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2.
金倩 《大观周刊》2011,(33):17-18
《京华烟云》是一部借助英语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巨著。在小说中,作者将中国京剧腔调中老北京式的“大碗茶”、“四合院”搬到了西方的各个角落,并为其融入了西方钢琴曲中的“咖啡厅”与“哥特式建筑”,以此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历史传统、社会风俗、哲学甚至是人性。所以,在写作时,作者对于中国文化做了翻译所必须的转换,而在将其重新译为汉语时对这些转换要做相应的还原。本文通过张振玉的汉译本并结合白靖宇的《文化与翻译》对《京华烟云》中“文化还原”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邵洵美与《论语》半月刊邵洵美1932年在他的时代图书公司出版了幽默杂志《论语》半月刊。1936年,当时的主编陶亢德离开《论语》,转去帮林语堂编辑《宇宙风》,他便亲自接手主编《论语》。因不断有读者来信求答"什么是幽默",他就一再在编辑随笔里解释,如:"讽刺、幽默与滑稽""幽默与低级趣味""幽默与无聊的笑话""幽默与长寿""领袖与幽默""英国幽默、美国幽默与中国幽默"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80岁的王蒙又出新书了,继《老子的帮助》《庄子的奔腾》后,这次他"瞄准"了孔子。《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对儒家经典《论语》进行了"王解"与"评点",再现《论语》的微言大义,是王蒙对《论语》的大量读书心得,经典解释转述,将《论语》作为一部活的、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人生与社会的书进行阅读理解发挥。本书的一大特点是打破了《论语》原有段落的排列,重新编辑组合,根据其内容重新划分结构,分别予  相似文献   

5.
对香港《译丛》这一份成功将中国文化翻译传播到西方的英文杂志进行个案研究。指出它41年的文化外传历程凸显了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模式:兼收并蓄、适合国外读者需要的译介选材;具备多重文化身份的中外译者群体;受众意识关照下的文化翻译与诠释策略;国际视野下的独立运营与多渠道出版发行举措。《译丛》的成功案例对于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宏伟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财有大道"兼具"保守传统"与"开放创新"两种精神特质的齐鲁文化,孕育了"义利合一"的大商之道。这一商道精神不仅在中国代代相传,也在世界范围内开花结果: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一手握《论语》,一手握算盘,缔造了日本崛起的"商道圣经"。《论语》和算盘,正是齐鲁古圣先贤的两大创造。  相似文献   

7.
2006年,《人民网》刊发了"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论语》成为蒙古畅销书"的消息,《新浪网》《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报道称,2005年度蒙古十大畅销书排行榜中,蒙文版《论语》位列其中,译者其米德策耶也因此获得了蒙古国翻译作品最高奖——"金羽毛"文学奖.该书在蒙古热销,先后再版4次,每次都迅速销售一空.相关报道还指出,蒙古读者愿意看《论语》,"很多蒙古人说中国的传统著作是巨大的财富,他们渴望从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8.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翻译学界就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这是当时日益走向衰落的、执著于语言学方向的翻译研究摆脱危机境地的一次转机(王宁,《再论翻译学的学科定位和文化特征》,《中国翻译》,  相似文献   

9.
本文客观介绍了辜鸿铭围绕翻译工作的一生,总结了其翻译的基本思想,并对辜鸿铭翻译作品中的部分代表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外国传教士口译,中国人笔述"是中国近代早期翻译方法的基本特征,二者构成了近代早期的翻译主体。《谈天》并不是对原著进行简单、机械的翻译,而是为了使当时的天文学爱好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西方近代天文学知识,在语言方面进行的再加工。在西方科技著作的引进和传播过程中,名词术语的翻译至关重要,但由于这些术语往往"条理极繁",这给西书中名词的定义和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谈天》作为最早翻译的天文学译著之一,其对天文学名词术语的译法进行了相关的界定。  相似文献   

11.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编纂而成的一部著作。俗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作为一种根植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思想,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在当代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孝"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活力,但"孝"的表达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这值得我们深思。总而言之,立足于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精髓永远值得被推崇。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文化话语视角,本文对影片《花木兰》(MuLan)进行话语分析,从叙事策略和人物设定角度,指出《花木兰》在构建传播话语体系中,内容上忽视了"文化性",将西方文化拼凑式地"挪用"到东方语境之中,导致了全球市场的"文化"遇冷的宣传结果。提出探究跨文化语境背景下,影片需要守住"文化"主基调,平衡好现代性和传统性、东方和西方、文化认同和现代性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时人眼中,辜鸿铭有两种形象:在中国人眼里,他是保守主义者和国学大师;在外国人眼中,他则是哲人与东方文化的代表。可以说,辜鸿铭是一个毁誉参半的文化大师。  相似文献   

14.
遥想辜鸿铭     
辜汤生(1857-1928),字鸿铭,号立诚。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  相似文献   

15.
傅兰雅(1839-1928),英国传教士,著名翻译家.自19世纪60年代起,他在中国停留30多年,长期任职于清政府重要洋务机构江南制造局,并担任该局翻译馆的主管.在华期间,傅兰雅与中国同事一起翻译了大量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技术书籍、读本以及一些社会科学著作,是在华外国人当中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一人.1874年,他参与创办近代中国第一所科学学校——格致书院;1876年,他主编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份科学杂志——《格致汇编》;1885年,他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家科技书店——格致书室.傅兰雅为科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借此实现了他自己曾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中明确表述过的个人理想:"惟冀中国能广兴格致,至中西一辙尔.故平生专习此业而不他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16.
1839年林则徐组织编撰《四洲志》期间首次提到"莎士比阿",应该说是莎士比亚在中国译介和传播的先声。莎士比亚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和文化传播研究,无疑为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融合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王蕾 《东南传播》2012,(9):11-13
詹金斯被誉为"21世纪的麦克卢汉",他自1999年总结提出"文化盗猎"思想肯定受众的主体能动性地位以后,其后在研究迷文化、参与性文化等方面为文化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活力。他在《融合文化:新旧媒体冲撞》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融合文化"理论,深度阐释了"参与性文化"、"跨媒体叙事"、"集中智慧"等思想。本文围绕他的中心思想做出具体概述,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2007年在全民读《论语》的一片热潮中,李零悄悄地推出了他读《论语》的著作:《丧家狗—我读论语》。此书一出便引起轩然大波。2008年,李零与三联书店合作,出版了"我们的经典"之《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据悉,李零为了写这本书,重走了孔子路,跑到山东、河南,实地考察了  相似文献   

19.
马来西亚旧家语文出版局最近把《论语》翻译成马来文出版。这是马来西亚出版的第一本中国哲学著作的翻译本。 《论语》马来文版本翻译者乌拜都拉目前在马大中文系任教。马来西亚翻译出版孔子的《论语》旨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文学期刊界,"论语派"的刊物是一个奇迹.仅就销量来说,《论语》长期超过三万份;《宇宙风》创办不久销量即达四万五千份,仅次于《生活》周刊和《东方杂志》,名列全国第三;后期的翻译杂志《西风》,也平均"销售超过两万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