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健美操公开课的开设有利于检验健美操专项教师的教学水平。成功的公开课必须有充足的准备。文章从教学内容、业务水平、多媒体、教师个性、心理等五方面阐述高职院校健美操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为公开课的准备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富赋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169-169,171
公开课是教师展现自己教学水平及教学风格的一方舞台,是很多新教师向老教师学习授课经验的一次契机,是新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一级台阶。因此,近年来,公开课作为教师交流教育经验、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平台,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关注。但公开课又因其不同于日常课堂授课而具有了自己的典型特质。本文从公开课的特点、设计、实施、评价几个方面对公开课的特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公开课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种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形式的活动。从教学的本质来讲,公开课有两种重要的功能,首先,公开课具有教学功能,教师必须有完整的教学设计,对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心中有数,然后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其次,公开课具有教研功能,它承载着教学交流、教学研究、教学示范、教学评比的任务,是老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好时机。因此,不论是做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会高度重视公开课,尤其是做课教师,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会做充分的准备,毫无疑问,这样的准备是有价值的,在反复的钻研中可能会产生有创意、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推动整个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升。可是,这样的准备也是有误区的,由于外在因素的介入,做课教师备课受诸多方面的影响,致使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发生转变,导致出现一些偏离教学根本的行为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组织、实施公开教学,是使教师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进行教学研究、交流教学经验、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形式和途径。 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公开课可分为练兵型公开课、检测型公开课、试验型公开课和观摩型公开课。练兵型公开课的目的着重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诸如学会和掌握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教学方法和手段。它的执教对象一般是初涉教坛经验不足的新教师,通过实地练兵,使他们早日成为合格的能  相似文献   

5.
<正>在很多教师看来,公开课是"示范课",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为此教师投入了很大的精力,颇有"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精神。实则不然,公开课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特别是教师通过公开课的客观评议,能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探讨中得到共同提高。公开课特有的公开性、公共性能够让听课教师看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师、学生带来的新变化。准备一堂公开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从多方面促进自己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从公开课的利弊反观其未来发展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开课是一个教学“特例”,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超越于“日常课”的“完美化”倾向,不利于课堂非预期性因素的展现,学生也容易被忽视。从教师发展角度讲,公开课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日常教学相比,两类课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公开课只有回归到日常教学中,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教学环节是指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相对独立或完整的教学阶段。学习目标是设计教学环节的重要依据,教学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研究教学环节是否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因此,本研究采用访谈、课堂观察和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以一节初中英语公开课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达成的情况,判断该节英语课教学环节设计的质量,提出优化教师教学环节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县教研室在新教研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了“以课例为载体、促教师成长模式研究活动”。课例活动包括: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到学校巡回上公开课;引领教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现场观察分析,并结合课堂实际情况进行反思;与教师一起设计新预案;举办针对性较强的理论讲座;进行教学个案分  相似文献   

9.
公开课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从上公开课与听公开课两个方面对公开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进行调查,并运用访谈法访谈四位教师。研究发现:无论是上公开课还是听公开课,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公开课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准备过程中;具体活动时,通过交流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得到发展;活动之后上课者的反思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开课的教师专业发展功能,教师要准确地理解公开课的意义,学会听公开课;提倡以研讨为价值取向的公开课;为年轻教师提供上课的机会;点评者以正确的心态恰当的方式作出点评。  相似文献   

10.
日常的教学设计与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从教师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重视的程度上看,不仅有量的差异,更有质的不同。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像上公开课那样刻意地雕琢、花费精力,也难以达到公开课的教学水平。因此,公开课的价值不断遭到质疑。我们应正确地认识公开课的价值,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公开课是由教师个人独立备课或群体集体备课,一位教师授课,众多同行、专家、领导等听课、评课的开放、公开的教学活动。与日常教学相比,公开课常常要经过设计、试讲、反思、再设计的循环往复过程,授课结束后会安排说课和评课活动,因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有益。但从实际来看,公开课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作用有限.没有取得与教师为上课所付出的时间、精力相称的收益,而且这种收益常限于授课教师,对于大部分听课教师来说,收效甚微。从发挥公开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效益出发,公开课必须聚焦问题,通过对话反思性评课。架起教育行动与教育认识的桥梁。建构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促进教师走向专业性实践者。  相似文献   

12.
在校内外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听了许多的公开课,发现不少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在模仿名师,甚至是照搬名师。"仿名师上课"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但如果止步于"仿名师上课",那么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不会走得很远。  相似文献   

13.
公开课在我国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非常重要且普及的方式,其理论基础只在近几十年才被提出,主要有:教师的学习是一种情境化学习;公开课是一种实践型知识,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它是一种个案教学。但根据目前我国公开课的开展现状,本文认为公开课还存在四个方面的实践挑战:缺乏新颖性、忽略课堂的即时生成性、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太少、缺乏教学设计过程的呈现。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兰溪县厚仁中学潘建教师回答: 每一学年,教师都要向学校、教研组汇报教学方面情况,或参加一些教学技能比赛.这个时候往往以教学公开课的形式展示教学的艺术水平.如何上好一堂公开课,成为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探索的问题.笔者多次观摩和开设公开课,积累了一点心得.下面就公开课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注意问题等方面和广大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公开课是用来交流教学经验,传递教育信息的一种教研活动。也是常识教师之间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如何运用公开课来推动常识教学的发展,是我们广大的常识教师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一番思考与探讨。 一、常识公开课的优越性 常识公开课能全面检查教学情况,对于提高常识教师的教学水平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是公开课,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材,认真备课,从课堂设计到程序安排都要精心编排。这个过程本  相似文献   

16.
公开课是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技艺的集中展示,突出体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特质,如何走出课堂教学设计的误区,设计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过程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冯焱 《河南教育》2005,(6):35-35
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为教师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记好听课笔记是搞好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记听课笔记应注意什么呢芽一、记教学过程记教学过程是听课记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学过程应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思路、教学设计等。教师应注重记录教学中的精华、别出心裁的手法、优秀的教学设计及特色;记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去粗取精;捕捉教学过程中新颖的情节、重点的细节,为分析、思考及评课积累依据。二、记教学亮点优质课往往凝聚着授课教师的智慧和心血。课一旦展开,一个个闪光点…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新课改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课改教学中教师都有上"公开课"的经历。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教师都能注重新教育教学理念与讲解结合,能围绕新课改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去实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常规课中,教师因为压力、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2006,(3):9-9
常态性公开课是指执教要“公开”我们平日上课的基本状态。它要求:1.教学准备要常态化,执教教师的备课应该按照平时的状态进行。2.教学过程要常态化,是指要按照个人的理解对教学过程进行常态化的设计,注重实用性。3.教学用具要常态化,要求公开课执教从实用有效的角度出发选用教具。常态性公开课以“自然、实用、有效”为教学的基本原则,在真实中展示教学过程,让教师在真实中得到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与家常课相比.公开课可能更多地脱离了“教学体系”.转而强调个体的“研究性”.是一种以教师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研究活动.足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公开课既是教师基本素养、审美情趣的展示,也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体现。作为一名成长中的教师,在多次执教公开课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