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夏是我国北宋时期以党项羌为首创建的一个具有封建性和民族性双重性质的国家政权,曾先后和宋、辽、金鼎足而立,历传10代,长达190年,1227年被蒙古所灭。“‘备一代典章制度’的西夏王朝覆亡后,其文献、文物多被毁损湮没。”但是随着西夏考古的发现和文献的整理公布,对西夏的了解也逐步明晰和深入,特别是西夏文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律令》)等文献的公诸于众,使我们更有条件去深入地研究西夏文书和档案工作的各项制度。下面根据《律令》等史料对西夏公文稽缓制度作一粗浅探讨。西夏为了提高所属各机构的办事效率,对公文的拟写…  相似文献   

2.
西夏星占档案有两个来源:一是汉文史籍中收录的西夏建国前后进行各种活动的汉文占卜辞;二是20世纪初期出土于西夏故地并收录于《俄藏黑水域文献》、《英藏黑水城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等之中的西夏文占卜辞.我们经过认真仔细地整理统计,得知西夏星占档案约41件.然后对41件星占档案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更为清晰地了解和掌握西夏占卜的技术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汉文西夏地图文献是中国汉文古地图文献中颇具特色的一类,它对于研究西夏国地理和中国中古时期地图文献的特点都有史料价值。汉文西夏地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汉文西夏地图特指西夏专题地图;只要标绘有西夏地理信息的地图我们就称之为西夏地图,是为广义的汉文西夏地图。由于汉文西夏地图文献绝  相似文献   

4.
自1909年黑水流域发现西夏文书,至今已近百年;1932年《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出版了西夏研究专号,至今整整70年,仍为西夏史研究的必读书。国家图书馆是国内西夏文献庋藏最丰富的所在。70年来不断有新的出土文献和研究成果。《国家图书馆学刊》继承以往传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将于今年7月份出版一期以西夏研究为主题的专号增刊作为纪念。增刊聘请馆长任继愈先生为顾问。内容以西夏文献或文物考释为主,兼及历史、法律、经济、宗教、艺术等领域,并编辑国内现  相似文献   

5.
有关西夏时期以及夏灭入元以后用西夏文字雕印的佛教大藏经,中外学者已经多有论述,如罗振玉、王国维、聂斯克和石滨纯太郎、王静如、常监大定、罗福苌、小川贯式、西田龙雄、野村博(松泽博)、史金波等。然而,关于西夏时期的汉文刻本佛教大藏经,限于资料,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西夏在有国的一百九十年当中,佛教随其国力的强盛而发展,又随它的衰落而变化。从它的统治者到平民百姓,佛教在西夏各个阶层中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西夏的统治者还特别重视佛教经典  相似文献   

6.
从《天盛律令》看西夏档案的类型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盛律令》(以下简称《律令》)是西夏仁宗天盛年间颁布的一部综合性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少数民族文字印行的法典。全书共 20卷,现残存 19卷,计分 150门、 1461条,其内容包括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军事法等,其中有不少法律条文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西夏档案工作。本文仅从西夏档案的类型、管理这一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西夏档案来源于西夏公务管理活动和外交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和凭证价值的各种文书、簿籍。据《律令》载,主要的有三大类:机要档案、司法档案和各种登记簿册。  一、机要档案  西夏机要档…  相似文献   

7.
在西夏建国前后的四十多年里,先后至少有过六次向北宋购买或北宋主动赐给佛经及经秩、签牌等的现象,为西夏佛教兴盛打下了基础,也促进了西夏文化事业的繁荣。本文试图在现有资料基础上,分析西夏六次赎经及对西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以黑水城西夏文献为主的俄、英、中所藏相关文献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梳理了各机构对所藏文献的整理与刊布及研究的简要情况.世界各地现存的西夏文献以俄罗斯所藏为大宗,且90%以上为西夏文佛经,此外还有文学作品、语言文字、法典兵书、类书史书、汉文典籍的西夏文译本等多方面的著作,对于这些珍贵文献的深入研究,将会把西夏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赵彦龙 《档案学研究》2017,31(1):123-128
西夏时期并没有保留下来档案编纂成果。本文所探讨的西夏档案编纂,严格地说应该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成果,兼及清和近代的两部汉文档案编纂成果。西夏档案编纂成果主要以大型文献丛书《俄藏黑水城文献》、《英藏黑水城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日本藏西夏文文献》等为代表,并借此研究编纂西夏档案的种类、方法、标题、成果的行款格式、文字、来源、原则、注释等内容,揭示其实质内容,从而比较全面地介绍西夏档案编纂成果,以此来向社会展示珍贵的西夏档案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0.
编纂西夏法典是西夏出版史中的大事。《宋史·夏国传》载西夏开国皇帝景宗元昊“案上置法律”。这种法律书籍,是西夏自己编辑出版的本朝法典,抑或是借鉴其他王朝的法律著作修撰而成,难以确定。但在出土的西夏文献中确实有比较完整的西夏王朝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天盛律令》)。西夏仁宗时期修订的《天盛律令》是一部系统、完备的王朝法  相似文献   

