现几乎大的传媒集团都在实施吞并中小传媒公司的战略,以迅速扩张自己。导致媒介集团化迅速发展的原因,诚如约翰·勒文等言押“最根本的原因是媒介公司赢利极为丰厚。”①媒介经济的丰厚利润像磁石一般吸引着财团的投资,而媒介集团本身对利润的追逐使兼并进一步加剧。由此可见熏媒介集团化趋势的加剧也就不足为奇了。表1:1996年美国前10名传媒集团一览表从表1可以看到,在媒体集团化高度发达的美国,这些排名前10位的媒体集团从1996年,甚至更早,就开始形成一种垄断。他…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媒经营体制改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果颇丰,已经成立了一大批报业集团、广电影视集团以及出版集团。但是,在集团化进程中,这些传媒集团的经营发展也逐渐体现出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因此,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相应的对策,对我国传媒产业的集团化发展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西方传媒集团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我国传媒的集团化发展有所贡献。西方传媒集团的特点媒介集团化是世界媒介组织普遍采用的一种战略,已成为世界媒介发展的一大趋势。从欧美国家媒介产业集团化发展的情况来看,一般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4.
传媒集团化趋势与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媒产业自 1970年开始向整合、集团化发展。媒体企业之间基于综效及强化竞争力等因素而引起的并购活动是近年来企业成长 ,以及媒体集团快速出现、整合的主要方式。而集团整合的结果使得目前全球主要的大型媒体集团 ,皆为多元化经营的大型媒体集团公司 ,跨足了平面及电子媒体等各项传播领域 ,并造成市场占有率的集中化现象。本文还从媒体垄断 ,以及对新闻传统和个人的重击等方面 ,探讨了媒体集团化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本月视点:传媒的集团化整合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媒体面临着来自国外大型传媒集团的日益迫近的竞争压力.而国内媒体资源的重新整合,特别是媒体集团化建设,则成为应对国外竞争、迅速提高自身实力的重要举措.在广电媒体领域,以2001年底成立的中国广播影视集团为代表,国内广电集团化正在深入进行.在平面媒体领域,近期集团化步伐也出现明显加快的迹象:  相似文献   

6.
田萱 《新闻界》2007,(4):48-49,98
通过中西传媒集团生成和运作模式的比较,我们看到我国传媒集团在外部管理体制、价值取向、内部运营机制等方面已经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特别是现阶段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吸取外国经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社会发展观和产业发展的视角把握传媒集团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西方传媒集团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我国传媒的集团化发展有所贡献。西方传媒集团的特点媒介集团化是世界媒介组织普遍采用的一种战略,已成为世界媒介发展的一大趋势。从欧美国家媒介产业集团化发展的情况来看,一般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8.
戴元初 《青年记者》2006,(21):64-65
中国的传媒产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10年时间,在报业、出版业和广播电视业陆续出现了七八十家集团化的组织。一时间,做强做大成为传媒产业界的跨年度主题词。这个梦想的大手笔就是成立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将中央级的影视媒体悉数集中,资源庞大、人才济济,历史悠久、覆盖广泛,似乎一切成为世界级传媒集团的条件都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媒集团化自1996年成立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迄今已经过去了7个年头。在中国传媒集团化的过程中,人们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是:中国的传媒集团做大了是否就做强了?笔者认为,为有利于中国传媒集团化的发展,应注意遵循市场规律,辩证把握“做大”与“做强”的关系,首先有必要从传播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着眼,认清“做大”的根本动因与动力在哪里,然后认清“做大”并非等于“做强”,进而懂得如何根据中国的国情“做大”与“做强”。从国际传播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考察,在发达国家,传媒集团化确实是一种客观趋势。到了当代,…  相似文献   

10.
我国出版传媒集团建设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的。如果我们把1998年12月28日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组建全国第一家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作为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进程第一步的话,那么到今年,国家层面推动的出版传媒集团建设已进行了12年。最近几年,在新闻出版总署的指导和推动下,我国出版传媒集团发展显示出了鸢飞鱼跃、生龙活虎的势头。  相似文献   

