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跃进。保存并宣传好脱贫攻坚的珍贵记忆和英雄故事,对展示发展成就、鼓舞人民精神、树立中国形象具有积极意义,是宣传部门、文化部门的重大使命。为此,可以从加强脱贫攻坚档案工作宣传力度、推进脱贫攻坚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转变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管理方式、强化脱贫攻坚档案工作保障条件等方面,促进档案学视角下的脱贫攻坚记忆保存;从明确脱贫攻坚档案叙事导向、选好脱贫攻坚档案叙事题材、创新脱贫攻坚档案叙事方式、完善脱贫攻坚档案叙事体系等角度,优化档案学视角下脱贫攻坚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
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由中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该片聚焦脱贫攻坚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却没有刻意地煽情和说教,而是以场景化、叙事化的逻辑巧妙展现出脱贫攻坚故事的真实性、生活性,一上线就引发了广泛关注,为新时代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蓝本.  相似文献   

3.
2022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年,去年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纸媒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传递了政府的“声音”,加强了贫困地区人群的信息交流,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湖南日报》作为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对扶贫报道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借助新闻叙事理论,从叙事者、叙事聚焦、叙事策略三个角度切入分析《湖南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特点,发现扶贫报道与叙事理论的结合,不仅能够更好地发挥传统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优势,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同时也充分展现了脱贫工作者在脱贫战役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凸显了他们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数字时代的融合新闻报道是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实践的重要文本载体,以“脱贫攻坚”为代表的重大主题报道已逐步从本土议题走向国际视野,有关脱贫攻坚的国际新闻报道可被视为国际传播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国家叙事实践。本研究基于数字新闻学和叙事学等理论,考察以CGTN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客户端和国外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脱贫攻坚”主题报道。研究发现,脱贫攻坚叙事在命题、策略和画面上呈现从“攻坚”到“共建”的叙事转向和语态拟合,包括短视频叙事在内的数字叙事形态突出冲突性和趣味性并通过叙事命题的精细化设置实现国家叙事的话语创新。国家叙事可被视为“一种新型公共关系”,国家叙事的元叙事、叙事主体性以及如何在“内外”和“中西”之间重塑理论张力,是拓深国家叙事理论体系的重要面向。  相似文献   

5.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21,(4):2-3
8集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播出2月18日至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8集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在央视综合频道、农业农村频道首播。该片以政论和纪实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诠释“中国脱贫攻坚战是如何打赢的”这一主题。系列节目《寻找古老的中国》播出2月13日起,央视科教频道《考古公开课》栏目特别制作的系列节目《寻找古老的中国》开播。节目以展示我国近年来取得重大成果的考古项目为主要目的,聚焦国家文物局推出的“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  相似文献   

6.
梁阿龙 《今传媒》2023,(3):88-90
摆脱贫困是世界人民都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贫困的经验总结,对世界人民的脱贫斗争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摆脱贫困》的宏大视角、叙事结构和视听语言进行了探析,研究了《摆脱贫困》的艺术特点与成功原因,旨在为电视专题片的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脱贫攻坚政论纪录片《摆脱贫困》自央视推播以来,引起了强烈反响,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决战贫困的真实故事.反贫困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摆脱贫困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绘就的百年画卷."一个不能少"是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为了兑现承诺,必须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硬仗,彰显共产党人践履承诺的责任担当.新时代脱贫进...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山海情》以展现东西协作扶贫下的"闽宁模式"为创作命题,讲述宁夏西海固人民响应脱贫攻坚政策号召,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脱贫致富,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过程.该剧从平民视角切入,采用多元化的叙事策略,以乡土社会的变迁图景讴歌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为主旋律电视剧提供了讲好中国故事的良好范本.  相似文献   

