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架阁库”是宋朝首创的档案保管机构,“架阁文字”“架阁文书”是宋朝用于指代保管在架阁库中的档案的专门名词。国内对于“架阁库”“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本文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整合、新增了一些史料,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更深入地剖析,并纠正了王金玉先生引证的《梦溪笔谈》版本与文字之误等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2.
架阁库制度于宋代正式形成并得到快速发展,初步具备了现代档案管理室的运作与管理模式,本文就将对宋代架阁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宋朝的架阁库是以架阁形式保存文书档案的机构,也是宋朝对档案保管装具进行的重大改革.我国古代放置图籍典册常"藏于金匮",将档案封闭于容器内,不便于排列放置,不利于查找利用,而且容量小,不能适应档案日益增长的保管需要.架阁由数格构成,多层放置,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分门别类平面排列,既便于查找和利用,又大大增加了保存档案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两个阶段来阐述元代的档案管理制度:一是文书处理阶段,包括文书缮写制度,文卷登记和勾销制度,行移公事程限和催办制度,圆佥文书制度,照刷磨勘文卷制度,文书立卷制度和公文邮驿制度;二为档案管理阶段,包括架阁管理制度,区分文字分别架阁制度,当面交卷制度,周年交卷制度,保密制度和档案利用制度。  相似文献   

5.
架阁库是宋代档案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出现于北宋时期,并得以广泛应用。南宋建立后,架阁库也随即在中央和地方逐步建立起来。《咸淳临安志》在研究临安(杭州)地方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对南宋架阁库的记载,反映出当时架阁库在中央和地方的设置、管理和地理位置等,也体现了宋代档案工作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宋朝初期的国家体制,基本上沿袭于唐代制度。宋统治者为了加强收贮州县簿籍案牍,令各级地方机关采用千丈架阁法普遍设置收贮文书档案的架阁库。北宋之初的立法活动主要以《宋刑法》的编纂和颁发为代表。《宋刑法》是宋朝编制的第一部法律,其中制书稽缓错识、驿使稽程、公事稽程及误署、盗大祀神御物、伪造宝印符节、弃毁大祀神御物及私发官文书印封等门条都不同程度地涉及文书和档案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先后从宋人周紫芝的文集《太仓(禾弟)米集》(下简称《集》)中发现了一篇《尚书六部架阁(记)》,从清人张英等辑《渊鉴类函》(下简称《类函》)中发现了一篇节录的宋人李大异《六部架阁库题名记》,从宋人潜说友纂《成淳临安志》(下简称《志》)中发现了包括上述两篇文献在内的宋代档案学文献共四篇,其另两篇是:綦更生撰《三省枢密院架阁库题名记》,陈晦撰《六部架阁库续题名记》。本文先将有关六部架阁库的三篇题记介绍于此,以飨读者。关于三省枢密院架阁库的一篇,拟另撰文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字处理和档案管理两方面对《元典章》中元代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探究。文字处理以文字避讳制度、文书立卷制度、公文邮驿制度为主;档案管理以架阁管理制度、当面交卷制度、周年立案制度以及档案利用制度为核心。  相似文献   

9.
架阁库是自宋代开始以架阁的形式保管文书档案的机构,对我国古代档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50多年来,档案界的学者对架阁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涉及架阁库自身含义,还包括架阁库的产生与发展、架阁库的建筑、管理制度、官员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元代监察机关御史台及其地方派出机构江南诸道行御史台、陕西诸道行御史台所设立的架阁库及其管理制度 ,并对其架阁库的规模、方位、管理制度、官员设置与选任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千文架阁法”的内容是丰富的 ,并非仅是依千字文排列档案 ,其主要内容是防盗与追究丢失文件人员的责任 ,以千字文立号仅是“千文架阁法”一小方面的内容。还论述了以“千文架阁法”否定“千丈架阁法”的论据不充分 ,“千丈架阁法”有它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架阁”和“千字文编次”首见于佛经庋藏 ,本文依据文献记载着重阐述了佛经典籍如何排架、编次的庋藏形式和方法 ,并指出档案架阁管理制度及“千字文架阁法”与之存在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13.
从架阁到架阁库,再到架阁库制度,是我国档案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而目前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在一些问题上形成了错误的观点,虽有人辨析,然而没有引起重视,学界仍然以讹传讹.鉴于此,有必要继续关注与架阁库相关的问题,对架阁库问题再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宋代架阁官考索王金玉中国宋代有专门的档案工作机构,也设有专职的档案工作官员。著名的金耀门文书库是国家档案馆性质的机构;南宋设立的尚书省六部架阁库和三省枢密院架阁库是中央机关档案馆性质的机构。六部架阁官和三省枢密院架阁官是专职的档案工作官员。考察架阁官...  相似文献   

15.
“架阁”,顾名思义,就是贮存档案文书的木架,架阁库即以架阁的形式保存档案文书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宋代的四等官审判制度,以及在此诉讼程序下狱讼档案的产生,继而分析论述宋代狱讼档案的分类与归档方法,最后阐述宋代狱讼档案的保管方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千文架阁管理法在狱讼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档案外包是企业依据服务合国协议,将全部档案工作或者部分档案工作委托给外部专业档案管理机构承担或者执行的一种档案管理工作模式,是企业整合资源、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必然趋势。但是档案外包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不可忽视的风险,如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风险、外包人员流动风险、外包质量能否达标的风险等。正如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在2010年全国档案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必须始终坚持把档案安全视作档案工作的生命线"。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档案数字化外包的先决条件。本期"架阁库文丛"栏目的两篇文章,分别从购买档案外包服务的企业和专业档案管理公司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防控档案外包过程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李蓉 《兰台世界》2013,(13):130-131
<正>在宋朝,政府采取中央集权,所有内外政事由皇帝亲自决定,并取消了前朝的君臣面议政事的形式,官吏向上级乃至皇帝进言采用奏章、上书,整个国家产生了海量的文书。而由于官员在奏章之中有可能出现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宋朝政府中有先见之明的君臣积极的推出措施以减少文书、加强档案管理,从而使得宋朝的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极大的发展。通过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在档案  相似文献   

19.
六年前,《档案工作》(现名《中国档案》)第七期刊登了郑州大学王金玉教授与人合写的《"千文架阁法"非"千丈架阁法"》.文章从多个角度详细考证了出自南宋人吴曾的笔记《能改斋漫录》的"千丈架阁法"系"千文架阁法"之讹误,解开了困扰档案界多年的"千丈架阁法"之谜,在档案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20.
新见元代三篇档案学文献释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笔者曾撰文介绍了新发现的元人文集中的一份元代档案学文献——陈旅《嘉兴路总管府架阁库记》(见《档案工作》1989年第8期),最近,笔者又从元代地方志中发现了同属于元代的一组档案学文献共三篇,即归旸《中书省〈六政条要〉题名记》、毛文庆《中书省架阁库题名记》、张以宁《中书省架阁库题名记》。这组文献,较为详细、具体地记载了元代的总理府——中书省档案机构、人员的设置情况与档案的保管、整理、编辑情况,并提出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关于档案的见解,是我们了解元代中央政权机构档案工作一般情况和研究古代档案学理论的难得素材。现将它们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