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谈农业科普图书的出版蒋玲玲我国现有科技出版社160余家,其中长年出版农业科技类图书的出版社有四五十家,所出版的农业科技类图书占科技书品种的10%左右。在农业科技书中,科普图书约占50%。各地方科技出版社农业科普图书一般占出书品种数的10%~20%,...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不少出版社出版了一批精品文化类图书,如重庆出版社的《中国古代格言大全》和《中国古代格言大全》(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名句用法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的《世界名言博览辞典》、湖南出版社的《中国寓言辞典》等。据不完全统计,这类精品文化类图书达100余种,首版平均印数都达到了五位数,并成了书市的抢手货。在图书市场疲软、图书订数萎缩的情况下,精品文化类图书的畅销,作为一种新的出版走向,引  相似文献   

3.
张旭  张闯 《出版广角》2024,(2):36-41
主题出版是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而进行的主题图书出版活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版社参与主题出版活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成为主题出版的重要力量。沈阳出版社立足城市出版社的定位,以地域文化作为切入点,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在选题策划和出版管理上走出了符合地方主题出版特色的出版之路。  相似文献   

4.
传媒类图书出版的现状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传媒类图书的出版现状 出版传媒类图书的出版社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相互联盟的15家媒体出版社,一类是非媒体出版社.媒体出版社中,新华出版社和南方日报出版社以出版传媒类图书为主打.新华出版社长期把传媒类图书作为经营重点之一,先后出版了《传媒市场观潮丛书》、《新闻传播学前沿丛书》、《新闻新学科高级教材》、《新闻专业必修文库》、《新闻传播学博士文库》、《国外新闻界名人译丛》、《新闻传播学译丛》、《常备新闻文库》、《欧美广播电视高级教程》、《新闻人门丛书》等.  相似文献   

5.
刘艳 《出版广角》2015,(11):72-73
地方出版社在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征、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图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立足广西区域特色文化,创造性地挖掘本土文化选题资源,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与合作伙伴,出版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及文化价值的精品图书,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科技出版产业由小到大,蓬勃发展,图书品种、图书内容已逐步发展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并涵盖各技术学科,科技出版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很强竞争实力的出版社,如科学出版社、外研社、电子、人卫、邮电等中央级出版社,以及地方上的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方科技出版社,这些出版社的图书在市场竞争中已形成自己的品牌及特色。如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英文影印本医学名著,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烹饪类图书,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农民金口袋丛书》均取得很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一、园林类图书在国内的现状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飞速发展,从1999年开始,园林类图书出版的种类开始增多,2000年以后可以说是大量出版。近日来深入书店、图书馆调查,发现该类图书有四个特点。(一)数量多,出版社多据统计,2004年-2006年8月份,共出版该类图书401种(套),涉及的出版社有75个,主要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辽宁科技出版社、河南科技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等。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图1):从近3年出版园林图书的总量上看,建工出版社出版的数量最多(22%),林业出版社紧随其后(17%),而其他出版社占的比重也相当大(61%)。通…  相似文献   

8.
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看到,2001年至今我国教育类图书出版量近30余万种;教育类图书占全部出版图书总量40/以上;全国近560家出版社参与教育类图书出版;教材、教辅图书占教育类图书总量90/以上,年均增长8000余种。教育图书包括各阶段、各层次的教材、教辅、教  相似文献   

9.
王数财 《编辑之友》2011,(3):121-123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外经贸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并逐渐拓宽,而中国入世以后,版权贸易和出版文化日益受到重视,西方先进的运营理念和出版科技对中国的出版业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外,随着语言文化交流的加深,国外语言教学类图书的出版尤其受到国内出版实务的青睐,国外许多知名的出版商争相跟国内的出版社合作,出版精品语言类图书,尤以英国和美国为甚。英语教学在国内一直占据主流市场的位置,国外  相似文献   

