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穆先生的著作可以分为思想、历史和文化三大部类。其中文化类著作凡十余本,皆出于他对中国文化生死存亡的忧心与关切。钱穆先生研究中国文化的初衷,乃在于了解中西文化孰得孰失,孰优孰劣,找出今日中国自救之道。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乃在于"天人合一"的观念,并指出中国文化对于未来世界的贡献亦在于此。  相似文献   

2.
钱穆先生的文学研究是在其哲学、历史及思想研究的背景下展开的,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及独特的理论思维。本文主要分析了钱穆先生对中国传统诗学中"比兴"这一概念的阐释,从中可以看出钱穆先生对"比兴"概念的发展与创新。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钱穆对"比兴"概念在传统诗歌领域中的理解;第二部分论述了钱穆先生将"比兴"这一传统诗学理论扩展到中国整个文学领域及艺术领域之中,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钱穆先生将"比兴"概念放之于文化及思想的高度进行观照,从而得出"比兴"中蕴含的深刻的中国文化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3.
<正>钱穆先生曾经说过"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诚然,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和特征以及种种优点与缺陷,都全部表现在它以往的历史中。因此,一提到"中国文化缺乏科学精神"这一话题,人们立马就会想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那一段屈辱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钱穆先生的文学研究是在其哲学、历史及思想研究的背景下展开的,具有开阅的学术视野及独特的理论思维。本文主要分析了钱穆先生对中国传统诗学中“比兴”这一概念的阐释,从中可以看出钱穆先生对“比兴”概念的发展与创新。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钱穆对“比兴”概念在传统诗歌领域中的理解;第二部分论述了钱穆先生将“比兴”这一传统诗学理论扩展到中国整个文学领域及艺术领域之中,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钱穆先生将“比兴”概念放之于文化及思想的高度进行观照,从而得出“比兴”中蕴含的深刻的中国文化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历史上,欧阳修是集政治家、思想家、经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等于一身的人物,被钱穆先生誉之为"通人".正因为此,欧阳修的学术成就备受学者关注,先后出版了一批颇有份量的研究著作,欧阳修对中国文化的贡献逐步被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由一九六一年在香港的八次演讲汇编而成的,言简意赅地论述了通史和文化史两个总题,以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六个分题。此书反映了钱穆先生三十年史学见解之精华,介绍了中国历史研究的方法。本文结合该书的论述和观点,尝试从中国哲学、朝代体系和中国文化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历史研究坚持整体观的原因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历史认同与民族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中国历史的特色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许多特色 ,为今日许多号称文明先进的国家所没有。钱穆先生指出 :“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 ,举其特点有三。一曰悠久。从黄帝传说以来约得四千六百余年 ,从《古竹书纪年》载夏以来 ,约得三千七百余年 ;二者无间断。自周共和行政以下 ,明白有年可稽 ,自鲁隐公元年以下 ,明白有月可详。三者详密。此指史书体裁言。要别有三 ,一曰编年 ,二曰纪传 ,三曰纪事本末 ,其他不胜备举。”①钱氏之论 ,言简意赅 ,我们还可以做以下的申论。就时间悠久而无间断而言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但在世界…  相似文献   

8.
钱穆先生一世坎坷,但毕生都在为故国招魂,至死不渝。他对中国历史怀有温情与敬意,对传统文化偏执与热爱,并在历史的瀚海里努力挖掘出为国人应付时代之种种事变的根据,古为今用,经世致用。其治学博通而专深,忠于史料又独有创见,善以图表论证,使读者易于理解,又能联系时代社会经济背景说明和解释问题,令人获益无穷。《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最有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加之该书集中体现了他的治学成果、方法与精神,所以以本书为主,可以总结出钱穆治学的若干精神与特点。  相似文献   

9.
邹玉峰 《历史教学问题》2012,(4):134-136,25
华师大版新教材高一第二分册《隋唐政治新格局》是个老问题,关键是如何破解一个"新"字。我曾为之苦思冥想,试图有所突破,但却百思不谙其真谛。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让我茅塞顿开!"新"者,乃历史"古韵"与现实"新意"之交融,  相似文献   

