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进一步加强各国学者对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推动对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和组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承办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提升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学术境界,2015年4月1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革命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和机构,《中共党史研究》、《北京日报》、《前线》、《教学与研究》等期刊、媒体,以及校内外青年学者共100余位师生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高峻,1961年9月生,籍贯山东省郓城县,历史学博士。1979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本科学习,在胡华、彭明等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知名学者的传教下,逐步培养起史学研究的志向。1983年6月毕业后分配至福建师范大学马列教研室,任教《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等课,1992年5月转入历史学系讲授《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等课。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下旬,我校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在京院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历史系主任杨共乐教授向与会的专家学者介绍了我校中国古代史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学术讨论会12月10日在京举行,以此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深切怀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来自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市社科联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到会并发表讲话。与会学者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 1 1 0周年 ,缅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 ,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与研究 ,2 0 0 3年 1 2月 1 0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  相似文献   

7.
3月24日上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暨学术成果座谈会”在武汉大学召开。这次会议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发起并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教育厅等单位及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和相关学科近1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俊萍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发表了重要讲话。出席会议的还有武汉大学副校长胡德坤教授及该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光明日报》、《思…  相似文献   

8.
由海派经济论坛组委会、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与本刊等联合举办的“海派经济论坛第 1 4次研讨会暨《国外经济学与当代中国经济丛书》首发式” ,2 0 0 2年 4月 2 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来自全国高校、科研和媒体单位的 70多位教授和专家出席了会议。与会者以与时俱进的学术创新精神 ,围绕马克思经济学、国外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学的关系与发展等问题 ,并对会议所倡导的“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进行了广泛热烈的探讨和评论。现将会议主要观点概述如下。一、“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的理论特征  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恩富教授…  相似文献   

9.
2009年6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和<哲学研究>编辑部在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召开了"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公共性问题"理论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北京联合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研究>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等单位的3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公共性的概念、公共性的存在形态、公共性的思维方式、唯物史观与公共性的关系、当代中国的公共性等问题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27日,中国伦理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在京共同举办了主题为“中国传统伦理与家庭道德”的第四届海峡两岸伦理学术研讨会。来自内地与台湾中华伦理教育学会的共7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伦理与家庭道德的关系以及新时期如何传承传统伦理精华、加强家庭道德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现将会议研讨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传统伦理与家庭道德在现代社会变迁中的现代诠释与价值提升问题 与会者认为,在当代中国,传统伦理和家庭道德仍有其现…  相似文献   

11.
林浣芬,女,1939年2月27日出生于福州。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马列部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教授,中国革命史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福建师大校务委员会委员、校教学评议委员会委员、校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等职。1960年夏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从事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毛泽东思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任教研室主任、副主任、马列室主任等职。在武汉大学工作期间,被评为武汉大学甲级先进教师、优秀导师。曾主编《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南京大学出版…  相似文献   

12.
在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两周年之际,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将《纲要》印发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2003年9月21日,中国伦理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召开了“纪念《纲要》印发两周年理论座谈会”。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会长罗国杰教授主持,徐惟诚、黄楠森、许启贤、刘启林、夏伟东、陈立思、吴潜涛、焦国成、葛晨虹、孙春晨等知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如何按照《意见》的要求,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中央编译局合作翻译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出版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反响。为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与相关著作的出版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新闻发布会暨“新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走势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 2月 1 8日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 ,中宣部出版局蒋祖煊处长等领导 ,一批知名的专家和学者徐崇温、吴恩远、梁树发、曾枝盛、段忠桥、陈学明、郑一明等 ,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教授、周蔚华总编等有关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在毛泽东逝世30周年之际,为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推动新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当代文献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湘潭大学、湖南省韶山管理局“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毛泽东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6—9日在湘潭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庄福龄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研究员作大会报告,有林、侯树栋、沙健孙、梁柱、许全兴等专家学者作大会发言,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  相似文献   

15.
"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25-26日,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成立大会暨“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近百人,与会者中既有高校和社科界的专业研究人员,又有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的实际工作者,既有多年从事政党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专家教授,也有思想活跃、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会议共收到论文60多篇。 “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是以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政党研究中心为基础,在中央统战部领导下,由北京市委统战部组织支持,集中在政党和政党制度研究方面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和统战工作人士,进行理论研讨和实践课题调研的学术机构。基地成立仪式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1月10-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研究中心与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在南宁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谢舜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致辞.本次会议围绕以下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7月27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学研究中心、《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一届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组稿工作坊",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等高校和科研出版机构的20余位学者与会,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深度研讨。  相似文献   

18.
"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6月17—1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研讨会”。这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等单位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20多所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近80位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教授致词,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并祝大会圆满成…  相似文献   

19.
我校社科部主任,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教授叶洪添及党办主任,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副教授高光华于一九九三年五月参加中南六省《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学术讨论会。会议在东莞市委党校举行。与会代表有来自中南六省的专家教授80余人。叶洪添教授代表广东在大会上发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探讨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与中国相邻的亚洲各国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韩国韩中思想文化研究所联合发起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对于亚洲各国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国、韩国、美国的三十多位专家和学者,围绕着会议主题进行了集中、深入的对话和讨论。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构想和实质什么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依据是什么?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质是什么?这些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