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教师挖掘教材 ,钻研教材 ,吃透教材 ,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尤其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研究教材、教法 ,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使学生知道获得知识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教会学生学习显得更重要。我们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现就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做一介绍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图 1一、把梯形变成组合图形求面积1 .任意梯形可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求面积。作任意底角到顶角的对角线 ,得到两个三角形 ,那么该梯形的面积就是这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 ,如图 1。证明略。2 .把任意梯形分割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  相似文献   

2.
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解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十种. 1.相加法.这种方法是将稍复杂的组合图形分解转化为若干基本图形,先计算每一个基本图形面积,后相加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1 如图1,计算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分析此图可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长方形的面积是8×6=48平方厘米,三角形面积是(9-6)×(8-3)÷2=7.5平方厘米.将两个面积相加得组合图形面积为55.5平方厘米.除这种分割方法外,还可将图形分割成三个三角形、一个梯形和一个长方形、  相似文献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或在网格中求图形的面积,主要涉及到三角形或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大致可分为两类:1.图形有一边与坐标轴平行(或重合)只需过其他顶点向和坐标轴平行的边作垂线段,将图形分割成易于计算面积的三角形或梯形即可,把这种方法叫做“垂线段法”.2.图形没有边与坐标轴平行过图形的各个顶点分别作z轴和Y轴的平行线,把图形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通过面积的“割补”求出原图形的面积,把这种方法称为“围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读题的方法培养亦可从四步骤着手.(简称“两自读两齐读”,以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加页的思考题为例,如下图) 一、个体默读题目后,画出题中的关键词 教师提出让学生个人默读题目的要求,将自己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关键词画出来.有的学生圈出了以下几个词语,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圈“分成了”“和”,强调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之和是长方形的面积;圈“比”“少”,强调三角形的面积与梯形面积之间的差的关系;圈第二个“和”,是为了强调问题求的是两个图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5.
王建生 《河北教育》2007,(10):35-36
教材解读: 全日制义务实验教材苏教版第九册《多边形面积计算》这一章节中,有这么一个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为分解这一难点,教材在“练习与应用”中安排了第1题与第4题两道习题。编者意图是:第1题让学生在点子图上比较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帮助学生在比较和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巧用比例尺     
小学数学中有这样一道传统的平面几何题(如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E是BC的中点,DE与AC相交于点F,求三角形CEF的面积。FADCBE一般的解题方法是用“分割法”,通过分割、平移将长方形分成12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三角形,三角形CEF是其中的一个,从而得出S△ABC=24÷12=2平方厘米(图示略)。这的确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分割和平移的过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复杂的。其实,运用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则更为巧妙。由比例尺的意义可以得出,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两个平面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包括圆),如果将它…  相似文献   

7.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76页第9题思考题中的第(1)题: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你能想出几种解法? 这道题的教学要求,一是要使学生能够灵活和综合地运用所学的求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梯形面积的知识;二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要求想出几种解同一组合图形的方法。假如学生没有求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梯形面积,以及组合图形的割补等基础知识作功底,要找出几种解题方法是很困难的。针对学生实际,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下列练习作为解题思路引导。  相似文献   

8.
王建生 《江苏教育》2006,(11B):33-34
苏教版国际本教材第九册“多边形面积计算”这一章节中,有这么一个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理解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为分解这教学难点,教材中安排22~23页的“练习与应用”第1题与第4题两道习题。编者意图是:第1题让学生在格子图上比较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帮助学生在比较和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和领悟各个面积公式推导的思路与方法;第4题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出几个面积相等的不同的图形,帮助学生在比较和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在实际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回忆和领悟各个面积公式推导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引入课题 \丫利用Autho二are设计热区交互,随机点击出学生学过的平面图形及面积计算公式(图1一1)。}’口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正方形的面积二边长x边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一2 图1一1计算机演示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的过程(图1一2)。图1一2通过分割,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形状改变了,面积没变。计算机演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经旋转平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图1一3)。┌─┐│\ │└─┘ 图l一3 通过旋转平移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接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以上两种图形…  相似文献   

