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春燕 《文教资料》2013,(23):104-105
教师的幸福意味着学生的幸福.研究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关系,对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提升幸福感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发放的方法对包头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进行主观幸福感和职业倦怠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包头师范学院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职业倦怠越低,主观幸福感越高;职业倦怠越高,主观幸福感越低.  相似文献   

2.
积极干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倾向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高校青年教师是有职业倦怠倾向的高发群体,这将对青年教师顺利执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本文在分析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及原因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干预职业倦怠倾向,不断加强职业激励的实践探索思路,以实现青年教师身心健康、从业愉快、卓有成就的工作理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讨论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认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有社会、学校及青年教师自-身等方面的原因,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缓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院青年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针对产生职业倦怠的各种原因,提出多维干预措施缓解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避免职业倦怠对青年教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对此,文章以南京某高职院校47名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探讨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以及影响其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并从社会、学校组织和个人层面提出一些对策,以减轻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6.
高职青年教师是对学生进行"三观"和专业技能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对高职人才的培养有着较大影响。目前,高职教育面临新情况和新任务,导致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较多,因此,本文对高职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对策,以促进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7.
职业倦怠是青年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表现为衰竭、沮丧和怠慢。职业倦怠原因多样,可归结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职业倦怠在职业院校青年教师领域中较为多见,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可通过健全管理机制、合理分配时间、重建教师认知、增加心理辅导、提高就业情感、增设进修机会进行心理上和身体上的预防,从而有效缓解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领悟社会支持、特质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密切相关,而且教龄对职业倦怠、领悟社会支持、特质应对方式均有显著影响.这一研究结果可为各高校针对不同教龄的高校青年教师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或降低职业倦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谭机永  邓砚  杨莉 《成人教育》2011,31(11):53-54
探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以及性别对其工作的影响,提出社会支持是影响职业倦怠水平的中介因素,性别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及社会支持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管玮 《职教通讯》2015,(2):64-67
青年教师作为现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主体,是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当前高职青年教师面临着各方面巨大的职业压力,甚至衍生出职业倦怠。高职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主要有社会不认可、工作任务重、职业生涯发展困难、学校管理落后等方面原因,缓解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个人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南京某高职院校47名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探讨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以及造成其职业倦怠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缓解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2.
民办高校大量热情、有理想并乐于奉献的青年教师正在遭受职业倦怠的威胁,积极寻求预防和缓解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对策,最大限度发挥青年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民办高校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职业倦怠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大隐患。青年教师在刚刚踏入工作岗位时,面临着角色转换、工作压力等诸多不适应和挑战,加之自身人格特征,使之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和辅导,从而保障青年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教师的职业病之一。文章介绍了国内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危害,并分析其成因,提出了缓解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多种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静 《考试周刊》2009,(16):24-25
目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趋凸显,本文究其成因,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预防和缓解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根源是招聘心理契约及个人与工作不匹配的心理契约破坏,这将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成长及教师身心健康、人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师资队伍高流失,因此,高校有必要了解青年教师心理状况,及时排解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7.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若不引起重视,不仅影响到个人发展,还将影响到教育事业以及学校未来。优秀的组织文化将给予青年教师归属感、凝聚感、方向感、协调感和活力感。高校应积极进行组织文化的反思与变革,消除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8.
试析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它对教师自身、教学效果以及整个社会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本文以高校青年教师为主体,通过分析其职业倦怠的表现、危害、成因及对策,以期引起社会各方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是近年国内外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焦点。笔者在2008年4月,对吉化一中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有较大压力"的教师占88.35%(包括极大压力41.75%和较大压力46.60%)。这说明,绝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压力过度,会导致青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厌烦和畏惧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20.
采用伍新春等修编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我国西部省市某区域677名中小学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区域中小学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特点与局部差异。结果发现:区域中小学青年教师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非人性化维度呈现出“三高”特点,职业倦怠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部差异和校际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