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丁建雄  高建华 《传媒》2023,(8):27-28
<正>2023年,“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足见媒体融合的重要性。随着媒体融合的逐步深入,各媒体的工作重点已经从最初的“如何融合”转向需求端的“如何触达”,而全国两会的报道活动则是对这一思考的最佳回应。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做好全国两会报道,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甘肃广电”)提前谋划,不断增强产品意识,探索报道“新”思维,从前期策划到内容呈现,创新运用融媒技术,丰富报道形态,精心“智”作,写好“融”文,在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中展现了新作为,彰显了媒体融合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随着智能化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应用,如何借助技术打造全媒体产品,如何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议题。【方法】文章通过总结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的全国两会报道实践,解析融媒体产品背后的技术探索路径。【结果】以“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为发力点,打造融媒产品。【结论】主流媒体的媒体融合与内容创新,必须在“思想+艺术+技术”上进行再创新,积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3.
黄颖 《中国记者》2024,(4):25-26
<正>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四川日报全媒体川观新闻把握传播趋势,充分发挥全媒报道优势,通过多个议程的主动设置、多个产品的策划、多种融媒体传播手段的综合应用,推出一批“科技感、深交互、强联动、视频化”的融媒产品,AIGC技术全线深融,在技术赋能下守正创新,探索省级媒体在全国两会报道中的融媒传播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已经成为受众最为广泛、互动性最强的传播媒介之一。全国“两会”作为备受关注与热议的重大会议,自然成为检验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及转型升级成果的舞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中央级主流媒体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相关短视频报道中,报道样态实现了多元创新,受众体验完成了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5.
<正>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主流媒体一年一度的“沙场点兵”。如何在两会报道的“同题较量”中出新出彩,是各大主流媒体共同面临的一道“必答题”。在多部门的精心部署和全力协同之下,新华社今年的两会报道稳步推进、圆满收官,一批重大报道与栏目创新破圈刷屏,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6.
唐铮 《青年记者》2017,(12):87-88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短短几天点击率超过两千万的赵雷“两会版”《成都》、刷屏最凶猛的H5作品《两会喊你加入群聊》等爆品通过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向外推送.出品方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的评论量每天以两万多的数量增长.全国两会报道具有关注度高、题材重大等特点,不仅是检验一家媒体新闻硬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更成为融媒体、新媒体的创新演兵场. 作为向融媒体转型的武器,这是人民日报连续第三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推出“中央厨房”.如果说,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首次推出的“中央厨房”只是初试啼声,那么在2017年成为全国主流媒体“标准配置”的“中央厨房”无疑呈现出比较成熟的样貌.  相似文献   

7.
高峰 《新闻战线》2023,(8):44-46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以融合创新的理念推出一批有深度、有温度、有新意的融媒产品,以“青春态、可视化”的创新表达提升了两会报道对年轻受众的吸引力,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营造出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激情飞扬、团结奋斗的良好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8.
李涛 《传媒》2015,(6):22-24
2015年的全国“两会”已圆满结束,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央广网的“两会”报道与往年相比,策划和报道更着眼于大局,在内容原创方面有创新、有成果,并通过多平台快速呈现.在“两会”前期策划和报道过程中,网站紧紧依托融媒体新闻指挥中心运营办公室,与全台内容中心全天候顺畅沟通,通过技术平台、设计制作、数据分析、集纳呈现、联合推广等全方位开展有效合作,极大提升了央广统一品牌全媒体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观察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让人更加鲜明地感觉到,主流媒体之间比拼的焦点是融媒体的运营与传播,较量的是媒体人对新传播技术手段的娴熟运用、对“国之大者”的敏锐观察与思考、对会场内外“链接”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对故事思维和故事工具的精思巧构。融合传播、创意策划,则是湖南日报等全国主流媒体在今年两会宣传报道中抢占制高点、闪亮新精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创新报道方式促进了媒介的融合发展。本文借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的冷、热媒介以及“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试析新华社“融屏”系列作品与央视的数字主播小C在“两会”期间出彩的原因,同时,笔者结合融媒体时代背景,总结了该研究方式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从新闻传播视角研究融媒体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全国“两会”是重大的时政主题,“两会”报道要出新出彩,创新突破是关键。