10.
设计操作自练。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把操作与思维训练联系起来,使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能力在操作中提高。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首先出示复习问题: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操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动手用“割”、“补”、“拼”、“移”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探索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如,把两个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把一个梯形用割、移、补的方…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中 ,曾听过一节“圆的面积”数学课。教者对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设计独具匠心 ,其过程设计主要分两个层次。一、鼓励猜想 ,激发求知欲1 教学前先作调查 ,并鼓励学生猜想圆面积求法。师问 :有谁知道求圆面积方法吗?(稍停片刻后 ,全班47人没有一个知道)师 :(十分亲切地)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难求的理由 ,如果能说出想法也可以。生A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它们都有底和高 ,这些图形面积都好求 ,而圆中没有底和高 ;生B :圆不能象组合图形那样可以分割成三角形 ,长方形或正方形……2 对学生提出的种种理由 ,教…  相似文献   

12.
教材解读:苏教版国际本教材第九册“多边形面积计算”这一章节中,有这么一个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理解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为分解这教学难点,教材中安排22-23页的“练习与应用”第1题与第4题两道习题。编者意图是:第1题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3.
电教在求“组合图形面积”中的作用凤台城关一小黄敬华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已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思维空间比较小,对于单一的图形计算比较容易掌握,而较复杂的组合图形则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产生很大...  相似文献   

14.
梯形,可分割成三角形,可改成平行四边形。还可改成多边形.因此它是一个“桥梁”图形.本文介绍梯形的一个面积天系,并用它破解几个难题.  相似文献   

15.
“长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如何在梯形里面画一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王大爷用篱笆围成一个梯形鸭场,场地的一边利用围墙,篱笆总长是78米。这个养鸭场占地多少平方米?”诸如此类的问题对学生来讲特别抽象。为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节几何初步知识的课,课题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开始,教师出示以下图形,让学生想一想: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很快说出了以上图形的面积。“同学们是怎样计算的呢?”教师询问。“我是按照1个小方格是1平方厘米,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对图形(一),我们可以把左边凸出的正方形割下来,补到右边缺口处,图形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快算出它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另一个学生带着自豪的口气说到。“对图形(二),我采用的方法和他相同,也是把三角形部分割下来,补在缺口的三角形处,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  相似文献   

17.
对于整理型的复习课,教师应以怎样的方式组织教学?是一个情境一个情境地结构性再现,还是一个集合一个集合地整体性连接?听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这两节复习课,我再一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案例●“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片断:师: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师:这些图形的面积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请选一两个图形研究一下。(生小组活动后反馈)生:把圆形剪拼成长方形……(生回答后,师重复着生的话用课件演示了一次)生:把长方形剪成两个三角形……师:(打断他的话…  相似文献   

18.
巧算面积     
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基本思路是“分割与拼合”,基本算法是“求差或求和”,但具体实施时又有技巧可谈。一、等积分割,以数代算[例1]两个长方形叠在一起,小长方形的宽是2米,A 点是大长方形一边的中点,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是多少5平方米?(1994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总决赛第一试[A 卷]第6题)分析:如右图那样作正方形ABCD,两条对角线将其面积四等分,每块的面积是1平方米。再将原图中阴影部分像右图那样分割(三角形  相似文献   

19.
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只有把 握住恰当时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未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进行图式对照时,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时,复习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后,提出:能不能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那样将梯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一个三角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此时学生欲求解而不能,处于“自我需求”的“愤”“悱”状态,教师把握这个时机,引导学生操作,用旋转,平移的方法,采取图式对照,从而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问题的提出 圆面积公式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公式的推导也采用转化方法。大致的步骤是:先把圆等分成若干个扇形,拼成近似长方形,然后依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得到圆面积计算公式。但是,教学实践表明,限于课堂教学时间限制,运用常规教学手段教学,难以使学生想出应该如此分割、拼补,从而归纳为已学过的求长方形面积的问题;难以让学生确信拼成长方形的面积和原来圆的面积相等;也不利于学生在学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同时,进一步领会“转化”这一重要的思考方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尝试运用电教手段,对改进圆面积教学进行了一次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