11.
西夏文书立卷制度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党项族为主体民族而建都兴庆府(今银川市)的西夏王国,虽偏处朔方一偶,却抗衡于宋、辽、金约二百余年,这于西夏国有完善的政治制度密不可分,而西夏文书立卷制度就是其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就《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律令》)和其他汉文史籍,对西夏文书立卷制度略作管窥,由于资料匮乏,西夏文书工作制度的系统研究目前尚属空白,故本文有不到之处,望不吝赐教。 一、西夏文书立卷的类属问题 西夏文书立卷也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编制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黑城出土的西夏文献为主,探讨了西夏蒙书的思想、特点和价值,展现了西夏启蒙教育教材编译工作取得的成绩,以便让人们对西夏启蒙教育的基本面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西夏故地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榷场贸易档案中涉及的计量单位较多,有计量金钱或款项的,有计量重量的,有计量长度的,有计量贸易品数量的,这些计量单位一方面反映了西夏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则揭示了夏金榷场贸易的状况和实质。其中重点探讨了西夏长度计量单位"段",并对其来源、不同朝代的长短以及西夏"段"的长短和价值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14.
自1909年黑水流域发现西夏文书,至今已近百年;1932年《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出版了西夏研究专号,至今整整70年,仍为西夏史研究的必读书。国家图书馆是国内西夏文献庋藏最丰富的所在。70年来不断有新的出土文献和研究成果。《国家图书馆学  相似文献   

15.
最近 ,甘肃景泰县在芦阳镇发现十余张西夏文字纸张和一枚方形铁印。纸张大部分完好 ,字迹清晰可见 ;铁印正面为篆书 ,背面有两行西夏文字 ,有关方面正在研究翻译。据称 ,这次发现对研究西夏文化和景泰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西夏是中国历史上以党项羌族为主体 ,在我国西北建立的封建王朝 ,始建于公元1038年 ,公元1227年为元所灭。景泰县发现西夏文字@高正录  相似文献   

16.
略论《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的文献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的内容、取材、来源、分类、校勤、阅读等方面论证了该书的文献学价值,认为该书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西夏史料汇编,是一部研究西夏历史的大型资料工具书。  相似文献   

17.
两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丰富、整合西夏档案文献资源,建立一个"西夏档案文献中心"十分必要. 一、公私所拥有的西夏史料数量稀少 公元1038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建立了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回鹘等民族在内的封建国家政权,因其地处祖国疆域西北部,故史称西夏.从夏景宗元昊称帝到末帝睍亡国(1227年),夏共传十主,历时190年.西夏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即奄有今宁夏伞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内蒙古部分地区,在那个时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对于祖国西北地区的开发,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元灭西夏后,没有一部足够分量的西夏纪传体专史,连<二十四史>也独缺西夏史,致使公私所拥有的西夏史料因未被系统整理而以致愈来愈少,造成了不可挽救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结合西夏故地黑水城等地出土的西夏文书档案,对西夏文书档案的用纸状况、版式结构、装帧形式、文字及字体、制版方式等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为学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出土了大量的西夏文献资料 ,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夏文献资料匮乏的状况 ,为人们了解西夏文献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为使传世及出土的西夏文献更好地为西夏学研究所利用 ,就要对西夏文献资料按其内容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 ,建立一个符合西夏文献实际情况的科学的分类体系 ,以便使西夏文献能发挥其更大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20.
西夏番文大藏经的翻译是一个庞大工程,除了皇家统治者虔诚参与外,以回鹘和汉族高僧为主的译经团队是主力军。出土文献结合传世史料表明,西夏的译经活动不仅有严格有序的分工合作,而且境内几大著名寺院也是当时译经主要场所。从西夏译经工程可以看出西夏佛教发展的多民族特性,在汉语佛经译成番文佛经的过程中,回鹘和汉族僧人的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