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代以来,横亘在中日两国关系之间的历史认识问题显在地成为撕扯中国人民历史记忆伤口的带血的纱布。它一方面导致了长期以来两国“政冷经热”的畸形国际关系现实,同时进一步挑战和践踏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基于历史正义的人类情感。现实来源于历史。以对话和共同研究的形式解决历史认识问题进而推动国家间关系的良性发展,是值得关注的建设性举措。但波谲云诡的重重烟幕背后,堆叠着冷战以来中日关系曲折顿挫的历史及其纠结而成的结构性矛盾。能否破解这一复杂矛盾.成为中日关系走向未来、健康发展的关键。三位中日关系研究专家对中日历史共同研究的读解.相信会给读者在中日关系问题上基于历史、现实并着眼于未来的启发。胡粲然  相似文献   

2.
张皓 《大观周刊》2010,(41):66-67
近几年来,各大电视媒体都举办了各式各样的“选秀”活动,笔者在本文中,将基于政治学的角度,结合“电视选秀”进行分析,探讨大众娱乐、政治营销等问题,进而思考我国政治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政治学中的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理论为基础,从政治传播学的角度研究了公民社会背景下大众传媒的发展状况及其功能。文章认为,媒介传播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导致了公共广播电视作为公民社会“第三部门”的出现,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外,本文还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与“第三部门”媒介建构的缺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尹文德于1931年7月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抗日战争结束后,从军旅退役的尹文德担任了位于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永平县县长,在治理永平县期间,他进行了一系列边疆政治学的实践。基于云南省档案馆和图书馆的原始历史史料与第一手文献,本文分析尹文德边疆政治学实践的核心、基础和主要内容。本文认为,在北京大学政治学科建立120周年之际,结合当前中国边疆与民族地区的治理,进一步研究尹文德边疆政治学实践,探索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不仅为近代中国边疆政治学的研究提供了微观和局部的视角,还为未来中国边疆治理实践和边疆政治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庄俊举 《科技与出版》2023,(11):104-116
近十年来,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不断创新与发展,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并开始具有世界性的学术影响。国际政治的研究对象已从国际政治向世界政治转变。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海外利益不断扩大和延伸,学界加强对国际组织的研究,增强了中国制定全球治理规则的话语权。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拓展了一些研究议题,如气候变化、卫生安全、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加强跨学科研究,不断拓展国际政治学研究议题,特别是国家安全学、区域国别学被设为一级学科后,学界更是对其历史、理论、议题和方法等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国际政治研究创新和发展的内容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推进国际政治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政治话语体系方面,国际政治类期刊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一本以研究人本政治、倡导人民宪政的政治学著作同我们见面了,那就是武汉大学刘德厚教授的新著《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004年版)。该书从政治学学科的基本原理方面,系统论述了政治的人民性本质,运用政治关系社会化原理,揭示了中国书评社会“双重转型”期政治社会化的历史必然性,并因此阐明了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政治的亲民性和走向社会政治的规律性,从而在我国政治学界,第一次系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全盘考察…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中日关系。廖承志作为中国对日关系最高负责人,启动民间外交,开启了中日友好之门,最终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今天总结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经验,对于开拓中日友好事业,仍有可资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和述评,介绍中外关于政治学研究的情况,发表对政治学研究的看法,社科院有关单位还召开了政治学学术讨论会。现将有关文章和会议上研究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简要地介绍如下。一、怎样理解“政治”一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传播技术为国际传播与地缘政治的互动提供了新变量.从传统的“街头政治”走向具有力量交换的“线上一线下互动”,再到协同行动的“网络—街头政治”,这种新式的社会抗争与国家转型路径,其间体现的不只是地缘政治变动时的国家内生力量自行裂变,还有来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国际传播力量的积极促动.本文试图探讨的是在国际传播与地缘控制的逻辑之外,互联网时代国际传播的工具新面孔与地缘政治的变动新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十年,中国政治学尤其是当代中国政治的研究,取得了丰富而颇多突破性意义的研究成果。文章基于十年来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背景,以2012—2022年当代中国政治学相关期刊论文作为总样本做文献计量分析,对这十年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发展态势做一个综合述评。研究发现,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治理、地方治理、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等方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及党政机构改革方面取得重点突破,较为全面地构建新时代十年来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知识图景。  相似文献   

