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在教学七年级"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我发现一个现象,有不少学生对有理数、解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知识学得很顺利,可一到应用题就错误百出,甚至束手无策.同事们也有同感,一致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是难点.仔细一询问,学生们说小学也有应用题,但老师不是这么教的,你和小学老师教得不一样.听了学生的话,我心生愧疚:作为初中老师,我竟  相似文献   

2.
赵君梅 《快乐阅读》2012,(10):55-56
数学作为小学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历来备受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关心。而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主要题型,本文谈一下在加强应用题的教学时,应加强的几点。  相似文献   

3.
一、应用题教学的特点与其他数学知识最大的不同,应用题的特点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除要具备相关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具备相应的判断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阅读分析能力,并且应用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要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或者实践能力.这类题目通常文字较多,且语句逻辑关系较复杂,讲解时学生与老师要和谐互动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解析思路,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二、应用题教学策略(一)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应用题的默读大有被齐读所代替趋势。与老师们议论起这一现象的根由时,大都认为:齐读“一是使得课堂上气氛活跃、节奏感也强;二是能集中全体同学的注意力”。但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在应用题教学中一般应以默读为主.其根由如下,请老师们指教。 (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用文字叙述的,关系抽象复杂。特别是带有中间未知量或同一个量与两个或多个量相关时,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这就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应用题,是需要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的.而学生缺乏相应的能力,因此使得高中数学应用题成为许多老师头疼的题型.但是应用题又是高考中所占分值最大的,因此,如何提高应用题的解题正确率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列方程是高中数学中解应用题的关键.下面就列方程解应用题进行一些思考,希望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三、四步复合应用题是五年级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在这部分教材中,使学生正确理解三、四步复合应用题的结构是教学的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多步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是教学难点。怎样教好这部份内容?下面谈谈我的设想,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应用题是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迁移能力和建模能力,可使学生数学方面的潜能得到全方位的释放.但在传统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老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参与意识不强.这样的课堂,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尝试推行应用题的小组合作学习.我校现在每班分八个组,实行周冠军、月冠军的评比活动,学生们课堂内外表现都进行打分评比,并给与  相似文献   

8.
马文 《教学与管理》2004,(10):49-50
长期以来,对于应用题,学生觉得难学,老师感到难教.经过近两年多的教学实验,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主线、合作互动的平等参与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乐趣,能有效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始终把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做大事来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浅述如下几点: 一、加强直观教学,萌发学习兴趣 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事物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教"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让学生在贴绒板上用实物图片表示数的组成.教学应用题时,我在贴绒板上进行演示,让学生根据演示过程口头叙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并口头说出一些应用题.如我在贴绒板上贴出2只小白兔,再贴出3只小黑兔,然后用绒线把兔子圈在一个圈里,学生会立即编出求总数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对应用题进行分析理解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要想把这种思维的过程完全交给学生,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长期的训练。一、从简单应用题开始,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小学生刚入学,对于数学知识,特别是对应用题方面的知识,在大脑里几乎是一片空白,就是说在一张洁白无瑕的纸上,要老师引导他们在上面绘下最新最美的图画。老师对学生的应用题启蒙教学应从启发学生说三句完整的话的教学入手。如有这样一幅图:○○○○…  相似文献   

11.
初中数学新课改越来越重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然而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分析探索过程一笔带过,再加上初中生生活阅历有限,在遇到文字比较长的应用题时就不知道如何去分析,不懂得把实际问题化成一个数学问题,自然解应用题的能力只能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笔者认为,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弱,与老师的教学不无关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利用实物演示操作法、类比法、逆向思维以及列表等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年级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以后各年级应用题的教学。为了使学生打好基础,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材安排的特点:由用图画代替文字,到图文结合,逐步过渡到完全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看图口述应用题 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根据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各式各样的实物图画,用语言把图画中的数量关系表达出来,就是一道口编应用题。如五年制小学课本第一册第8页一幅图,先让学生看图,老师口述图意:  相似文献   

13.
比例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老师在教学生解答有些比例应用题时,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方法,学生是很难甚至无法解答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已知条件的“比”转换为“分数”,就大大地降低了比例应用题的解题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考试》2008,(8)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老师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尤其是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解答应用题能使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对  相似文献   

15.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个难点,长期以来,老师们被各种各类应用题困扰着,学生一提到应用题就皱着眉头,老师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题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痛.在教学中,如果老师善于发现应用题的妙处,那么不但不会让学生头痛,反而会激发他们无穷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题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始终是个教学难点,老师难教,学生难学。正确引导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这种转化中,学生通过对应用题的分析,把数量关系和具体内容分离开来,根据数量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和方法。因此,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一定要启发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是分析的出发点,已知条件是综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初生 《教师》2013,(30):73-73
应用题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随着新课改在小学课程教学上的实施,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是老师一例例地教,学生反复地进行练习,这样不仅教学效果差,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完全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要在课堂上对学生加以引导,根据应用题的模式,多方面进行应用题教学,帮助学生找出解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从数学考试卷应用题所占的比重中,我们可以看出以往对于学生试卷成绩的检验现在已经逐渐转变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应用题的复习是数学复习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应用题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逻辑能力都能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对此,老师要较好地把握应用题教学中讲题的思路和复习的教学模式.一、应用题教学模式的革新题海是无限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长久记忆能力是有限  相似文献   

20.
郭招聪 《时代教育》2010,(6):234-234
应用题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它到底难在哪里?应用题的特点是用语言文字叙述生活和生产中的事件,由已知条件和问题组成,并且存在着一些数量关系,逻辑性强,涉及面相当广.很多学生对应用题谈题色变、一脸茫然,即使老师再三叮嘱学生一定要充分理解题意、认真分析好数量关系再解答,仍有很多学生束手无策,乱做一通,错误百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