10.
毛道生 《四川教育》2014,(11):47-47
近期阅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文化与教育》等教育大作,我感受颇多:以历史学家和国学大师身份享誉海内外的钱穆却是治学和从教两不误,他少有的专业发展之路更是值得当今的教师学习,所以我期待能“走进”他.但事实上,我也无法“走进”,因为钱穆先生思想深邃、学识精博,说“走近”已是狂语,遑论“走进”.  相似文献   

11.
涵濡家国情怀,不仅是历史教育的初衷,也是历史教育的底色。诚如钱穆先生所言:"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1]涵濡家国情怀,必须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和内心感受切入,从他们人生开始和共同生活的地方入手,由浓浓的"乡愁"--亲人、故土、母校的皈依、眷念,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一种挥之不去的对祖国的挚爱和忠诚。  相似文献   

12.
包丹丹 《中国教师》2013,(11):76-78
一做历史者大体不出三路:信古者,疑古者,以及释古者。过分迷信,有如信仰,做出的不是历史;过分怀疑,自坏根本,败坏的可能是文化。所以在这三者中,个人欣赏最后一种,即释古者。尤其欣赏陈寅恪先生那句人所共知的"同情与理解"。在民国那样一种学术氛围下,这并不是史学者的常态,与之持相近观点的钱穆先生在  相似文献   

13.
小议孝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精神的根源.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了孝,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经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因而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绽放的孝心最美丽,绽放孝心的人生最精彩.珍惜那一份情,恪守那一份孝,让孝心绽放绚丽之花.  相似文献   

14.
做历史老师,喜欢读本专业的书。在我所读的史学著作中,能让我反复阅读,而每读必有所获的,首推钱穆先生所著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脱胎于中国传统的舆地之学,这以1934年《禹贡》半月刊的出版为标志。也即由此,舆地之学乃成为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政区沿革地理。钱穆先生有言,历史学有两只脚,一只脚是历史地理,一只脚是制度。[1]举凡历史事件,都离不开其发生的具体空间。  相似文献   

16.
钱穆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学识渊博,贯通古今,被誉为通儒之学。在治学中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毕生探寻国家和民族文化永久演进的生命力,是一位真诚的爱国者。在学术研究领域,亦多有创见,为中国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晚学盲言》是钱穆先生晚年集中讨论中西方传统文相差异的一部著作。文章仅从先生关于中国人的德性知识出发,阐明其国学精要,即知识从德性起,知识贵通做人。由此表明先生的一贯主张:中国人的知识主尚德,是融通人志、人事、人心、人生的,中国人的学问是完善人格,培养境界的统一过程,中国人的学术精神是“尊德性而道问学”。钱穆先生的为学与做人一致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学者反省学术良知,承担文化伦理责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苑小品     
种夹竹桃的道士
  钱穆先生有一天路过山西的一座古道观,看到一位老道士正在清除庭院中一棵枯死的古柏。钱穆先生好奇地问:“这古柏虽死,但姿势还强健,为什么要挖掉呢?”老道士说:“要补种别的树!”钱穆先生问:“种一棵什么树呢?”道士说:“夹竹桃。”钱穆先生大为惊异:“为什么不种松柏,要种夹竹桃呢?”老道士说:“松柏树长大,我看不到了,夹竹桃明年就开花,我还看得到。”  相似文献   

19.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和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是吕思勉先生在常州府中学堂教书时的学生,在《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一书中钱穆先生记录的一则小故事给我特别深刻的印象.故事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正>从常识看,中小学对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不能全面复古,也不能全盘否定,而要推陈出新。但如何推陈出新,恐怕见仁见智。笔者觉得应做到三点:一、从涵育学生素养的角度开展"国学"近年,跪拜孔子、穿汉服诵古诗等现象一时热热闹闹。这种一哄而上的现象,总让人觉得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有形式主义的嫌疑。中小学校是教育机构,开展"国学"教育理应体现教育性。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教为一以贯之,儒教是一种人文教,即教人如何为人,如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