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惊讶式呼吸、叹气式呼吸、闻花式呼吸是歌唱发声时常用的呼吸方式,它们都属于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歌唱者需要通过对这些呼吸方式吸气、运气、换气技巧的理解与训练,寻找并形成一种不受拘束的、自如而有弹性的、既有控制又有流动的呼吸习惯,进而把呼吸、发声、气息的保持紧密结合起来,使其能形成最有效的共鸣、呈现出最完美的歌唱音色、演绎出最能贴近和打动观众心灵的声音,最终让歌唱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2.
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了解错误的发声及其纠正方法,学会正确地发声,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歌唱中常出现的几种错误的发声有压舌根、喉头上提、气息僵持、颤抖音、白声等几种情形。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出毛病的原因,采取解决措施;要抓住歌唱中的亮点和优点,逐步全面推开;要解放思想,发挥潜力,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要努力提高学生鉴赏声音的能力;要随时改进措施,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3.
歌唱技巧的教与学中充满了对立与统一的矛盾,整体协调、平衡统一原则的把握是解决矛盾的关键."起音"涉及到歌唱的气息、发声、共鸣与咬字等要素,能够反映和体现出各要素在歌唱技巧训练中的整体协调与平衡统一,对歌唱的音色、音量和音质,以及解决歌唱气息与发声的矛盾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声乐教学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胸腔、咽腔、头腔的共鸣 ,运用好人体这个特殊的乐器 ,形成高位置发声。而解决这些问题是要通过逐步弄清歌唱发音的心理要素和生理要素的主被动关系 ,解决气息下沉、气息流动、气息控制以及找好歌唱发音的正确位置 ,从而开发出人体所有的共鸣腔 ,并形成内部听觉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声乐教学的根本任务,旨在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授有关艺术歌唱发声理论与发声技术知识、实现其教学活动的培养目标。而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首先从解决学生在接受训练过程中,正确理解和通过自身体验,切实地感受打开喉咙、运用正确的喉位发声,从而获得能够进行艺术歌唱的能力,是为构成初始声乐教学活动的基础。我之所以这样认为:事实上,无论人们从任何角度解释人的歌唱发声现象。没有喉咙与声带的积极参与,实现人的歌唱愿望的事情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从理论上和技术上通过实践、试图探求利用特殊的符合于应用科学理论方法规律的,以便人的喉咙与声带在参与艺术歌唱发声  相似文献   

6.
声情并茂是声乐艺术的创作原则 ,歌唱中以声传情、以情感人是其艺术创造的核心。歌者在歌唱中要做到声情并茂 ,就必须将自己置身于声与情中 ,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1.情依于声歌唱是以人声作为其基本的表现手段的 ,作为歌唱艺术中表现情感的声音 ,并非是天生的人嗓所能轻易发出来的。人们表现情感的发声需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方法之上。只有具有宽广的音域、宏亮的音响、优美的音色、清晰的语言、柔韧、灵活的艺术表现力之后 ,人才能发出具有情感的声音 ,这样的歌唱也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歌唱。科学的、有情感的声音是通过气息的有力支持与完好…  相似文献   