11.
杨惠  戴海波 《编辑之友》2016,(11):64-68
传播研究本土化始终无法绕开对“中国经验”的探讨.本文在对“中国经验”的前世今生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其做了一番批判分析.文章认为,“中国经验”的提法是传播研究本土化中对西方理论霸权的一次政治性话语回击,但是,政治的归政治,学术的归学术,当政治热情凌驾于学术之上而产生的理论往往是权力的附庸品.“中国经验”是基于中国人作为主体的传播实践,它的价值标准应该回归到研究对象追求主体性的生活脉络中去,以是否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作为衡量标准去提炼有针对性的经验事实.在传播研究本土化的过程中,要找准经验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中国经验”中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2.
政治传播对于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然而在政治信息需求改变以及新媒体技术冲击下,政治传播深层逻辑正面临重大挑战。本研究以新华网策划的“乡村振兴在行动”重大主题报道为例,从“实践主体”“实践场地”“实践议程”三个维度出发,尝试指出“基于实践”的政治传播新逻辑。研究分析指出,“基于实践”的政治传播实现路径包括:一是制定政治议程与媒体议程相统一的“政治认知图谱”;二是建构具有稳定性的关系网络实践主体;三是进入到“田间地头”的实践场地进行政治传播。本研究认为,“基于实践”是融媒时代政治传播的新逻辑,强调了媒体在国家治理过程中沟通政府与多社会治理主体的新价值,拓展了公众政治参与机会,有助于强化融媒时代政治传播的社会公众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3.
祝清亮 《出版参考》2009,(16):32-32
生态问题是当今人类所共同面临和关注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社会问题,无论西方还是东方的政府组织和专家学者,无不对地球环境生态的日益恶化作出了强烈反映,表现在政治层面,就是生态问题被纳入到政治的视野和范畴体系中,许多政治学者以强烈的热情和责任感开始了对生态政治问题的理论建构。然而正如同“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一样,当我们把环境生态问题纳入到政治学的视野、致力于生态政治学建构的时候,还需要用生态学的视角和智慧来考察一下政治学本身,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SSCI收录的由美国政治学协会与国际传播学会主办的《政治传播》杂志,在21世纪初10年间发表的224篇论文,从论文的地区分布情况、作者所在的研究机构或任职单位、研究议题、研究方法、被引频次最多的论文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显示,在这10年间国际政治传播研究与整个国际政治生态保持一致,显示出积极互动、有机协调的样态,具体表现出六个方面的特点和趋势:政治竞选的研究仍是主要议题;媒介与政治交互作用研究受到重视;较关注与时代背景密切的政治议题;批判性反思性研究有所增加;中国问题的研究开始增多;注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HotTalk     
殷秦 《网络传播》2008,(2):74-75
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首脑中断多年,对两国关系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此次,福田康夫来华访问,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意义重大。访问将进一步为中日关系“加温”,使得双边关系有望进入春天。在全球化时代,中日之间的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只要妥善处理好历史问题,在有争议的问题上,保持克制,加强对话,中日关系就将顺利发展,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16.
李姝 《出版广角》2016,(6):90-91
201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元政治学概述》.这是阿兰·巴迪欧在2005年前发表过的政治哲学论文的合集,全书由十篇论文组成,从《反“政治哲学”》开始,至《作为真理程序的政治》结束,集合了巴迪欧哲学的精髓.本文重点研究他的真理程序,探讨他对法国大革命的分析批判,并进一步揭示美国等现代自由资本主义的人权道德主体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中国的土地政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中国的历史上,通过革命重建民族国家意义的人民主权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文明富强是政治精英思想的核心命题。而正如“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和“动摇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所表明的,无论是革命时期战争力量的形成,还是建国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急速推进,农民和土地都成为‘‘政治”的核心对象。也就是说,中国革命和国家现代化过程存在着一种决定农民命运的土地政治学。探索这一有中国特色的土地政治学,可以为我们理解历史的逻辑、讨论现实的中国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思想原点。  相似文献   

18.
恽代英曾在广州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任政治主任教官,负责实施政治教育,1926年9月,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印行恽代英所编政治讲义《政治学概论》等数种.《政治学概论》及该书阐释的“人民的权利”和有关政党的基本理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体制”、“单位”和“事业单位”等政治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体制形成的原因、体制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分析,述评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对事业体制的认识及对改革方法思考的不足之处,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图书馆事业体制改革的基础,图书馆事业体制中的很多问题只有随着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才能逐步得到解决,这需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国际时事评论”(简称“国际时评”)在主体、形态和传播渠道方面产生了明显变化,但在事实依据、问题意识以及对国内外舆论的引导和影响方面保持不变.通过以中国媒体对“棱镜门”事件的评论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国际时评在表象上的“变”与本质上的“不变”.认识上述“变”与“不变”有利于中国媒体顺应新媒体时代,增强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