10.
中医图书出版是地方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品种、码洋和利润的重要来源。如何提高中医图书出版的规模和效益,是重要的课题。就地方科技出版社的中医图书出版现状展开分析,提出必须走品牌之路、建立本地化的作者团队、突出地域特色、注重中医学术图书出版,以及培养和引进编辑策划人才和重视出版质量等建议,为地方科技出版社的中医图书出版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史古籍出版新热潮中国书店沈望舒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意识不断强化的感召下,中国文史古籍图书成为连续几年的出版热点,据新闻出版署公布的统计数字,1995年全国有出版社563家,出版图书101381种,文史古籍类图书品种占出版品种总量的72.58%,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我国科技出版界存在两种不正常的现象,引人深思.一种现象是许多科技出版社一拥而上,大量地出版生活类图书或热门专业图书,如服装、烹调、教辅、英语、管理或计算机类图书,却将国家赋予的专业科技图书出版工作的重任置于次要地位,甚至完全放弃;另一种现象是有些科技出版社多年来仍局限于自己原有的单一出版专业,不思进取,不敢拓展新的出版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出版成就展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地方人民出版社的一名成员,我特别关注其中的政治理论类图书。一方面,我感到出版了不少优秀的政治理论读物,特别是研究阐述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图书;另方面,也感到与历史、文化、古籍类图书相比,政治类图书,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普及读物,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有不足之处。怎样尽快改变政治理论图书相对薄弱的这种状况呢?首先要重视政治理论图书的出版。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一定  相似文献   

14.
出版物价格不均衡、可读性易读性较差、资源过于集中等因素严重制约我国社会保障类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知识的推广普及。本文选取12家出版社1998年以来的817个社会保障类图书为样本,从时间、价格和内容因素几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当前社会保障类图书出版的几条路径。  相似文献   

15.
医学专业图书有稳定的读者群体,因为医学专业类图书的出版需要有专业的作者和专业的编辑,同时也需要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因此,一些中央社对教材教辅类图书、医学专业类图书的出版几乎达到了垄断,其他出版社想在医学图书出版领域分一勺羹则是很难.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守住自己的阵地,地方科技出版社必须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发掘各种营销渠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各出版集团组建、出版社转制、数字化技术发展,出版集中度越来越高,对出版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如何根植当地文化土壤,通过可掌控的出版资源开发文化精品,是地方出版社面临的考验.地方出版社应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深度挖掘当地人文资源,打造出版精品,培育出版品牌,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传统文化类图书成为很多出版社新的增长点.各家出版社争相出版有关传统文化的图书,有的出版社把古籍进行影印出版,有的出版社组织专家对经典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还有的出版社把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内容按一定体例组织起来,形成供中小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与一般图书相比,传统文化类图书涉及的内容广泛,不同学者对其中有些内容的理解不同,不同版本对其中个别字、词的处理不同.为了提高传统文化类图书的编校质量,本文从引文核对、译文推敲、出处核查、地名人名查证、故事梳理等方面对传统文化类书稿的编辑要点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供同行切磋交流.  相似文献   

18.
面对汽车消费市场的日益扩大,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及时引入汽车出版主题概念,瞄准市场需求重拳出击,从而使有关汽车出版物在短短三年内由十几种迅速扩大到上百种,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等一起,跻身国内汽车出版“五强”行列。 国内不乏以出版汽车类图书为主的出版社。辽宁科技出版  相似文献   

19.
本期重点来关注政治类图书出版。2004年是政治类图书出版的“大年”,光是萨达姆、克氏夫妇、布什和克里这些人就够出版社出好一阵书了,阿拉法特的书问世也是迟早的事情。最近一期的《出版商周刊》排行榜上就又有三种政治类图书进入前十名,它们是 Ann Coulter 的《如何与自由党派人士谈话》,Michacl Moore 的《他们还会相信我们吗?》,以及 Richard Miniter 所著的《隐蔽的战争:布什如何打赢对恐怖分子一战的未公开内幕》。即便美国总统选举已经尘埃落定,布什也无愧于2004年度政治类图书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20.
类目细分后测定核心出版社的方法,有助于采访人员鉴别学术性图书的质量,从而为国内法律类图书的采选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通过将法律类图书的类目进行细分,选取其中较为通用的10个类目,基于引文分析法和布拉德福区域分析法测出22家核心出版社,并对其在2004—2007年国内出版的法律类学术性图书进行引文分析发现,对一个法律类学术性图书核心出版社来说,其出版的所有法律类学术性图书不可能都是其出版强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