今年的“两会”报道亮点频出,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得以体现和提升。媒体真实准确客观传播新闻信息有助于构建健康的舆论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更能促使媒体更好地履行使命,彰显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全国两会”“地方两会”等重大会议报道传递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人民群众高度关注。传统媒体一直是两会报道的中坚力量,融媒体时代,重大会议报道如何创新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融媒时代媒体发展趋势、表现形式的剖析,提出了“两会报道”创新的三个重要方面。从政策把握方面挖深度、找角度;在媒体语态和表现手法方面,网络化、贴近青年审美;从报道方式方面,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AI人工智能、动画、VR等形式,活泼生动地表达会议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使报道更容易被受众接受,真正做到有效传播,成为有影响力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田美 《传媒》2021,(4):28-30
在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之下,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首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诞生了.该新闻编辑部集结了全国十余家省级主流媒体,极大地实现了各家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互通,为受众带来不同于以往的两会特别报道.本文结合该编辑部的策划报道实例,探析融媒体时代"云上"新媒体两会报道发力点,寻求媒体融合大势下的主流媒体合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董阳 《新闻战线》2023,(7):12-14
<正>10来位报纸编辑,10余天时间,怎样打造流量5亿+的融媒“爆款”?两会专栏4年“长红”,主流文艺评论何以持续唱响两会好声音?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人民日报“文艺范儿”融媒体工作室推出10期“两会艺览2023”短视频,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5.6亿,5次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大量微信公众号、短视频账号乃至传统媒体二次传播,在舆论场引起强烈反响。至此,“两会艺览”连续4年流量破5亿,总流量突破25亿,成为两会报道和主流文艺评论“爆款+长红”品牌。“爆款”不易,“长红”难得,  相似文献   

15.
姜润曦  杜仕勇 《传媒》2021,(3):27-28,30
网络专题是新闻网站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拳头性报道方式.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各种挑战,网络专题报道有必要进行融媒体创新.本文以人民网两会报道为例,分析其在两会报道中的融媒体创新经验,以期为主流媒体重大题材融合报道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6.
媒体融合语境下,技术的不断创新变革,使得新闻的可视化报道逐渐成为常态,并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态势,尤其是在全国“两会”等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表现更为明显.时政新闻报道是我们日常报道中的热点和焦点,但往往也是难点.如何让时政报道在解读国家大政方针、重要议题时,通俗、易懂、接地气,这是长久以来主流新闻界期待突破的问题.而当可视化触碰时政报道,全国“两会”报道便别开生面.为此,文章选取了人民网等七家媒体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可视化报道产品作为研究样本,着重分析了其可视化产品的话题分布、话语特征、表现形态等特点,以探究当下时政新闻可视化报道的创新路径和提升空间,为时政新闻融合报道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南苏格  浦翰林 《传媒》2020,(10):55-57
融媒体时代,人民日报社积极探索媒体融合,成立了以财经类时事为主导的融媒体工作室——麻辣财经,将看似不接地气的财经新闻报道做成一道道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常菜”。本文结合人民日报社“麻辣财经”融媒体工作室打造新闻“爆款产品”的成功经验,分析主流新闻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值得借鉴与尝试的媒体融合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重大主题报道,两会报道对于人民群众有序参政、社会各界凝聚发展共识、国际社会了解读懂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3年国家层面提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1]以来,主流媒体从相融、深融再到智融,在融合发展中不断增强传播效能。聚焦2024年全国两会,央地媒体更新传播理念,强化技术赋能,打造精品内容,以各具特色、丰富多元的报道传递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自信自强的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9.
张倩 《中国记者》2023,(3):56-57
<正>创新是两会报道不变的主题,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深入,主流媒体在内容、技术和话语风格方面着力推进,不断推出紧扣大会主题、紧跟大会议程,充分反映民主、团结、求实、奋进风貌的两会报道,有效设置了议题、引领了舆论。每年的两会报道都是当年舆论工作创新的一次集中体现,本文以近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主,从内容创新、技术创新、话语创新三个角度探讨全国两会报道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杨谷 《传媒》2015,(6):25-27
2015年是光明日报社的“提质转型年”,媒体融合是提质转型的重点.自2014年成立融媒体中心以来,光明日报社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等报道中多次探索媒体融合.在此基础上,光明日报社投入重兵,在今年“两会”报道中第一次实践了一次采集、多流程加工、多渠道分发的媒体融合,以卡通形象“小明”统领的融媒体报道,通过微信“炫融特刊”、微博“秒拍两会”、楼宇屏“光明都市传媒”等产品推出,极大地增强了“两会”报道的吸引力,8个传播平台上的各种媒体产品交相辉映,鲜活的报道形式和强大的新媒体推送能力,组合形成“排浪式”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