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反腐败斗争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十分紧迫,刻不容缓.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将长期存在.反腐败斗争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腐败现象花样翻新.复杂多变,反腐败斗争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这一严峻的现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个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
"三反"、"五反"运动发生在1951年底至1952年10月.它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新中国的进步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是: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必须高度警惕并决不姑息腐化对党和国家政权的侵蚀;进行反侵蚀、反腐败斗争,要把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同始终以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引导人民群众相结合;在反侵蚀、反腐败斗争中,要高度重视对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反腐败斗争策略思想内容丰富,集中表现为七个"坚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反腐败从领导干部抓起;坚持从重从快打击腐败分子;坚持从思想上防范腐败;坚持反腐败斗争更要靠制度建设;坚持对腐败现象进行日常性、持久性斗争:坚持以加强监督体系建设进行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党风廉政建设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我们必须提高对反腐倡廉工作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并切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保证改革发展的稳步、健康、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5.
反腐败斗争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本文针对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论述了反腐败斗争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一方面党风、政风和民风逐步好转,另一方面部分人对反腐败的认识也出现了混乱。有人认为,反腐败就是为了打击政敌的"政治斗争",其实,反腐败本身具有天然的正义性,而政治斗争则包含正义和非正义双重意涵,反腐败属于正义的政治斗争,若把反腐败直接等同于政治斗争是极不恰当的。这些模糊认识很有必要厘清,否则,将严重影响反腐败斗争的深入。  相似文献   

7.
"三反"运动是新中国第一次反腐败斗争。这场斗争提供的历史经验,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的。这主要有对反腐败斗争要高度重视,高度自觉,一抓到底;反腐败斗争要放手发动群众与重调查证据、严密控制相结合,特别是要形成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和群众威力;党内的腐败现象滋生是同资产阶级的腐蚀密切相关,在反腐败斗争中,有必要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违法行为;在反腐败斗争中,要紧紧把握斗争的正确方向,及时纠正各种偏差,保证运动健康顺利发展;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又要注重制度建设,使腐败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8.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的战略布署是与时俱进的产物.高校要实现反腐败斗争的治本目标,首先要从研究腐败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人手,发现产生腐败的"本"和"源",构筑牢固的道德防线、制度防线、监督防线,以铲除腐败行为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这是高校源头治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文学作品通过揭露腐败,歌颂敢于与邪恶斗争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形象,鞭挞了社会的黑暗,同时表达了我党根除腐败的决心.反腐败作品体现了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其批判精神和对社会现实的忧思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是作品受到读者欢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加强新时期的党风建设,必须坚持开展反腐败斗争。认真总结和学习“三反”“五反”斗争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和今后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长期的反腐败斗争,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as是英语中使用率很高的一个词,而且其用法很复杂.本文主要对as的一些疑难用法进行了研究,重点论述了as作关系代词表示主句所表达的整个概念;as作连词引导让步状语从句;as表达类比;及as构成as much as,not as much as四方面的疑难用法.  相似文献   

12.
宾阳客家话在当地称为新民话.语音跟梅州话相同的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时基本读送气音;假开三与假开二的主要元音相同,都是[a];没有撮口呼;声调6类,平入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少部分全浊上声今读阴平.跟梅州话不同的是:精组少数字读舌尖中音[tth];心母和部分邪母、生母字读边擦音[f];精见晓匣诸母读塞擦音或塞音的送气音;流开一读[£i];较多的全浊去声字今读上声。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将宗教归结为一种与世俗秩序并列又与其发生千丝万缕关联的信仰体系。文章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在信众心理层面考察了宗教的源起;解析了宗教对社会结构和信众所具有的多重功能;揭示了宗教在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4.
横渠易学作为宋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横渠在建易时在参考、吸收汉易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易学观,文章从物象与易象,易象与气象,太极易象三部分分析得出象在《周易》中有可见的象,有不可见的象。可见的象,即为物象;不可见的象,即为爻象。爻象虽不可见,但其性有阴阳,故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卦中的阴阳爻来体悟和感受吉凶变化、悔吝刚柔。太极是《易传》中的一个概念,张载以此作为太虚之气的称谓。太极作为《周易》中的一个最大的象,象的作用在于表意。张载取太极易象在于以此以象太虚,以象徵“合两”之性。  相似文献   

15.
“超验主义”是“应和”理论的理论背景,也是后来整个象征主义运动和思潮的安身立命之处。作为理论的“应和”与作为主义的“象征”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在于,前者由波德莱尔提出,而后者是波德莱尔去世后由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等所表征出来的;前者是一种哲学美学理论,而后者是一种下降到可操作(实践)层面的“主义”。其联系在于,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宇宙观,而后者则为前者“趟”开了向欧洲乃至全球扩展的具体路径。如果说魏尔伦、兰波对作为主义的“象征”的贡献在于对诗歌“音乐至上”和音色相通的呼唤,马拉美的贡献就在于类推、暗示方法的树立。事实上,作为主义的“象征”是将“应和”理论推向全球的一个中介。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方法的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蕴含三层旨趣,即作为课程的教育学、作为理论的教育学与作为方法的教育学。目前作为课程的教育学已基本成熟,作为理论的教育学也处在发展中,但作为方法的教育学才刚刚萌芽。教育学只有在“课程”与“理论”之外,在学科方法以及方法论的基础上发展出独特的学科视界与理解方式,才能称之为完备的学术性学科。文章认为,成熟的教育学不仅意味着一门课程、一种理论,而且代表着一种方法、一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声乐艺术是一门情感的艺术,从其文本构成本体来说,是音乐与文学的联姻,这一本体特征结合声乐艺术的情感美学本质就是曲情与诗情的情感融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度创作情感;从其艺术美的本质来说,声乐艺术审美的生成是人声所负载的曲情、诗情和以此为情感依据的声情演绎,也可以说是二度创作情感。笔者从声乐艺术情感论的理论视角,探析声乐艺术的本体构成,即从诗情、曲情、声情三方面及三者的关系上论证了声乐艺术的情感美学特征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词体的功能不仅在于“言情”。其叙事性的词作 ,格局小巧如特写 ,情节跌宕如戏剧 ,人物刻划如小小说。故事好看 ,风格活泼 ,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19.
书法是以汉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性艺术,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标准都是源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与文化思想,书法艺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门独特艺术。是民族文化、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所显现的文化现象。在书法艺术的创作表现中,体现出“写”的恣意与天成,在书法艺术作品中应表现人的精神品质,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书法对修身养性、陶养情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把中国书法艺术看作是一门纯粹的艺术形式,更不能把它看成是纯粹的视觉艺术,否则,书法会失去它的民族性、独特性,也就会失去它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包含着丰富内涵,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目的,依托人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是对“物本位”、“官本位”的批判与否定,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