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研究影响城市交通结构的主要因素,建立出行者属性与个体出行方式选择的合理关系模型.所有的出行者相关属性数据均由统计资料获得,方式选择数据由蚌埠市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获得.应用非集计模型来建立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和出行属性与方式选择间的函数关系.建模结果表明: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与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和出行属性之间有较稳定的关系,其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甚微.非集计模型所推算的交通方式结构较为精确,可用于交通方式结构的预测.此外,所建模型亦能识别方式分担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实现交通方式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站点的公交可达性对郊区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采用居民出行OD点可达范围内的站点线路数和平均等待时间作为站点可达性指标.基于出行时间与可达范围的相关性,将站点可达性构造为受出行时间约束的分段变量.以中国厦门市集美区为例,建立了包含站点可达性指标的郊区出行方式选择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站点可达性越高,居民选择公交出行的可能性越大.出行方式的选择与家庭属性和个人特征密切相关,早晚高峰和出行距离对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影响不大.郊区和市区之间的出行相比,居民通常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在郊区内出行.研究结果可以为鼓励公交优先政策和郊区的交通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浙江购物旅游消费行为模式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消费者购买行为基本模式——“刺激一反应”模式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影响旅游者购买行为的商品实质刺激因素归纳为“商品种类及购物环境”、“商家服务”、“商品价格与可信度”及“有形展示”四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四因子与旅游者对浙江购物地总体评价具有显著性的关联;独立样本T值检验和ANOVA检验同样表明浙江购物地游客的婚姻、学历及出游目的等个人因素对购物地的总体评价具有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交通需求预测精度,综合考虑居民出行行为在时间维度上的分布,采用支持向量机、径向基神经网络和多项logit三种方法,基于居民活动目的,建立了出行链模式识别模型,并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了解释因素对出行链模式选择的影响和对模型性能的贡献程度.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模型在总体准确度和分类准确度上均优于其他2种方法,体现了支持向量机在小样本下的识别性能优势;证明了支持向量机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多分类因素对于出行链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程度;因素对于不同出行链模式识别精度的贡献度差异表明了细化出行链模式及探索各个模式特有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支持向量机技术在交通需求预测建模及影响因素分析方面均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时间使用模式不仅是学生日常经验的重要表征,也是本科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重要影响要素。但时间使用并不单纯是学生理性选择问题,也受制于个人出身背景、组织环境的影响,呈现出群体间的异质性。本研究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2019年数据,利用潜在类别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方法探讨我国大学生课外时间使用模式及内部异质性。研究发现大学生课外时间使用呈现出“多面高手”“社交达人”和“校园隐士”三种模式;模式的形成受性别、家庭背景、院校类型和年级的影响;不同性别、家庭背景、院校类型和年级的大学生群体中展现出了差异化的时间使用模式特性。时间使用模式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洞察大学生课外经验的典型组织样态;而群体间异质性的时间使用模式也表明了时间作为一项型构兼备结构性和能动性特征,对院校管理者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支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淮安市民旅游行为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淮安经济的迅猛发展,淮安市民作为客源在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通过问卷调查,从旅游动机、旅游决策、旅游目的地偏好、旅游满意度等方面分析了淮安市民的旅游行为特征。结果显示淮安市民的旅游行为呈现旅游动机多样性,但主要以增长见识为主;时间和交通的便利性成为影响市民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旅游信息主要来源于亲友介绍,互联网信息利用率较低;旅游方式以自助游为主,出行规模倾向于2—5人;高级别旅游目的地倍受欢迎,但旅游满意度一般。通过实证研究试图为众多旅游目的地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改善旅游服务设施及旅行社营销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站点的公交可达性对郊区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采用居民出行OD点可达范围内的站点线路数和平均等待时间作为站点可达性指标.基于出行时间与可达范围的相关性,将站点可达性构造为受出行时间约束的分段变量.以中国厦门市集关区为例,建立了包含站点可达性指标的郊区出行方式选择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表明,站点可...  相似文献   

