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在电子出版物形成和发展的短短的十几年里.人们对电子出版物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电子出版物刚刚形成时.许多人惊呼电子出版物的出现将是出版领域的一场革命.甚至认为它将取代传统的出版。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现今电子出版物市场已是惨淡经营,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现象”。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电子出版:信息时代的新兴产业卢天贶,陈颖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传统的印刷出版业正面临一场新的革命,光盘电子出版物和网络电子出版物的出现,是这场革命的必然产物。现在,电子出版物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文化传播的媒介。在不久的将来,阅读电子出版物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3.
电子出版物是继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出版物。它不再局限于传统出版的纸介质和图文媒体,而是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因而电子出版物需要审读的内容变得更加繁杂、更加隐蔽,对其质量要求也更高。考虑到电子出版物内容的复杂性及形式的多样性,在出版过程中,如果对于版权问题的审查不全面或者不深入,将很有可能导致电子出版物在传播后即引发版权纠纷。  相似文献   

4.
1998年3月,新闻出版署颁布了《“九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这是我国电子出版业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为我国电子出版行业的发展规划了蓝图。3年多来,我国电子出版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电子出版物数量快速增长,质量明显提高,一批优秀的电子出版物相继问世。 根据新闻出版署的统计,1997年我国共出版电子出版物1 025种;1998年出版1 442种;到了1999年共出版1 804种电子出版物,比上一年增长25.1%。一批具有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的电子出版物不断涌现。从出版的品种来看,已从初期的简单模仿国外和港台产品发展为由自…  相似文献   

5.
方正多媒体全方位参与电子出版物的发展电子出版物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出版地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排版解决了出版过程的计算机化。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实现了出版结果的计算机化,是继计算机排版之后出版地的又一次革命。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多体技术分公司经过三年...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当前电子出版物发展的两点认识清华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金兼斌一、出版管理和市场繁荣1996年国家颁布了《关于电子出版物管理的暂行规定》,对于电子出版物的管理归属、审批、制作出版、发行等都作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定。在我国,出版物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出版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化学文摘社采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出《化学文摘》磁带版被公认为是电子出版物的起源,如果这一说法可信的话,那么电子出版物的发展迄今已有40来年的历史,相比较而言,我国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工作起步则要晚得多,如果以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推出《国共两党关系史》电子版软磁盘(FD)作为我国电子出版物起源的标志,我国电子出版物的发展才走过了十来年的历程;如果以1981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与国家医药总局情报所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个中文数据库《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作为我国电子出版物起源的标志,我国电子出版物的发展也才不过20来年的历史,从总体上讲,近十几年来我国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工作应该说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正在逐步缩小,当然,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果不能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在改进,那势必会阻碍我国电子出版物出版工作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8.
要使出版技术达到国际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使出版技术达到国际水平清华大学出版社王民阜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地在改造出版行业,不断改变着写作、排版、印制的内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出版物的出现,使写作的工具、作品的显示形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即使是传统的图书出版,从写稿到装订的整个生产...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发展,一种没有纸的书籍——电子出版物,正不断出现,冲击着以往的概念。所谓电子出版物。就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形式的信息,以电子信息的形式进行存储和阅读,即以电子为媒介进行信息存储与传播。今天,它已有多种形式。 一、电子出版物的现状与分类 电子出版物现在主要分为两类: 1.电子网络出版 网络出版是以数据库和电信网络为基础的。它是以大、中、小型计算机主机的硬盘为存储介质。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就《电子出版物管理暂行规定》谈多媒体电子出版物产业化建设梁祥丰:软件出版分会会长、电子工业出版社社长一、我国电子出版物的发展现状1,电子出版产业正在形成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至1994年间,全国40余家中央级出版社、大学出版社和地方科技出版社共出版...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传统的印刷出版业正面临一场新的革命。光盘电子出版物和网络电子出版物的出现,是这场革命的必然产物。电子出版行业的繁荣与否,也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信息化的进程。现在,电子出版物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文化传播的媒介,在不久的将来,阅读电子出版物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新闻出版署于3月14日发出由于友先署长签发的第6号署令,发布并实施《电子出版物管理暂行规定》。《暂行规定》明确了新闻出版署主管全国电子出版物管理工作,各地新闻出版局负责本行政区域电子出版物制作、出版、复制、批发、零售、出租的管理工作,审批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出租单位的设立,查处违禁电子出版物;规定了国家对电子出版物出版、复制、进口、批发、零售和出租,实行许可证制度。许可证由新闻出版署统一印制;还具体规定了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制作等单位设立的条件、申办程序、运营准则以及违反本规定  相似文献   

13.
电子出版物的评价刍议山东出版总社信息中心陈钢作为新型传播载体的电子出版物,虽然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其发展却非常迅速。电子出版物有着许多传统出版物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出版者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欢迎。但正是由于电子出版物本身的一些特点,使...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利用电脑通讯或学习,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作为图书延续物的电子出版物,以其直观,信息量大,可极大地减少图书的印刷与发行成本,一次可携带多本图书,可便捷地获取图书资源,即可以直接从网络下载相关资料等特点的电子书也逐渐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根据新闻出版署的统计, 1997年我国共出版电子出版物 1025种; 1998年出版 1442种;到了 1999年共出版 1804种电子出版物,比上一年增长 25. 1%。曾记得几年前,我国只有少数图书出版单位兼营电子出版物的出版,短短几年 我国电子出版单位迅速增加,实…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子出版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电子出版发展战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杨贵山1.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出现电子出版物。最初是由一些拥有电脑技术和设备的单位如大学和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自发制作和生产的。他们将编制的电脑软件作为出版物通过出版社出版,以获得版权保护,媒体均采用软磁盘(...  相似文献   

16.
网络出版这种新兴的出版形式,上个世纪末期在全球应运而生,这是继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后出现的又一种出版形态。跟踪网络出版的步伐,紧跟先进技术的发展,积极开拓新的出版领域,将获得一个多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是全国开展电子出版工作较早的省份之一,现有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等6家电子出版单位。此外,湖北美术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也在积极开拓电子出版业务,已有产品上市。湖北省的电子出版业大致是从1989年起步的,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共两党关系通史》全文检索磁盘电子版是我国的第一个正式出版的电子出版物。刚开始出版的电子出版物全是以软磁盘(FD)为介体,到1995年,7年里总共出版了84种电子出版物。从1996年起,全省电子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不仅电子出版物的品种数、复制数和发行码洋有了大幅  相似文献   

18.
漫谈多媒体电子出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漫谈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肖刚一、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开发人员的构成一个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制作出版,类似于一个影视节目的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多种人员协作完成。(1)策划编导负责多媒体出版物的选题策划,从选题到表现方式提出总体构想,并且负责协调各类人员的工...  相似文献   

19.
出版要闻     
新闻出版署近日发出《关于认真做好“庆祝建国五十周年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工作的通知》。为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新闻出版署确定了100种迎国庆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选题。通知指出,高质量地出版好这批音像、电子出版物精品,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通知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一、全面把握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的质量目标今天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消费和计算机网络消费为主要特征的PC时代,电子出版物作为计算机消费的主要食粮正在影响和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毫无疑问,电子出版物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促进了读者的思维,极大地调动了读者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计算机与电子出版物的结合为读者提供了完美的交互特性,正是这一特性,使人们使用和接受信息与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子出版物对于图书而言,不仅改变着传统的图书阅读、收藏、生产、管理等方式,甚至对人们传统的文化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