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偏误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中不可缺少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识中介语、理解语言习得的过程起重要作用,同时对语言教学实践也有深远意义.本文介绍了偏误分析的研究发展过程及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偏误分析理论对于语言教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语气词是汉语表达语气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语气词的教学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应占有重要地位.在对东南亚留学生使用语气词的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中介语和偏误分析理论,对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出现的偏误句子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讨论偏误产生的原因,及对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避免这种偏误,习得正确的语言形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郑丽 《文教资料》2013,(23):48-50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中引入偏误分析,可凸显专业特色,呈现第二语言教学过程的重点、难点.偏误分析的训练可以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教学技能和经验,做到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偏误分析可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个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自偏误分析理论引入对外汉字教学以后,许多学者运用这一理论从不同侧面、多种角度对外国学习者汉字偏误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近30年来关于对外汉字偏误分析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了解此方面的具体研究情况,为以后对对外汉字偏误研究和对外汉字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篇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偏误分析是偏误分析理论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但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语篇引起的偏误分析研究不足。这一偏误现象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拟从语篇偏误产生的原因,语篇偏误的类型这几个方面入手,简要谈一下语篇偏误在偏误理论分析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在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回答"是非问句"中的错误的基础上,阐述此理论,揭示偏误的来源,以及我们对待偏误的态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7.
偏误分析以学习者所输出的语言为依据,以学习者学习过程为出发点,分析其出现偏误的根源所在,从而作用于语言教学。自从对外汉语教学中引用偏误分析理论,众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的偏误状况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推进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文中主要对近十一年的对外汉语偏误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8.
汉语语音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处于初级阶段的加纳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对他们汉语学习中出现的语音偏误全面调查并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运用中介语理论、偏误理论和对比分析法,对加纳学生汉语学习语音偏误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发生语音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偏误分析入手,对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偏误分析理论的观点做了简要综述,着重阐述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偏误的分类及其分类方法,并探讨了怎样正确认识和应对偏误的教学策略。鉴于偏误分析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指导作用,教师对学习者在口语交际中出现的偏误无疑要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并针对学习者所犯的不同偏误采取灵活的应对策略,从而促进学习者口语能力的发展,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偏误分析就是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本文以《西班牙的番茄节》一文中的关联词语搭配类偏误为例,从偏误现象、偏误分析、教学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是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它的发展和应用对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导致深刻的变革。着重探究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的理论依据,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种智力理论和图式理论。基于这些理论,进一步分析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的特点及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及其理论背景,阐述了学习共同体理论给外语教学带来的有益启示:外语教学组织需要进行"范式延伸";构建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外语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国家精品课程"企业文秘英语"为例,介绍了实习场及实践共同体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我国目前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通过分析比较和演绎归纳的方法,试图解释得出和谐外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理论依据及其构建机理。  相似文献   

14.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目前大学外语教学现状,从语用学的角度阐述了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内涵。作者认为把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提高大学生语用能力及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从而强调了言语行为理论在外语教学,尤其是大学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provides a certain theory basi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FLT).In the 1980s,Krashen's Monitor Model offers a new theory basi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mong them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is one of the central parts of Krashen's Monitor Model.This paper will discuss what factors influenc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rom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教学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规模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成为当今我国外语教学界普遍承认和接受的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的进一步比较分析,阐述了运用交际教学法组织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和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指出教师应充分运用交际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来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近年来话语分析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有效教学为视角,旨在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功能语篇分析理论主要包括语域理论、语类结构潜势理论以及语言使用中的“选择”。借助功能语篇分析理论对经贸合同进行语篇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对外经贸合同的语篇特点,培养学生经贸合同写作能力,切实提高经贸合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模块教学理论视野中的对外汉语综合教材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综合是对外汉语最重要的课程,对外汉语教学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决定了目标性、综合性、开放性在汉语综合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教材是教学最重要的凭借,将汉语综合教材放在模块教学理论的视野下来研究,在反思"汉语综合"教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知识学习、能力训练、课文形式等三个方面对汉语综合教材重构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20.
生态外语教学观的基本理论基础是生态语言学。生态语言学是近年来新兴的学科,是由语言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生态外语教学观遵循语言习得的本质强调外语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因素,这些因素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正确地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分配教学资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的失衡现象,探讨了生态外语教学观的产生及其基本观点,提出了运用生态外语教学理论从优化教学模式、整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来优化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开放式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