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中,有关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学的图书被划分在两个类目下,有关教学设计、远程教育的图书没有明确的类目设置。由于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相关概念相互包含、关系紧密,所以建议合并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学两个类目,采用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学科大类类目名称,重新调整其下位类目设置。  相似文献   

2.
董萍 《大观周刊》2012,(14):162-163
教育技术自引入国门就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自1963年起一直在沿用的“电化教育”名称被取代,原有的电化教育院系及专业名称也都随之更改。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技术学自身的发展,中国教育技术定义不断演化着,时至今日还没有停止。本论文在见证中国教育技术定义演化的同时也探究其演化的原因并从中得到启示:坚持教育技术本土化、做好创新研究工作、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战时宣传工作的客观需要及图像摄影技术、音像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促进了大后方电化教育的快速发展且成效斐然。而影闻教育作为电化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将国内外战事新闻以及美英等盟国的社会生活和先进生产技术等,通过幻灯映片、新闻照片、壁画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影闻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启发民智,开拓民众视野,激发民众抗战建国热情,也活跃了因战事而受阻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同时,影闻教育在抗战特殊环境下,所取得的恢弘宣传效果,更值得对其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4.
教育传播学新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鹂  吴廷俊 《现代传播》2003,20(1):46-49
教育传播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国内外的研究都将教育传播的概念等同于“电化教育”。而本文的作者认为 ,电化教育仅仅只是教育传播中的一个手段 ,研究教育传播学 ,应该开阔思路 ,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的角度来探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规律和现象 ,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作者提出了对教育传播概念的新的界定 ,揭示了从传播的角度来研究教育过程的必要性。最后 ,提出了教育传播学所应该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的电化教育是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一种手段,是口头讲解的一种辅助形式。在博物馆陈列展览展出之后,口头讲解和电化教育即成为博物馆与群众联系的桥梁。电化教育工作怎样在博物馆教育中发挥作用呢?现根据故宫电教事业的发展概况为例,浅谈电化教育在博物馆的应用。一、故宫电化教育的概况——有线广播网的建立与发展作为明清两代的皇朝的故宫,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与展出的丰富多采的古代艺术品吸引着国内外广大观众。每年参观故宫的观众达到上百万人。由于故宫占地面积很大,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电化教育工作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中应用与发展的体现,是博物馆对公众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运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对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扩大其教育范围。本文通过对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门中相关电化教育工作的回顾,从中探寻电化教育部门在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传播设备和技术的引进是中国电化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其主要内容包括游艺场的引进、电影及其技术的引进与无线电技术和理论的引进。本文通过考察上述三个前提,旨在进一步揭示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发展的技术和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8.
抗战期间,具有时代特色电教理论的提出、自制电教设备的尝试、国产电教内容的丰富使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本土化在广度与深度上均获得一定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电化教育在抗战建国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陶营田 《大观周刊》2012,(4):207-208
电化教育这个名词是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它的定义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借鉴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实施模式,结合我国中小学的实际情况,从客观条件考虑,无论是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还是软件资源的建设尚不具备独立开设媒介素养课程的条件。研究我国国家新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在中小学的社会科学、语文、英语、艺术和技术等课程或领域中已经含有媒介素养的成分。因此,就目前阶段来说,将媒介素养课程有机融人其他相关课程是一条比较切合实际的可行途径,即采用课程融合策略,将媒介素养相关内容融入语文、英语、历史、信息技术等相关的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之中,培养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谈谈电视教学片的特点与编制王梅芳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电化教育,尤其是在高等院校,它已为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同学感受到电化教学的重要性。要使电化教育深入发展、长期坚持下去,更...  相似文献   

11.
张娜 《大观周刊》2012,(8):303-303
目前,小学应用电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主要体现于多媒体教学,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这种集文本、图形、影像、动画、视频、音乐等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的功能,一起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魅力,促进里语文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2.
李斌  苏青 《兰台世界》2016,(10):123-125
清末民初译书、报刊文章广泛探讨无线电技术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日后电化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创办了无线电专门学校、开设了无线电课程,为日后电化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3.
成仿吾先生一生致力于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在中国近现代内忧外患的革命年代,成仿吾形成了党领导教育发展的教育思想,并在东北师范大学予以实践,为开创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新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党员电化教育的主载体是电视艺术,电视艺术作品通过现代电子科技生成为传播媒介,与受众沟通。党员电化教育的主载体是电视艺术,电视艺术作品通  相似文献   

15.
武甜甜 《大观周刊》2012,(8):193-193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展历史和实现博物馆教育的一些措施。我国博物馆兴起子1905年南通博物苑,创办之初即把教育作为博物馆一大功用。经过百年的发展史,我国博物馆总体经历了三大时期,即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后,伴随与此,我国教育理念亦不断进步。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必须软硬兼施,内外结合,既要把硬件建设起来,又要在馆员素质上有所提高,国家、社会及教育部门也应给与必要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文章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总体发展态势,认为构建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指南势在必行,并研究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指南构建的参与主体和原则.  相似文献   

17.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学者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反对传媒中的流行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20世纪60年代以后,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观点发生转变,即由抗拒转变为培养辨别能力。至20世纪70~80年代后,由于官…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详尽回顾了黄宗忠先生的著作《图书馆学导论》,追寻并探讨了上世纪80年代黄先生在图书馆学教育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及其学科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19.
王鸿洲 《大观周刊》2013,(6):147-14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体、主体性等概念,在中国的人文科学领域,特别是哲学领域,逐渐流行起来。教育理论界也随后提出了主体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是一种围绕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而阐发的教育理论。主体教育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从外部功能看,  相似文献   

20.
档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使其能够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本研究对欧美国家档案融入课堂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随着一手资料在课堂中的运用成为欧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欧美档案界从20世纪40年代末就开始对档案融入课堂的重要性及发展对策进行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理论界的研究和呼吁及中小学对档案利用的需求又促使了欧美国家很多档案馆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开发馆藏档案资源为中小学教育服务。近些年来这些档案馆在人员组织、基于馆藏档案资源开发教学工具和教学活动、对中小学教师档案培训及档案融入课堂的活动形式等方面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