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编辑与学者得而兼乎·孟庆远·80年代的某一年,中国吐版工作者协会在峨眉山下的红吐宾馆,召开了一次编辑出版学术讨论会。在一次编辑大组讨论会上,笔者提出了“编辑与学者得而兼乎?”的命题,并阐述了自己战观点:学者十编辑,即学者型编辑,应是编辑奋斗的方向和目...  相似文献   

2.
方健文先生在1997年第1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撰文指出,学者介入电视,改变了电视节目固有的思考与表达方式,传播了较高层次的学术观点与社会思想,也使一些节目显示出关注人生与表现社会的广度与深度.与此同时,作者通过对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和《文化视点》两个节目的分析,提出学者介入电视的关键在于找准文化和电视的契合点.可以说,学者介人电视,构成了对世纪最后十年中国电视的新景观,电视由此被注入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思想内涵.就目前的实际运作来看,学者介入电视基本上是对节目的创意策划、撰稿、编导采访、嘉宾主…  相似文献   

3.
陈新华 《新闻界》2001,(6):15-16
记者类型有多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杨润时以风格作为分类依据,把新闻记者分为“新闻型记者”、“作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记者”。艾丰在他的文章里,也谦虚地承认自己算学者型记者。比照艾丰辉煌的新闻实践,我们会发现艾丰不仅在记者和学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而且做“全”了学者型记者。在长达几十年的新闻生涯中,他把记者的强烈的新闻敏感、拥有调查研究之便和学者的缜密思考紧密地结合起来,突破了单纯学者式的论证和思辨,弥补了记者忙于采编业务、无暇思考的欠缺,不仅做成功了新闻学学者,而且做成功了经济学学者。他在新闻学方…  相似文献   

4.
春华秋实三十载,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峰教授几十年来俯首甘为孺子,将满腔的热情与汗水挥洒在安徽大学校园中,同时作为一名知名学者,自1983年开始从事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工作以来,对新闻学基础理论和中西人际传播思想投入较多精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次访谈中,芮教授对自己多年来的几部学术研究观点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十多年来,我相继采访了数十位涉及诸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其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和外国科学院院士等大师级科学家、学者,也有近年来崭露头角的顶尖级中青年学者,发表了数十篇人物通讯、学者访谈录或学术性内参。采访专家学者,与他们对话,在我的采访活动中占了相当的比重,是花  相似文献   

6.
《出版参考》2007,(3):F0004-F0004
中国文化书院是由我国已故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冯友兰先生与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岱年.季羡林、朱伯昆、汤一介,李中华、魏常海,王守常等几位教授共同发起.联合了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学院等单位及台.港和海外的数十位著名教授、学者共同创建的一个民间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团体。于1984年10月成立于北京。  相似文献   

7.
研究缘起 一般认为,专家责任理论介绍至国内,肇始于1995年梁慧星教授翻译的日本学者《专家的民事责任》文集。①十余年来,作为一个前沿法律问题,国内学者论著颇丰。新闻记者因采访报道而产生的新闻侵权责任问题,也一直是国内新闻界和法学界所共同关注的一个议题。因为上述两个问题的重要性,最高院陆续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指导相关案件的审理。学术界亦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二者在目前已经出版的侵权法学者建议稿中均或多或少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8.
谢国桢对目录之学有独到的认识,他将目录与学术发展、治史实践联系起来考察,发人深思。他采用辑录体体例,对明清野史笔记资料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搜集整理,编纂了《增订晚明史籍考》、《清开国史料考》等多部目录学著作,这些著作在数十年中引导和帮助了众多研究明末清初历史的学者。  相似文献   

9.
我馆收藏明清档案史料约一千万件(册)。这些档案史料,内容丰富,数量巨大,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明清社会历史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史实材料。 我馆自1978年开始接待国外学者,至今已十年整。第一位来我馆的外国学者是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巴斯蒂夫人,她主要是查阅有关翁同龢的档案史料。十年来,随  相似文献   

10.
令人惊奇的数学公式──费马大定理的推广和论证费马大定理是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早在十七世纪提出,具有350年的历史,这一猜想一直未得到解决。1993年英国的数学学者维尔斯(Wilds)先生得以论证,填补了数学领域的一项空白,被列为1993年世界十大科技...  相似文献   

