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国行业院校是依托行业而发展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院校,为我国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原行业高校如何适应办学体制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成为这些高校面临的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以安徽理工大学在煤炭高校管理体制变更后的发展为例,从煤炭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兴校出发,指出行业高校应坚持和发扬特色,在主动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同时,不断拓宽服务面向,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内涵建设,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一、前言行业特色型高校因其显著的行业办学特色与突出的学科群优势,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卓越贡献。而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基础,以学科点与研究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学术队伍建设为基础和保障,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重心,集中体现了高校发展的方向和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学科尤其是其优势学科,更是成为行业科技进步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高校办学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行业背景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行业背景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党委的助手和后备军,在组织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以及维护青年合法权益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行业背景高校共青团需要通过明确自身发展定位、聚集多方资源、凝练发展特色、打造共青团工作的强项和优势、形成文化标签等途径实现自身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袁聚祥 《煤炭高等教育》2006,24(2):49-50,100
办学特色是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办学特色问题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校的改革,而且有利于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促进高校的个性化发展。从分析办学特色的内涵、主要内容及形成的先决条件着手,论述了华北煤炭医学院办出特色的理念和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5.
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与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指那些源于原国家行业部门所管辖的高等学校,在上世纪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划入省市地方政府管理。这些高校现正处于新的重要发展时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是行业特色高校保持和强化原有行业特色,形成其独特优势的一条重要路径;是为行业提供人才、科技服务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我国高校布局和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主要运用S-C-P分析范式,首先简要阐述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演变、现况和特征,然后从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优势特色学科与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跨境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分析了行业特色型高校的行为和战略选择.这些行为和战略选择决定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业绩和成效.  相似文献   

7.
行业特色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深入研究地质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实现路径,促进行业特色高校丰富内涵和可持续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创新发展的保障。随着地质行业的转型发展,地质行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适应国家发展。这就需要地质行业高校不仅从需求侧进行人才培养,而且要从供给侧进行人才培养的探索。本文基于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要求,聚焦地质行业发展需要,从供给侧角度探索地质行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关键及实现途径,为行业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行业特色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使行业特色高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升行业特色高校核心竞争力,要对其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对提升路径进行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既丰富和明确了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要求,又指出了办好大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进程中,行业高校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行业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和把握当前发展机遇,在办学实践中坚持特色发展战略,坚持围绕国家需求和服务于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完善人才政策机制,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最大程度地拓宽服务领域并提高服务水平。政府和行业应加大参与和支持力度,为行业高校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1.
煤炭行业院校特色建设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行业院校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划转地方后,如何协调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和保持自身特色发展的关系已经成为这类院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新形势下,煤炭行业院校应从学科建设、建立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契合点、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等五方面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2.
当前将企业与学校联合起来,以企业发展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以教育事业发展提升企业经济利益的产教融合趋势愈加明显。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主体之一,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实现新突破与新发展。教师始终是开展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因此,对产教融合下的高职师资队伍体制建设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产教融合体系对高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产教融合体系在具体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产教融合体系构建的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构建产教融合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引领、省(部委、行业)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支撑的“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壮观画面,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各项工作中,形式主义的表现和危害不容小觑.形式主义衍生官僚主义、助长享乐主义、催生弄虚作假、阻碍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导致教师队伍建设误区和教材建设局面混乱等.形式主义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5.
在产教融合发展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步入新阶段。职业教育层次和专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深入剖析中高职园林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将产教融合的核心理念应用于中高职衔接课程模式,重点对教学实施、实训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实践课程改革,旨在为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方合并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合并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方合并高校应秉承优良办学传统与理念,抓住发展机遇,发挥学科优势,提升服务行业与地方发展的能力,以实现地方合并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  相似文献   

17.
刘睿 《教育教学论坛》2020,(11):334-335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这都决定着高职院校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结合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中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是在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逐步发展和确立的,推进深度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不断发展,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也应该进行明确的定位并符合标准。当前产教融合存在着认识误区、国家意志推动作用不足等问题,应该切实树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导思想,通过政策与法律的支持、文化的融合、事务机构的建立等措施来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着深层次的变革,使高校对社会的教育贡献度有了新的更高要求,而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突出的引导和激励功能,从政策引领、专业指导和综合服务等多个方面引导高校实现其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价值。文章在回顾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发展历程和实现路径的基础上,阐述了审核评估的特点与内涵,并以审核评估为例分析了教育评估通过引导高校合理确定目标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密切联系社会等方面促进高校提升办学质量,推动内涵发展的主要表现,并从完善教育评估工作,建立学校自我评估制度和树立高校职能协调发展的价值导向等三个方面展望了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等院校承担着我国大众教育的重要使命,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职能的转变以及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地方高等院校发展的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