9.
马陈静 《传媒》2023,(20):58-6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关于中国脱贫攻坚伟大进程的主题纪录片在全球范围发行。本文对7部面向海外发行的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纪录片进行了文本分析,并发现这些纪录片通过再现内容、再现方式和再现逻辑,成功展现了中国脱贫攻坚的国家形象。然而,其在展示中国脱贫实践的世界价值和影响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再现形象的文本数量较少、再现故事的层次较浅、再现叙事视角较为单一、中国脱贫攻坚特色话语建构不足。基于此,本文提出构建“全球本土化”话语体系与多维叙事结构,以提升中国脱贫攻坚实践的国际传播效果,从而更好展示中国脱贫攻坚的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朝霞  侯宇斐 《传媒》2018,(15):51-52
贵州卫视于2018年1月2日推出了全新打造的决战脱贫攻坚故事讲述类节目《关键时刻》,节目采用全新的形态将演播室情境讲述和现场访谈相结合,以脱贫攻坚为主题,将弘扬主旋律与丰富的电视节目表现元素相结合,对话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关键人物,记录了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关键时刻.节目选题符合时代特点,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在形式上引人入胜,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向观众讲述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典型,展现脱贫攻坚成绩,是对重大主题报道的一次成功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努力向贫困宣战,2020年底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谱写了"中国奇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全景式纪录了党领导人民脱贫攻坚的艰难历程、伟大成就、历史经验.我们要善用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并结合新发展阶段的实际,进一步优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2.
千年梦想,今朝梦圆。巴中作为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边远山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感恩奋进,创新实干,全面实现全域脱贫摘帽,奋力走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新路子,谱写了巴中奋斗史上的新篇章。如何把全市各级各部门决战贫困的生动实践和历史功绩全面详细真实地记录下来、留存扶贫脱贫的“巴中记忆”、讲好巴中脱贫攻坚生动故事?巴中市档案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指示,落实市委“突出地域特色,不断强化脱贫攻坚专题档案的保存、挖掘、开发和利用,充分展示巴中脱贫攻坚成效和作为”的要求,扎实做好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征集和整理工作,形成脱贫攻坚专档,助力脱贫攻坚展览馆建设,传承巴中扶贫精神,记录巴中战贫历史,讲好巴中脱贫故事。  相似文献   

13.
何云清 《东南传播》2021,(8):140-143
8集电视系列节目《我说新福建·向人民报告》是国内众多关于脱贫攻坚主题节目中,涌现出来的代表之作.编者以丰富、多元的叙事策略一改电视屏幕主观意识过强,说教味浓的局面,使节目兼具观赏性和思考性.本文试从结构布局,元素设计,巧用细节等方面探究节目中的多维叙事策略,以期今后能为更好的创作重大主题节目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刘悦淼  李昱璇 《传媒》2021,(10):44-45
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主流媒体参与脱贫攻坚、助力脱贫攻坚是其责任所在.为了更好地剖析主流媒体在脱贫攻坚中的责任和担当,本文以《人民日报》扶贫报道为例,对其参与脱贫攻坚的方式做了系统分析.人民日报社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反映脱贫攻坚政策效果;开展媒体进乡村活动,记录乡土的脱贫巨变;云上聚焦脱贫攻坚,打通信息传播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李岩 《青年记者》2016,(33):57-58
2016年4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刊发了《羊小平砸缸》一文。新华社记者姜伟超是一位善讲故事的高手,以当地山区居民贫困的象征--水缸为叙述主线,用散文手法铺陈、新闻方式叙述,突出镜头感和画面感,把羊小平一家的命运转折和国家实施脱贫攻坚的战略决策相结合,真切、生动地将扶贫攻坚的温度充分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在巍山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县档案局与县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巍山县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以加强全县脱贫攻坚档案的规范管理,提高脱贫建档工作质量,确保脱贫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充分发挥档案在推进脱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办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规定。一是要求本县各级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的目  相似文献   

17.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根本特征,这一思想在不同时期都有新的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文艺作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最新成果,是人民性品格的集中体现。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脱贫,一批讲述脱贫故事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应运而生,《山海情》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践行了人民性立场,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喜爱,为脱贫攻坚背景下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做出了示范。面向未来,主旋律影视创作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界展现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传达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国又有1000多万人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持续减少,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一批批勇于拼搏的扶贫人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脱贫攻坚群英谱”专栏,以期通过追寻扶贫英雄的足迹,倾听他们的故事,展现这些奋战在最前线的扶贫人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9.
周晓娟 《陕西档案》2021,(1):I0002-I0002
春节前,陕西省档案馆(局)深入贯彻落实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脱贫攻坚回村回访”活动的通知》要求,由副馆长王康生带领曾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战过的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前往帮扶点——汉中市略阳县马蹄湾镇马蹄湾社区开展“回村回访”活动。  相似文献   

20.
潘怀素 《视听》2023,(3):47-50
《大山的女儿》是一部优秀的青春扶贫剧。该剧聚焦“时代楷模”黄文秀在广西百色市百坭村的扶贫故事,通过一个人的缩影展现中国广袤大地上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的英雄人物群像。这部剧书写当代青年对时代和故乡的责任担当,是对脱贫攻坚的回望,也是对共同富裕的展望。《大山的女儿》主题鲜明,人物故事生动形象,是新时代以青春、扶贫和励志为题材的突围之剧,蕴含着重要的审美内涵和价值。它以真实素材为叙事原型,追求艺术真实的写实之美、地域文化中民族特色的乡土之美、突破现实困难阻碍实现理想的崇高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