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辽宁省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辽宁省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存在明显的落后与不足:学历层次急待提高;没有形成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体系;特殊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系统的、专业的继续教育规划;教师对特殊教育工作的态度不容乐观.根据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关于普通教师专业化标准的规定,结合辽宁省特殊教育和特殊体育教师的现状和特点,提出辽宁省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准:掌握系统的特殊体育教育领域的科学知识;从事特殊体育事业的专业能力;恪守共同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2.
卓越教师培养是我国新时期的教师教育主题,以培养出具有"卓越教师"潜质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为目标.本研究针对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目标上,着眼提升体育专业品质信念;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体育理论实践融合互动;在教学方法上,凸显学生主体培养学习能力;在教学评价上,重视学习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以适应基础教育体育变革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刘洁 《教师》2019,(15):99-100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个人的专业实践经验,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精神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体育教师应具备"自信、奉献、责任、进取、创新、反思、协作"七种专业精神;主要从体育教师自主培养层面上对专业精神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期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发生改变,原有的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现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需求.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思想品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体育专业素质等综合素质,其培养方法可以采用加强高校体育教师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和心理素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自觉性;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等措施,从而改变高校体育教师的现状,提高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抽样调查,发现体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中学体育教师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在组织能力、训练能力、裁判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培养上,显得极为薄弱,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中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合格中学体育教师,教育实习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不论是综合素质还是数量,都无法满足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存在着教师思想素质薄弱、教育观念落后、规范化教学管理缺失等问题.对此,各级相关部门应该做到: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优化成才环境,培养骨干教师;重视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育专业一直肩负着培养体育教师的使命,应随着教师教育专业化理念的确立而发展.然而,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2003版课程方案)却背离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念,是一种异位的改革.要实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首先必须明确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体育教师,并以建构合理的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为目的设置课程.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师作为一个教学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已经踏上教学工作岗位的体育教师,虽然经过了职前的教育训练,但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个成熟的教学专业人员。从现状来看,目前对体育教师的使用和培养上“自然成熟”的倾向比较严重。因此,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这能够为体育教师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加速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并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适宜的帮助。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江西省34所中学的106名中学体育教师。2.研究方法调查问卷、专家访…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师具有特定的社会地位 ,新型体育教师角色行为表现为多种“两重性” ,其主要标准是教书育人、育人为本 ;爱生尊师 ,以生为主 ;终身学习 ,提高素质 ;能力全面 ,创新为主 ;热爱事业 ,同行合作等 .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要兼顾培养宗旨、课程教材、教育和教学方法、体育教育专业各种教师培训以及体育教育事业整体改革等问题 .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的发展对新时代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新时代体育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全面的基础知识、专业的教学素质、独特的个人魅力,才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李娟 《华章》2011,(13)
实践性知识是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的理论",主导着体育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实践性知识是体育教师职业独享的知识体,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对体育教师专业地位的确立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促进中职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可以通过开展校本教研、强化教学反思、注重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共享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贵阳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工作期间的能力需求进行调研.研究认为:1.贵阳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质量较高,拥有较好的就业率;2.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这5年间始终是毕业生最主要和最稳定的就业渠道;3.专业技术能力是从事体育教师的毕业生首要的能力需求;4.人际沟通与合作和语言表达是毕业生普遍认为重要性较高的两项基本能力;5.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当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策略;6.课程设置应当围绕两个核心展开,一是体育专业技术学习;二是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加强辽宁省农村中学体育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从根本上推动辽宁省农村教育向纵深方向均衡发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访问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9个贫困县的214所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数量、学历、年龄、性别、职称及继续教育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专业体育教师和女体育教师比例偏低,教师教学工作量大、待遇低.补充专业体育教师成为当务之急.体育教师呈年轻化趋势,职称结构不协调,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结论]采取人文关怀政策,尽快建成合理的体育师资队伍.建立体育教师专业成长长期规划,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培养为农村教育事业献身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为探析近十年我国体育教师培养研究的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和趋势。本文采用知识图谱(Cite Space)的计量学方法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总库(CNKI)库中收录的249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中体育教师培养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2010-2019年我国体育教师培养研究发文数量呈波浪式发展;作者和研究机构及合作方面,研究机构以师范类院校为主,尹志华、汪晓赞、季浏等为体育教师培养研究的高产核心作者,各作者之间形成了小型合作研究网络,但是合作研究程度较低;通过绘制高频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和时区图谱得出体育教师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体育课程改革、国内外体育教师培养研究对比等方面是我国体育教师培养研究目前的热点,新时代下体育教师培养的认证程序、职前体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等将是未来研究的前沿问题。概言之,近十年我国体育教师培养研究趋势呈现由浅入深、由面到点、由整体到局部,从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朝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体育教师培养研究向“理论+实践”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方向的纵深发展奠定基础,从而能提高我国体育教师培养研究的专业深度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实践性知识是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的理论",主导着体育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实践性知识是体育教师职业独享的知识体,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对体育教师专业地位的确立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促进大学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可以通过开展校本教研、强化教学反思、注重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共享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常年以来,对于体育专业的教师来讲,"能武",成为体育教师发展中的一件硬功夫,有许多教师具有熟练的基本素质.但是,说道"能文",这恰恰是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的弱项.如何培养体育教师"能文、能武"呢?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必须充分体现"体育"和"教育"的内在联系,从专业体育到专业体育教师的发展诉求的转化,是体育教育事业培养体育教师的核心目标,也是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重中之重。基于此,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分析职后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育价值的客观体现,并就当前的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现状给予辩证分析,总结其中的主要限制因素,并提出优化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三重路径,以期为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整理研究方法,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四川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体制状况入手,分析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体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对策在于: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监督机制;构建一个提升、开放、沟通和多层次、多渠道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机制;高校应加强课程设置,调整专业结构;采用灵活多样的适合中小学体育教师特点的进修形式,建立稳定的院、校继续教育基地和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面临新环境、新形势和新任务。这就对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教育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要靠教师。因此,加强和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专业信念和反思特质培养是新时代推动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抓住高校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特质培养,才能适应新时代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提出一些问题,并提供一个思考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是全面推进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重点探讨了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和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特征等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专业发展意识。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特征包括专业性特征和时代性特征,其中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专业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特殊的体育教学要素、残障学生特有的缺陷补偿需求和全面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