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娜 《小学生》2010,(7):30-31
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心灵的乳汁,是启迪智慧的钥匙……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能使师生的心灵亲近起来,能使学生心灵中最隐秘的角落,都展现在教育者的面前。”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就要关心备至、小心翼翼地触及每个幼小的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2.
立足“非心理学”视角,追溯人类关于灵魂和心灵的认识史,并针对多学科通用而又未列入《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重要术语——心灵——的“含糊”问题,本剖析西方心理学在心灵面前的困惑。实为人格之根的心灵,既不能无条件地混同于灵魂,亦不可简单地等同于心理。人格生病,病在心灵,可命名为心灵病;有别于对待一般心理病,它需要心灵医学来处置。  相似文献   

3.
人的心灵是极为复杂的,在当今的科学条件下仍有许多的心灵密度难以解释。对人的心灵的“进口”和“出口”进行分析研究证明,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形成和变化,特别受到心灵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的指导和制约,这为我们开展学生思想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实践证明,塑造人的心灵,培育人的心灵,心导人的心灵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讲究工作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走进学生的心灵。特别是单亲学生,能否走进他们的心灵,显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记得-位教育家说过:一位教师,每天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学生的脸,而应当是学生的心灵,应但看到他心灵的组合方式,看到她心灵变化过程及变化的原因。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作为肩负跨世纪人才的合格的班主任老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使自已不是站在学生心灵世界的外面观望,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的本源是心灵的唤醒与启悟,语文教学的对象只能是学生的心灵。课标提倡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对话,强调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多元的心灵交流与互动;教师从事的本来就是塑造人的心灵的伟大而艰巨的工作,所以笔者认为“心灵对话”的教育理念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与灵魂。  相似文献   

7.
苏金开 《云南教育》2005,(25):30-3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正逐步建立,数学课堂正在走向和谐的心灵对话。这是师生问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之约。  相似文献   

8.
心灵蕴含着人的气质和本能,它有自己判断的功能,人的选择是由心灵所作出的。心灵是一个感受器,是我们的情感以及情感取向的感受器,我们的喜、怒、哀、乐、焦虑、恐惧以及喜欢、厌恶等感受是属于我们的心灵的。人的态度譬如接纳、包容、关注、担心、执着、在乎、嫉妒等,同样是属于心灵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师生心灵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一朝一夕都不能脱离人文性,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心灵的袒露,每一篇文章或多或少都会引起读者的共鸣。在教学中,教师就是和学生一起走进人类的精神家园,走进痴情的作者,走进跳跃的心灵,一起用心灵去撞击心灵,用真情去感悟真情,用爱拥抱美丽的生活。所以,在教学中师生在不断地创造着享有幸福和自由的资格,  相似文献   

11.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不可能不受伤。尽管引起心灵受伤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是由于自身的过失或错误导致的心灵受伤,应该不在少数,著名演员刘晓庆由于自己的原因伤及自己心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法律意识淡薄的她,其公司拖欠国家税款达到1000多万元,2002年6月从一位受人尊敬的名演员一下变成了阶下囚,被关进北京郊区的秦城监狱;可是,心灵受伤的她并没有因此倒下,而是振作精神,被取保候审后拼命地拍片,用片酬还清了国家税款,让受伤的心灵得以愈合。  相似文献   

12.
触摸心灵     
静摸心灵,无法宁静,遥望深遂的夜空,不知内心空白而无所依的心灵,将在何处憩息?  相似文献   

13.
王光 《吉林教育》2005,(6):41-41
思想反映一个人心灵,而心灵之花需要心灵浇灌,这是我多年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大感受。  相似文献   

14.
Vygotsky认为,人类心灵发展有两种不同的发展线——自然的心智发展线和社会的心智发展线,人与动物之间心智发展的区别在于社会心智发展线的有无;言语犹如心灵转化的中介符号,对于心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灵发展来自于社会再进入个体。Vygotsky开创了心理语言学中社会研究取向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
用审美的眼光“读”心灵●秦志强陈明华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的审美对象是鲜活的生命,是学生五彩斑斓的心灵。人的心灵是微妙、精致的,教育者要用审美的眼光去“读”学生的心灵。如果我们不能“读”懂学生的心灵,那么,即使是绝无恶意的误解或轻描淡写的指责,也有可能推翻学生心灵中的全部美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记得读过这样一则外国故事:俊俏、可爱的小女孩苏…  相似文献   

16.
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把一朵花变成一座花园,也可以把一滴水变成一股清泉。作为老师,每时每刻都要和学生进行心灵接触.而作为“心灵的窗口”的眼睛,则为我们和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提供了无声的交流渠道。  相似文献   

17.
引导学生确立积极健康的心灵价值,过幸福的心灵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的高远追求。邱江平同志以《论语》所阐释、倡导的精神价值追求为切入点,以构建幸福的心灵生活为着力点与价值导向,探古索今,探赜索隐,为我们破解了学科课程建设与教学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用以浇灌当下正“嗷嗷待哺”的精神幼苗,引领学生走向心灵生活的幸福高地,正可谓“发轫于笔端,思成于佳作”。  相似文献   

18.
心灵与行为的和谐统一是学校教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个重要体现。要认真分析学生心灵与行为断裂的现象及原因,认真探讨学生心灵与行为和谐统一的策略和途径,提高学校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诗歌能以高尚的情操陶冶心灵,能将丰富的联想注入心灵,能用优美的想象启迪心灵,使我们的精神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完善。激发诗情。如何引导初中生学好诗歌,撩拨起学生的诗情,拨响学生读诗、品诗的心弦呢?情境的设置非常重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把握好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江西郭国清文章是心灵的产物,鉴赏一篇文章需要用心灵去拥抱它。只有观赏者的心灵和创作者的心灵产生了沟通,乐其所乐,悲其所悲,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才算读懂了一篇文章。做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观文者而且更是讲文者,如果能够做到“讲文以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