7.
呼吸是发声的源泉,也是歌唱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呼吸来控制和运用气息,就不可能发出优美的声音,"歌唱艺术就是呼吸艺术",演唱歌曲时,美好声音的获得,丰富音色的变化,各种强弱快慢的艺术处理,都是依靠正确的呼吸来完成的,由此可见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歌唱教学是高师音乐学科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发声体系,培养学生对歌曲的表现力和情感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由于声乐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普遍教学存在欠科学性,出现了声乐教学初学者找感觉难的现象,本文从初学者的角度,在如何提高学生对歌唱声音的鉴赏以及对歌唱发声技巧的认识方面做了较为系统地分析和总结:无声琢磨的学习方法是声乐初学者的最佳选择;声音的积累是声乐教学的基础要求;歌唱的自然口型与内外口的区分对优美音色的产生,轻松的发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舌体的自然放松与吐词受力的技巧和与歌唱优美音色有着十分密切的作用;歌唱管状的形成是歌唱呼吸的表现形态,是优美音色的支柱。这些都能给初学者提供歌唱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在声乐艺术教学活动中,艺术歌唱发声技术训练最重要的内容,首先应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利用声带(声门)发出艺术歌唱的内感状态,以及身外空间产生声音鸣响的不同形态差异性的能力,从理论和实践要求上,指出学生所发出声音的内感同在他身外空间产生的共鸣音响效果的不同.尤其对学生发出的高音区的声音,从所出现的声音内感与外感空间距离的事实,更应做出明确的解释.我们可以分析学生发出声音的自我感受同他发出声音后,和在特定空间听到的歌声鸣响的关系;很显著的一点是,歌者在利用自身线性气息流体作用于声带发声、使声带产生歌唱基音,进而使喉咽腔产生第一阶声音鸣响、再向上到口咽腔、鼻咽腔、头腔.从声带向胸腔所引发的整体声音共振的第二阶共振鸣响感受,与进而在歌者体外空间引发的第三阶空气共振鸣响的客观声音效果,必然存在主客体听觉感受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作为声乐的学习者,我们都会为得到优美的歌声而在努力寻求着歌唱的正确方法。其实,歌唱与说话声音之间存在着必要的联系,而这种联系通常会被人们所忽视。说话和和歌唱的功能是相同的,是产生于同一个生理机能,因此,他们是同一发声现象。说话的声音是重要因素,并构成后者的真正支柱歌唱的真正本质,只不过是有音乐节奏的说话,因此,没有正确的说话发声,就没有正确的歌唱。  相似文献   

12.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大都较多注重发声技巧和歌曲演唱方面的训练,而往往忽视对学生歌唱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如何把声乐技巧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我们声乐教学能否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一、制定教学目标要体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导意识。要明确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观念等为基础的,不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知识目标上,而是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兴趣得到培养,能力得到锻炼,思想得到熏陶。如《声音的产生》一课,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核心的教学目标不是让学生记住“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知识结论,而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物体振动发声的实验过程,会做物体振动发声的实验,使学生在不同的物体发声的现象中,去观察、去探索,运用“求同法”归纳物体振动发声的规  相似文献   

14.
歌唱是声与情的展示,只有在歌唱中融入丰富的情感,才能俘获听众的心。在声乐教学中,声乐技巧和情感表达是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音乐作品。对于很多歌唱者来说,有情未必能够传情,在歌唱的过程中传达情感是需要歌唱者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的。在声乐教学中,研究声乐技巧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让学习者能够用正确的发声技巧来表达情感,才能表达出有内涵的声乐作品。在本文中,笔者将就声乐技巧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在声乐教学中采用确切生动、形象的语言,比用单纯技术性的阐述,更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学生只能通过聆听教师的演唱和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去理解发声的原理和琢磨歌唱的技法.教学语言起到信息传导与反馈的作用.对声乐教学的语言研究探索,能为促进声乐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歇唱的器官、歌唱的呼吸和歌唱的共鸣.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脑、心、身".通过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歌唱表现意识、歌唱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音乐学院的课程基本雷同,沿用"专业知识为本"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价值取向决定了声乐教师总是以"学院式"的声乐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不切实际地追求"高、专、尖"的培养目标,过分强调所谓的专业性.殊不知,虽然有个别学生毕业之后考进更专业的音乐学院和省市歌舞团体从事专业表演工作,更多的学生还是走入了中、小学音乐课堂或从事社会音乐普及工作,因此高师音乐学院不是培养歌唱家的摇篮,而是培育普及音乐工作者的基地.高师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学习声乐演唱,使其了解并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提高其歌唱表现力和音乐感受力、鉴赏力,培养其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健康的艺术情趣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组织基础学校音乐教学,指导课内外声乐活动等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其将来成为心智健全,专业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做好准备,作为高师声乐教师,要明确培养目标,改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模式,从自身和学生两个方面去努力,以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声乐艺术属于一种舞台表演艺术,是集技术性、艺术性、知识性、系统性为一体的学科.教师在训练学生发声技巧的同时,更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把握作品风格,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把声音技巧与艺术创造相结合, 将声乐作品的精神内涵用声情并茂的歌声呈现给听众,达到歌唱艺术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设计未来、去选择、去竞争、去锻炼、去体验、去创造,去做他们想做而应该做的事情.教师是一个沉稳的指导者、灵活的组织者、积极的管理者、进步的推动者.教师对学生应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信任,多一点宽容,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大多数歌唱学习者在歌唱发声时盲目、顾此失彼的现状,本文从歌唱的呼吸朗诵、发声、情感、选曲等几方面来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广大声乐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