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最近好吗?在忙些什么? 郑:因为受地铁工程影响,学校被拆了一栋楼,有十多个班级不得不迁出去借其他学校教室上课.麻烦的并不完全是搬迁本身,而是做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有多少家长和学生愿意受这样的折腾呢?所以常常面对家长的质问,心里很烦.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千年,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呼声如浪潮般席卷各地学校,成为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话题。那么,广大家长、教师和学生对此认识如何?笔者对110多所学校、300多名教师、500多名学生、120多名家长进行了谈话、问卷等多种形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减负,认识不一,阻力不小。家长:一半清醒一半醉可以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已越来越成为有识家长的共识,他们强烈要求学校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但在调查中发现,120名家长有90名对学校减负持怀疑或反对态度。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三怕”心理:一怕会降低教学质量,影响孩子升学。受传统思…  相似文献   

3.
传递真诚     
2004年6月的一天,一位家长怒气冲冲地来到襄樊市第三十九中学,找校长评理:“你们的老师经常让我的学生上网,说是查资料,还说这是家庭作业, 哪有这样的家庭作业?”学校费尽口舍解释,好不容易才说服了家长。送走了家长,却给学校留下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家长和学校之间到底还缺点什么?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家访     
肖红 《家教指南》2003,(3):47-48
教育学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教育子女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马卡连柯说过:“谁在教育儿童?是家庭,还是学校?既是家庭,也是学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既要有科任教师的支持,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访是争取与家长配合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现在有一种现象 ,那就是一提到青少年犯罪 ,或学生发生违规行为 ,如打架、酗酒、说谎、逃学、赌博、偷盗等 ,都把责任推到学校 ,有的指责学校管理不严 ,有的指责教师教育不力 ,还有的家长找到学校 ,质问教师是干什么的 ?怎么把我的孩子教成这样 ?似乎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 ,都是学校的责任。学校教育是不是万能的 ?社会和家长特别是家长究竟该不该负责任 ?我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说一说。青少年在成长时期 ,是受教育的黄金时期。通过学校教育 ,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 ,将为他们走向人生 ,终生成就事业 ,无疑作用是巨大的。这也就是说 ,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6.
做为一名教育一线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经常会问自己几个问题: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如何评价学生?为什么素质教育推行了这么多年,进步却如此缓慢? 想要搞清楚这几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许多学校都把升学率看做是首要目标,把分数高低看成教育成功,甚至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每年暑假,学校、家长、学生甚至全社会最关心的是某某学校又考入多少个清华、北大的学生,某某学校有多少高分段学生,现实中许多教师和家长也把成绩好的学生誉为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我们班小仪的家长打来电话问我:“我的女儿是不是在学校里常得罪别人?”小仪在班中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还是班长,很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怎么可能得罪人呢?她妈妈道出了因由。  相似文献   

8.
从教20多年,每当学校的课程有变动甚至课时数有变化的时候,都会遇到家长来质询:“这样会不会影响考试成绩?…为什么我们的主课比其他学校少?”直到现在,每当接待家长或外地同行时,必然会被问:“高中三年维持各种与考试无关的选课,学生的学业会受到影响吗?”“学期中,让学生行走外地城市,不影响教学吗?”“你们学校管得松还是严,是...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北京市育英学校对328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做的问卷调查显示:36.3%的学生在开家长会之前会心情紧张;家长会后,11.3%的学生与教师关系变得紧张,20.1%的学生与家长关系变得紧张,30.5%的学生受到严厉批评并被限制活动。不少学生表示希望家长会“尽量少开”、“最好永远不开”。那么,家长会作为连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到底有没有必要开?应该怎么开?  相似文献   