11.
刘毅 《编辑之友》2011,(9):42-44
自从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至今,我国传媒行业集团化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我国传媒集团呈现出地域范围广和类型多样的特点:不仅是一线城市,很多二三线城市也都纷纷成立各种传媒集团;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传播学领域大肆炒作“传媒入世”,中国传媒界正面临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西方通过对中国与西方传媒的集团化的主要途径、特征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指出当前我国传媒集团化的弊病和误区,同时也对我国传媒集团化道路的困惑与难点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目前我国传媒主要是以集团化的形式而存在,一般每一个传媒都隶属于一个大型的传媒集团,而通常一个传媒集团又会包含不同种类(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层次的传媒。因此,笔者认为,传媒受众资源的配置,也必须和整个媒介集团结合起来。同一集团下的不同传媒要尽量避免受众市场的重复,媒介集团应该利用的不同的传媒开拓不同的受众市场.以最大限度地拥有受众资源。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96年1月国内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挂牌以来,至今全国已组建了近40家报业集团。各地的广电集团、出版集团也发展迅速,目前已批准成立广电集团17家、出版发行期刊集团15家。尽管传媒集团化是我国报纸、广播电视、出版等传媒业适应和参与国际传媒竞争的需要,也确实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革新,但已经组建的集团也面临管理不力、经营不善等  相似文献   

15.
从关注中国传媒产业化演进开始,笔者就对已有的经济理论对中国传媒业的有效性抱有怀疑。例如,从经济学的理论而言,单兵作战的传媒面对集团化的传媒往往处于劣势,因为集团化所形成的交叉支持往往会使得集团旗下的传媒获得竞争优势。但是,在2000年前后成都商报与华西都市报的最初对抗中,上述效应并没有显示出来,反而是成都商报略胜一筹。其他的例如经济观察报与21世纪经济报道之争、潇湘晨报与三湘都市报之争等,都很难看出集团化对中国传媒带来的好处到底有多少,甚至部分媒体在集团化之后出现了业绩的严重衰退。倒是单打独斗的传媒更显示出体质上的“轻装优势”,当初各地青年报的崛起也多是基于此特征。  相似文献   

16.
建设媒体大数据平台,是传媒集团融合发展、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也是传媒集团融合、转型发展的抓手,媒体大数据平台建设好、运营好将是传媒集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另一个增长极,也会推动传媒集团相关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视听纵横》2002,(5):1-1
当前,贯彻江泽民总书记“5&;#183;31”讲话,加快发展浙江广播电视传媒产业,是摆在我省广播电视工作者面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浙江广播电视传媒产业,关键在哪里?马雨农《创新体制,加快发展浙江广电传媒产业》一文认为,关键在于体制的创新。文章对此分三个层次进行了论述:一是要实行政事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体制创新,二是要推进集团化的体制创新,三是要实行集团内部的结构调整“化学反应”、体制创新。这些观点是对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成立八个多月来实践经验的一次理性升华。  相似文献   

18.
传媒集团内部的业务多元化,直接对集团业务结构、收入结构、财务结构的控制与调节提出了挑战,随着传媒集团化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愈加突出,财务风险日益显露,只有实现财务管理上的创新,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传媒领域不断对外开放,传媒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20余家出版集团、40余家报业集团,形成国内传媒市场集约化、集团化发展趋势。但是与西方媒介集团化的发展相比,以及众多涉外事件表明,我国在对外传播中缺少媒介集团的身影。我国的媒介集团应该承担起对外传播的重任,发挥其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媒领域不断对外开放,传媒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20余家出版集团、40余家报业集团,形成国内传媒市场集约化、集团化发展趋势。但是与西方媒介集团化的发展相比,以及众多涉外事件表明,我国在对外传播中缺少媒介集团的身影。我国的媒介集团应该承担起对外传播的重任,发挥其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