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提高教师素质是中国21世纪教育发展的首要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教师素质是中国21世纪教育发展的首要课题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一、在世纪相交之际,中日双方举行第二次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这是很有远见很有意义的一个会议。在此,我就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教师教育问题谈点看法。在20世纪内,中国社会制度曾发生了两次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是一次教材和学科教学标准的改革,也是一次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更是一次空前的教育思想解放运动。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许多古代圣贤和当代大家的教育思想被一线教师、教研人员和专家学所重新审视、阐释并运用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比如,关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的问题,相关的教研章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即便这样.笔仍然想就这一问题探讨一番。  相似文献   

3.
周龙祥 《教书育人》2006,(11):38-38
网络对教育是一次新的机遇与冲击,但由于过于顾忌网络的负面影响,有些学校对教师的上网问题,容易走极端,不能充分发挥网络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作为线教师,就我看来,学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4.
从小我就充满了对教师和教育事业的热切向往,毕业之际,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师范音乐专业,转眼间,我已在教师这一岗位上走过十五年。十五年的岁月就在一次次讲课、一次次文艺活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滑过,回顾往昔,感慨万千。当我面对学生那渴求知识的眼睛、爱唱爱跳的身影时,我深感肩上的责任与压力。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学效果会更好,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同样也  相似文献   

5.
2008年9月,我调入教师进修学校工作。在一次次下乡授课、听课、学习中,在对众多学校管理模式的比较中,我深深地感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学校管理急需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大变革时代,一个急需将传统教学模式向建构主义、“学教并重”教学模式推进的时代,一个急需转变观念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的时代!翻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读到新华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温家宝总理“中国教育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时,我们不禁要问:面对这些重大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教育对学生的认知、心态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加之学生的可塑性极强,如果方法适当,学生就会更容易养成好习惯,积极主动地发展;如果方法欠妥或者错误,也容易产生消极效果。我想这后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学生为什么越站办公室、越被教师点名、越被教师絮烦不休反而更逆反、更闹情绪、更自我放弃、更具破坏性的一个原因吧。在长期探索和比较中,对此问题我总结出了两种比较有效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创新教育研讨会上,一位教师正在上《我的战友邱少云》。当播放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景时,生A脱口而出:“邱少云真傻!”部分同学随声附和,部分处于暂时的茫然。  相似文献   

8.
教师应具备的素质韩安平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被提了出来。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下列基本素质:1.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既体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怎样上好每一节课?”是我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特别是面对一群心智日益成熟的中学生,更让我体会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而写教学反思则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角色的一种实践活动。刚开始我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付小春 《江西教育》2006,(12):48-48
今年初,学校发给每位教师一本书——《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我迫不厦待地打开书.一口气把它读完,我深受感动。最近,在观看了《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报告》的录像后。我的心灵叉一次被震撼了.我的头脑又一次受到洗礼。我深深地被霍懋征、邹有云、黄静华、盘振玉、林崇德五位优秀教师的事迹感动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当前的教育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是否真的有效?是高效,还是低效?于是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便被凸现出来,倍受关注,并且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现行的课堂教学现状在经过多年来教改洗礼之后,虽然有所改观,但仍然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2.
保护诚实     
张武 《宁夏教育》2004,(4):64-64
一次,在某校看到这样一个镜头——教室内喧闹一片,教师进去喝问:“刚才是哪位同学说笑,给我站起来”只见一各诚实的孩子站了起来,教师开始“教书”了。而那个孩子却被罚站到了教室外,泪珠滴滴……发生在这位学生身上的事情并非个别情况,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这已是一种十分普遍、时常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 《上海教育》2007,(2A):44-45
在教师节前夕,《上海教育》编辑部约我对教师讲点话,这便勾起我又一次回忆昔日的学校生活,怀念曾经教导我的老师。如果说我在学校时学业上及其他方面能有所长进,今天能够为上海市民做一点事,不能不归功于当年老师的教育和培养。所以,我要借此机会,首先向曾经教育过我的老师及全体终日耕耘在教学园地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表示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4.
系,但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们的师生关系方面究竟存在一些什么问题、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建立等问题对许多教师来说,还是他们教育理念中的一个盲点。在国家第二期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培训班上,固原市原州区三营中学的孙涛老师向我提供的他本人的一个教育案例发人深思。真情的回音我从小学到初一,一直是个优等生,但是在初二上学期的一次数学测验中,我只得了41分,并遭到老师的当众训斥。从此,我便讨厌数学教师和数学课,那时我就暗下决心,要是我当了老师,决不这样对待我的学生。1995年秋,我毕业分配到三…  相似文献   

15.
徐丹 《学前教育》2006,(3):22-22
教育诊断栏目: 您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一直强调,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我也一直认为,教师的引导在活动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很注重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去引导他们,每次效果都不错。可在最近的一次户外活动中,我在引导幼儿时却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教育沙龙是我校教师最感兴趣,也是最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形式。有教师说:"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教育故事、一个个观点鲜明的教育理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育实例",带给我们"一次次心灵的震撼、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一次次丰厚的收益。"教育沙龙正成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业务成长、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7.
<正>在假期中我读了《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此书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退休教师王晓春老师在"教育在线"的"班主任论坛"上对来自网友的一些教育案例的点评,分为四大部分: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问题和管理问题。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教育问题,从一个专业研究者的角度进行了科学辩证的分析,以期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摆正教育的航向,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读罢此书,我仿佛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曾经何时我们为  相似文献   

18.
几次搬家,都得到特殊照顾的《河北教育》,这次搬新居好像又备受青睐,她又被我小心地放到了书柜最显眼的位置:因为从教几年来,始终是她在默默地、不求索取地帮助我,使我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个全镇最年轻的教导主任。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常规,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班主任在一学期中至少要对每个学生做1~2次家访。但凡学生思想上、学习上以至生活和身体方面有了什么情况,教师会自然地想到做一次家访,以便沟通情况,商量办法,及时教育和帮助学生。“文革”以后,家访渐次冷落;到了近些年,在许多学校,只听说频繁召开的家长会,已很少看到教师在进行家访了。家访传统的失落,我看有以下诸种原由:一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使许多学校和教师视学生的功课为第一要务,凡被认为与此无关或不甚相关的事情,统难再摆上议程。在有些…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一次集中听课时,无意中发现上课的几位教师在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学生的“意外”问题时,都采用了“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解决好吗?”的做法。回忆曾亲历的各种“突发”事件,我觉得这种方法几乎成了我们教师挡住学生突然性问题的不败盾牌,现已被许多教师效仿并熟练地运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