10.
<正>每到学生放假时,补课就成了热门话题。为了给学生减负,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学校、老师在寒暑假期间给学生补课。然而,这样好的政策却总是遭遇执行难,学生反感、家长抱怨,学校和老师也有自己的委屈。假期补课为何屡禁不止,真的是学生需要吗?一些家长和社会人士不禁质疑,这其中是否有老师借此增加收入、学校提高升学率之嫌?补课之风盛行,原因究竟何在?【你来问】家长王俊华:"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还没放假的时候,老师就通知要假期补课,说是要赶赶课程好多留一些时间复习。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学校受到伤害,学校该不该负责任?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各方有各方的看法。家长说:我的孩子在你那儿出了事,你学校就得负责!学校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又不是托儿所、幼儿园,不可能把每位学生照顾好,而且有些事故的发生学校是根本预料不到的,因此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背景 “撕卷门”事件:2010年1月,各大媒体报道的某校的“撕卷门”事件,学校、教师倍感压力,教师工作畏首畏尾,让人堪忧. 被拍下的“证据”:某日,某学生家长找到校长,出示一张孩子趴在走廊写作业的手机照片.家长说,孩子已多日被停课,原因是作业未做或没做完.家长质疑:走廊上补作业算不算体罚?孩子的课能随便停吗?…… 我们思考:学校教育怎么了?学生作为家与校、生与师的重要“链接”,他们对学校、对教师的了解有多少?学生向家长传递了怎样的信息?他们有怎样的诉求?  相似文献   

13.
在罗恩·克拉克学校的首次教职工大会上,学校创始人、"美国年度教师"罗恩·克拉克问他的团队:"是谁领导着这所学校?是家长,是学生,还是我们?"全体教职工都说:"是我们。"克拉克提醒大家:"如果是我们掌控着这所学校,那我们就不能把学校发生的任何事归咎于家长和学生,就应该把学校改造成理想的、服务于学生的样子。"听了克拉克的这句话,不知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有何  相似文献   

14.
新闻回放 8月31日是新学期开学报到的日子,杭州某小学六年级的一个教室里,坐着的却是许多家长,他们忧心忡忡、议论纷纷———因为这个班的老师换了。家长们还联名给校长写信,想和学校商量:能不能让原来的老师留下来?接着,“圆桌会议”从学校开到了杂志上:为什么要换老师?家长对新老师不放心怎么办?学生如何适应新老师?……家长和学校的辩论没有正反方,有的是各自的立场和观点,一时间谁都说服不了谁。我们调查了4所学校的100名小学生(二至六年级),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老师被换的经历。就让我们的调查数据,作为辩方C,也加入大讨论吧!辩题一:关…  相似文献   

15.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学生和家长都对一个问题比较头疼:学校和专业究竟哪个摆在第一位?有的家长认为选学校比选专业更重要,有的认为优先选专业比选学校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
正"办群众满意的学校,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办社会满意的学校,办学生满意的学校"是许多学校的办学目标。要使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满意,首先要做到教师对自己的学校满意。如果一所学校,连本校的教师都满是厌倦,满腹牢骚,那么这所学校怎能有好的发展?怎么能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教师是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的第一资源,让教师对学校满意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我是湖南某校六年级学生张浩琪的家长,我家距离学校较远且所经路线是市区繁华路段,孩子上学时因为路段塞车偶尔有迟到的时候。学校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学生迟到只许站在教室门口,不准到教室听课。因为客观的原因导致孩子不能像其他学生那样到课堂听课,做家长的心里很难受,为此我找到学校,但学校的看法是:学生迟到进教室影响其他孩子上课,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听课,学校规定凡是来晚的学生不准进教室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小学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变革,朝着现代化方向迅速迈进,形成了富有个性特色的中小学教育体系。这种特色为学生的自由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学生家长的参与是否也应被纳入其中呢?美国教育部最近的研究报告《美国的阅读能力》指出,学生的阅读分数与学校是否将父母亲纳入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关系。家长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可以令子女在学校有更好的表现和成绩,增强子女的信心。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教育的一大优点是家长的高度参与。而相比之下,中国教育体系中,家长参与意识淡薄。一些家长认为学校是子女受教育的唯…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     
2012年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6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开学一月摧垮家长坚持6年的教育观》,引发媒体上热议:老师要求学生使用统一的学习用品,是否妨碍孩子个性的发展?一些家长对学校教学要求的担忧是否有必要?学校如何在开展常规教育的同时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听写签字、背诵签字、作业签字、试卷签字……在我国中、小学沿袭了20多年的“家长签字”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存在?是否应该被取消?前不久,一场由学生、家长、教师、专家、学校五方代表组成的特殊“听证会”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展开,大家争论的焦点正是:要不要废除“家长签字”?对此,各方观点不尽相同,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你觉得有没有必要废除“家长签字”呢?E SN■本期话题:废除“家长签字”有必要吗?★观点一:“家长签字”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其实,拥有中国教育特色的“家长签字”制度,往往是教师全方位控制学生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