11.
民间学者苏克臣先生生于民国十年,1921年,现年已是八十六岁高龄,比我年长半个世纪还多,我们能够相识,并且成为忘年之交,完全是因为《津门小令注》这部书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前一段时间文坛上关于鲁迅的话题热闹飞扬,一些年轻些的学者和作家“痛骂”鲁迅,不少研究鲁迅的学者则起而“卫护”鲁迅。在一片“骂鲁”和“护鲁”声中,也许到了鲁研界冷静反思我们几十年的鲁迅研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的时候了。在加在鲁迅身上的神话色彩渐渐褪去之后,鲁迅研究的“经学”意味依然余韵犹存。它无形之中妨碍着对鲁迅作品深入的研读。 《破毁铁屋子的希望——(呐喊)、(仿惶)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是作者胡尹强潜心几年研读的成果。作者以一个小说家的艺术敏感,带着对人的生存处境与命运的人道主…  相似文献   

13.
薛楚  相美 《中国编辑》2005,(6):13-14,6
2005年8月25日~28日,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在苏州举行。这次年会的主题是:在深化出版改革的条件下,编辑工作人员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坚持正确导向,保证出版物质量,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自全国出版界、教育界的专家,教授,学者9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一位知名学者将自己的书房叫做“跬步斋”,把几十年的学术研究成果汇编成集,书名叫做《跬步斋读思录》。一位颇有建树的学者,为何给自己的书斋和成果取了这么一个低调的名字?对此,他是这样回答的:“读书做学问不能求速成,其‘功在不舍’。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效在慢读、多疑、慎思。反之,必然沦为虚学。”“跬步斋”主人这席话,我们不能简单理解为学者的谦虚。就其深刻性而言,它道出了读书做学问的真谛,是极为宝贵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5.
编辑十年     
编辑十年鞠琰玮【济南】干编辑这一行,已经十个年头了。人生有几个十年!从小到大,上学,下乡,工作,上学。毕业后,在学校干了两年教师,十年前的今天,85年3月份来到了少儿社。干上了与文字打交道的编辑工作。回想一下,几近半辈的人生,经历最长的要数这十年编辑...  相似文献   

16.
最近十多年来,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想颇为广大学者所瞩目,就此进行了不少讨论。但这些讨论主要集中在“五四”时期,低估甚至忽略“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它之前一些求改革的尝试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然而,只要我们不割断历史,就会发现,早在辛亥革命前,特别是ZO世纪最初几年,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就曾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时代课题。其代表作就是《新民说》。深入研究梁启超的《新民说》,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梁氏的整个思想及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思潮都有着重要意义。一《新民说》的缘起早在戊戌变法前,梁启超就批评洋务…  相似文献   

17.
南开大学著名学者来新夏教授等著的《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于2000年1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来先生历经十年的深思熟虑,构筑框架,由三代师生集中聪明才智,共同努力完成的群体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企业电视的形象设计胡智锋上海石化有线电视台已经走过了艰辛而不寻常的十年,这十年是这家电视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十年,也是城市有线电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十年,更是企业有线电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十年,而这些又是与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的。因此,在...  相似文献   

19.
肖珉 《新闻实践》2006,(9):22-23
《百家讲坛》,这个由央视十套一手打造出来的电视文化平台造就了一批学者明星。在荧屏上,他们引经据典,风趣幽默地讲述历史,颠覆荧屏原有的历史人物;在荧屏下,他们也各自拥有了自己忠实的粉丝,被他们称为“超级教授”。追星的概念已不再是原有的俊男靓女,学者明星的出现,无论是在媒体中还是学术界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电视明星学者的传播能力及其正负效果进行剖析,无论对电视媒体、舆论氛围还是对学者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夏涛 《新闻记者》2003,(3):48-49
2003年1月12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举行了建系十周年庆祝会暨“新闻传播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本系师生向大会提交学术论文近70篇,内容涉及新闻史、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业务、新闻教育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方汉奇教授、何梓华教授、丁淦林教授、赵玉明教授、黄芝晓教授等十多位应邀出席的专家、学者,也与师生们一道,共同围绕“新闻传播理论创新”这一主题,各抒己见。在寻找新课题、新方法中创新在新闻史研究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指出,多年来,新闻史研究中对“中间势力”报刊的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