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沫若在四川乐山嘉定府中学堂读书时,一次偕六七个同学去游观音庙(庙内有佛祖殿和观音阁).游到观音阁时,见有两个神龛,一个里面是千手观音,另一个里面是送子观音,千手观音配有匾额和对联,送子观音却只有匾额,而无对联.匾额是"有求必应".同学们对郭沫若说:"送子观音有匾额,无对联.你何不写一副对联作为我们游览的纪念?"郭沫若说:"当然可以."  相似文献   

2.
再一次创业,张震阳选择了从深圳开始. 他现在的办公室小小的,一张大台,一面书柜,几张沙发,最显眼的就是墙上一张新潮得不行的大海报:画面上几个酷男美女极为靓眼,大书着花体字"流星乐园".艳丽的颜色和人物令这个简简单单的办公室平白有了种阳光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时代》2010,(2):13-13
我早就习惯了出门在外的时候随身带上一部数码相机。或许某一张海报带给我灵感,或许某一天的黄昏带给我感动,当然也少不了某一个人带给我的欢乐,都可以借助这部小小的相机,用影像保存下这些美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神秘的W先生     
正(一)神秘海报"含优,你快跟我来,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瞧,就是这个!"李琦指了指张贴栏上的一张神秘海报,黑底的海报中间赫然出现一块不规则的白色图形,图形中间写着"Who's next",海报右下方则有一行小字,"大胆发现,勇敢创新,掏空思维,创造奇迹!把你的小说放在操场附近的221B储物柜里,神秘大门就会开启,W先生期待你的作品。""这是什么意思?"顾含优满脸疑惑地盯着李琦。"哎,你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W先生可是出版界有名的编辑呀!你知道汶麟西瓜吗?他就是W先生发掘出来的玄幻小  相似文献   

5.
1911年,巴黎歌剧院即将被拍卖,拍卖会上各界购买者集聚一堂。70岁的拉乌尔坐在轮椅上,他买了一张海报和一个八音盒。拍卖者展示出一个巨型的水晶玻璃吊灯,并说此灯与歌剧院的魅影有关。一道闪光过后.观众被带回了从前那个巴黎歌剧院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6.
海报只是一张纸,如何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表现丰富的内容呢?这就要求设计者有足够的空间意识。海报设计是常见的二维设计中的一种,如何在平面与立体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或突破点是艺术设计手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几十年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语文教学。而高考指挥棒则直接指导着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由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一直为我国传统精粹的对联又重新进入语文高考的考试范围,这一变化的产生直接影响了我们高中语文的教学。针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再结合以往对联教学的经验,本文将从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等方面,对对联这一文学形式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文化》2010,(7):9-9
<正>在美国纽约一家健身房,健身爱好者们不但能够练习肌肉力量,还能够"人体发电",满足健身房日常照明所需。纽约运动俱乐部里挂着一张海报,上面写着:"让你的健身成果转化为电能!不久,你就可以在减小腰围的同时减少碳足  相似文献   

9.
周晨 《科教文汇》2010,(14):48-49
几十年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语文教学。而高考指挥棒则直接指导着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由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一直为我国传统精粹的对联又重新进入语文高考的考试范围,这一变化的产生直接影响了我们高中语文的教学。针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再结合以往对联教学的经验,本文将从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等方面,对对联这一文学形式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凤凰·印象     
<正>选择去凤凰,源于一张旅游海报:群山环绕的古镇,被朝阳染成粉色。一个渔人划着竹筏向远处荡去。宣传语很简单:这个古镇,已经为你等待了千年。再次回味那幅海报时,我已经坐上了开往湘西的列车,手中拿着一份旅游图册,还有一本沈从文的《边城》。他在书中这样写道:"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当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  相似文献   

11.
电影海报作为平面艺术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已经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难以想象的作用,每一张海报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展现,电影海报的地位也正因为那些为它们的完美出现付出智慧的平面设计大师而永远的成为平面艺术史中一个闪耀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妙联欣赏     
《科学生活》2008,(5):35-35
【拆字联】上联: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战下联: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据说,八国联军侵犯我中国时,有一个对汉语对联很有研究的外国文人,精心设计了如此上联,以为我中华无人能  相似文献   

13.
对联这一独特的文学样式倍受国人的钟爱。连中高考试题中也出现了对联题,这一种新题型让我们的考生措手不及。许多教师对于对联知识了解甚少,所以对联题也就变成了"黑洞",让学生望而生畏。对此,作者通过多年经验总结,归纳了对联的一些知识,希望能给师生在做对联题时带来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4.
对联是一种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我国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对联中常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拟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由于对联是一种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这给对联的翻译造成不少的困难。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能帮助译者更好地认识对联翻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难忘的生日     
正【生日倒计时:4天】"叮铃铃……""好!考试结束!收试卷!"数学杨老师精神抖擞地站起来,双手环在胸前,目光严厉而又饱含期待。讲台下,一排排座位上坐着的,是奋战了70分钟的同学。他们的眼眶泛红,有的面如死灰,有的揉揉酸涩的眼睛,目光呆滞,不过还有个别人容光焕发,但是还是掩饰不住些许的疲惫。经过一张张惨白"恶魔"的轰炸,身体内部  相似文献   

16.
智力大拍卖     
《科学与文化》2000,(6):56-56,41
某年夏季,上海举办了一个展览会,各种流派都有代表作,展圯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有的更是线条优美,窝意深刻。著名老人刘海粟教授用一副对联高度概括了这个展览会,这副对联是:笔底人间烟火 纸上四海风云。请问,这是个什么样的展览会?  相似文献   

17.
怪怪消息树     
《知识窗》2010,(1):41-41
誓言反哺。大一女孩给父母写欠条 “今向父母共借得一万八千元.包括高三全年的学费和大一上学期生活费四千元、大一学费和住宿费一万两千五百元及开学以来购置生活用品的费用一千五百元.大学毕业后一定会尽快归还。”日前。华中科技大学的小李同学给父母打下了这样一张欠条.  相似文献   

18.
张静 《科教文汇》2009,(35):272-273
商业会展在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古今之间、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信息、知识、思想、文化的交流传播纽带。而会展海报作为一种视觉媒介,以一种没有国界的图形化视觉语言,有效地宣传、沟通展会信息,是展会核心内容的视觉传播。本文主要例举并分析世博会所倡导的环保理念在世博会海报中的表达,归纳总结出会展海报在会展业中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信息及文化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乐翻天     
不便模仿 在一次校运会上,园艺学院别出心裁,每人拿一张纸板举在手上,组成了"园艺人"三个字。 第二年运动会,各个学院纷纷效仿,唯有植物保护学院无动于衷。一个同学很是奇怪,忙问辅导员是什么原因。 辅导员说:"你也不想想,咱们是植物保护学院,如果组字,不就成‘植物人’了吗?"  相似文献   

20.
正曾经幻想过拥有光鲜亮丽的人生,站在巨大的舞台上,复杂炫目的灯光追随着我的身影,无数双眼睛锁定在我的身上,当我拿起麦克风,可以听到如同巨浪一样的欢呼和尖叫。1说起成功,同为千禧年的我们,有人已经做到了——地铁车站里巨型海报、时代广场上庆生的照片。而我呢?当我背着满满的书本资料经过玻璃窗的时候,除了看到一张面无表情的疲惫又陌生的脸之外,什么也没有。当地铁飞速驶过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也在飞速地衰老下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很关心那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