8.
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创新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个体、行为、环境三个方面作为研究视角,对理工科博士生群体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内容与结构进行了系统识别.在理论扎根的基础上,通过对1508名博士生进行的实证调研,提炼出影响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的三级指标体系.结合回归分析的结果,对我国博士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具体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品德心理结构理论,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探讨德育实效性与德育知识理解、情感内化的关系,以及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对德育实效性的影响,并对知识理解、情感内化和行为外化间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研究表明,德育实效性受个体对知识理解和情感内化程度的影响显著,且情感内化在知识理解和行为外化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个人、家庭和学校因素对德育实效性都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要提高德育实效性,深化德育知识的情感内化,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情感建构;加强德育供给侧改革,教育内容由宏观抽象说教拓展到微观生活实践;建立良性的家校联动机制,保证德育在教育方向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河地区哈尼族青少年应对风格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梁宝勇等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应对风格分量表》对云南红河地区352名哈尼族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面临问题带来的压力时,哈尼族青少年随着年级的上升,更多地采用解决问题、情绪表达等行为方式.男性遇到问题时,倾向于否认压抑问题,而女性则多采用逛街购物、运动等行为方式.与父母一块居住的哈尼族青少年更多采用解决问题来缓解压力,而与祖父母生活的哈尼族青少年更倾向于采用逛街购物、吃东西、发脾气等应对行为.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个体知识经过个人不断的体验、感悟和反思所形成的对教学行为产生影响作用的全部知识。教师个体知识的教学价值通过创造性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自为生命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个体知识经过个人不断的体验、感悟和反思所形成的对教学行为产生影响作用的全部知识。教师个体知识的教学价值通过创造性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自为生命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主张交往是主体间基于价值理性和语言媒介的行为,具有真实、有效、生动的特点。它注重个体间的异质性和主体间性的确立、维持。幼儿教师合作可借鉴交往理论构建新型模式,克服当前工具理性趋向和生活世界压迫,建立幼儿教师主体间性,有利于幼儿园合作文化建设与幼儿教育的良好实施。  相似文献   

14.
1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因具有传统商务所不具有的特点被越来越多人们所重视,并得到迅猛的发展。作为电子商务的最主要应用,世界上第一笔网络购物在1994年完成,而中国在1998年才迎来第一笔网络购物。目前按照购物活动中参与实体的不同,可以将网络购物分为以下几种类型:B2C(企业与消费者)间的网络购物、B2B(企业与企业)间的网络购物、C2C(消费者与消费者)间的网络购物、B2G(企业与政府)间的网络购物。  相似文献   

15.
人的思维是抽象的,但人的思维模式却是具体的.人在不同性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管理体制及不同人员结构的具体组织中,就会形成不同的个体思维模式.影响个体思维模式的因素很多,在组织中个体的收入水平、激励机制的运行、领导的人格魅力以及系统环境等都会影响个体思维模式的形成.组织中的个体思维一般具有组织为真、上级为对、个人为动和众人为正的特点.个体思维模式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对周围人群产生间接影响,对组织产生整体影响,而组织的领导者、管理者则应利用组织中思维模式的相互影响有效控制个体思维模式,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反馈干预理论 1.反馈干预的定义.在教育教学中,反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Avraham N.Kluger和Angelo DeNisi(1996)认为,反馈干预特指由外部动因(agent)有意识有目的地提供的关于个体任务操作或过去行为的活动,以期诱发个体的内部动因,从而影响个体的绩效,它是一种旨在提高和改善个体绩效水平的外部干预手段,是反馈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的问题,以学生的体育锻炼是否能达到每天一小时为因变量,采用二元Logit回归分析技术,分析了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的因素.回归结果显示:1.个人层面上,性别、寄宿显著预测学生的达标;2.家庭层面上,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显著预测学生的达标;3.学校层面上,学校的作息管理以及作业时间显著预测学生的达...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南京市2012年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建立了能同时考虑家庭小汽车拥有量的离散属性和序次属性的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家庭小汽车拥有量进行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一些家庭属性比如家庭驾照持有数量、收入水平和居住位置对家庭小汽车拥有量有显著的影响,而表征家庭所在社区街道模式的变量(交叉口密度)和表征家庭所在社区公共交通可达性的变量(是否在地铁站步行范围内及公共交通站点密度)对家庭小汽车拥有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模型总体拟合度γ2和模型检验结果均表明该模型总体表现良好.最后计算了所有显著的解释变量的边际效应,即解释变量1个单位变化能够引起的家庭小汽车拥有量概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教育》2018,(5):36-45
本文基于江苏、湖北、云南3省12县24所农村学校575名教师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工作因素、学校因素、地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六个方面对农村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在教师个体因素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个人月收入等变量显著影响农村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在家庭因素中,配偶工作地点、子女就学状况等变量对其流动意愿影响显著;在工作因素中,与领导的关系、晋升机会等变量显著影响农村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在学校因素中,学校地理位置变量对其流动意愿有重要影响;在地区因素中,地区变量对其流动意愿影响显著;在社会因素中,社会压力、教师对自身职业社会地位的评价等变量显著影响农村教师职业流动意愿。  相似文献   

20.
以社会交换理论与个体情景交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利用调研数据和层次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导师家长式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导师–研究生交换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及个人主动性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导师仁慈型和德行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威权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导师–研究生交换关系在导师家长式指导风格与研究生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个人主动性能够调节导师威权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直接效应及导师–研究生交换关系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