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兰 《北京档案》2005,(7):40-41
1931年9月18日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从而揭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采取"绝对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在短时间内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独占殖民地.  相似文献   

2.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经过长期周密的准备之后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武装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使日本走向覆亡的开端.历史的车轮已滚过整整八十个春秋,我们不会忘记八十年前的沉痛教训.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并非偶然,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历史背景下,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不断膨胀的一种必然结果.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上执行了不抵抗政策,对东北沦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试图从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前所作的军事准备及当时历史背景等方面简要论述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陈斌 《兰台世界》2012,(16):10-11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蚕食中国东北地区进而全面武装侵略中国,英勇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根据地为中心,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予以了有力打击,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毛泽东关于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历史实践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值得人们学习借鉴和感悟领会。  相似文献   

4.
王健 《兰台世界》2016,(24):110-112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通过直接在辽阳开办金融机构企图控制辽阳乃至中国东北的金融业,以达到控制中国东北的经济命脉的目的。通过九一八事变,日本直接军事占领中国东北,并扶持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政府建立"中央银行",并推行严格的伪金融政策,以达到日本实际控制中国东北金融的目的,榨取中国东北人民的血汗,为其侵略战争提供经济支援。  相似文献   

5.
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学界一般习惯性更看重对政治、军事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政策的研究。而实质上,九一八事变前的日本在中国东北早期移民活动及移民本身都成为日本关东军发动和扩大事变的重要社会基础。日本移民在助力九一八事变的发动之后,对九一八事变的扩大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迅速沦陷于日军铁蹄之下。众多爱国志士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黑龙江有马占山,吉林有丁超、李杜、王德林等,各地皆奋起抗日。在辽东地区,扛起群众武装抗日旗帜的是唐聚五,他领导的辽宁民众自卫军,御敌百余次,威震辽东,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7.
顾维钧作为民国著名的职业外交家,其一生参与了中国诸多重要外交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的外交努力可谓是他承担的最艰苦的任务。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并同时攻打沈阳城及东北铁路沿线各重镇,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实际上,在九一八事变前,顾维钧就密切注视日本在东北的阴谋活动。认为日本军事当局可能会采取重大军事行动,他提醒张学良的秘书长王树翰等人要充分注意来自日本的报道,关东军在日本军部的指示和教唆下,可能会采取激烈的行动,可能要成为严重事件。张学良闻讯后派专机接顾维钧到北平面谈,…  相似文献   

8.
《浙江档案》2012,(9):5-7
2012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81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让中国人民永远难以忘却的日子。我们纪念九一八事变,其目的就是为了铭记历史,就是为了弘扬团结御侮、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81年前,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大举侵占我国东北,迈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华计划,这次事变是以日本自导自演的柳条湖事件为开始,对中国整个东北进行军事占领,开始了在东北长达十四年的残酷殖民统治。这次事变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主权,对中国人民造成巨大伤害,尤其是东北人民,家不成家,国不成国,完全沦为日本的奴隶。随着时间推移,九一八事变使东北民众的心理产生了一连串的变化,发掘这些变化与东北抗日的联系,可以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九一八事变。  相似文献   

10.
魏鹏 《兰台世界》2017,(7):90-92
从九一八事变爆发到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日本军国主义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扩大侵华步伐,本文拟对这一过程进行阐述,以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发展过程。从而说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不是偶然事件,是日本侵略者预谋策划后实施的。更加充分论证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同时也是日本发动世界性侵略战争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87周年。笔者以沈阳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沈阳县公署档案为基础,通过对档案史实的深入研究,揭示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侵犯中国主权——在奉天等地非法设置警察的侵略史实,以使人们认清日本侵略本性。  相似文献   

12.
王贞 《北京档案》2015,(11):42-45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悍然袭击并占领沈阳,之后又陆续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开始了对中国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我国军民抗日战争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影像记录非常稀少,因此也极为珍贵.在北京市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有这样一份档案,它以文字形式记录了一部电影短片的字幕,这部影片就是《东北事变始末记》,是一位名叫兰甫臣的美国记者拍摄的.  相似文献   

13.
正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在中国沈阳北郊柳条湖制造事端,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日军继续扩大军事行动,短短4个月就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华北亦危在旦夕。在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及时地发出抗日救亡的呼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场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形成。北平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对抗日救亡运动予以积极的领导,推动其向前发展。国领土,表示誓雪国耻的决心。中共北平市委于9月23日秘密召集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决定广泛地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次日,北平60余所大中学校代表在北京大学二院集  相似文献   

14.
《浙江档案》2005,(7):41-41
《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作品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影片《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这部影片描写了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松花江上》,张寒晖作词、作曲。伴随着血和泪的歌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揭露了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继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罪行。《保卫黄河》,选自《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保卫黄河》也很快传遍整个中国。《大刀进行曲》,麦…  相似文献   

15.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致使乌丹地区沦为殖民地。  相似文献   

16.
傅文仁  颜陈 《新闻前哨》2012,(11):73-74
每年的9月,对于中日关系来说都是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月份,9月3日是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18日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纪念日;9月29日是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签署,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纪念日。牢记历史本是为了珍爱和平,避免历史悲剧的再次重演。但是,今年9月,在"九一八事变"81周年之际,日本却选择以"购岛"的方式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在网络和现实引发共振,极大  相似文献   

17.
1932年国际联盟委派李顿调查团来中国调查九一八事变真相时,中国九人爱国小组搜集的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重要证据,为李顿调查团最后认定日本关东军的侵略事实及"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提供了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8.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可以说蓄谋已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各地爆发了规模宏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并且形成了抗日救亡运动的三次高潮。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抚顺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在抚顺大肆开矿设厂,疯狂掠夺资源。抚顺以畸形的殖民化城市发展起来,成为日本掠夺资源,屠杀与奴役中国人民的缩影。  相似文献   

20.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党当局奉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中国东北地区迅速沦为日本的占领区.中国共产党面对前所未有的民族危难,第一个旗帜鲜明地发表要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行径的宣言,这与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宣言反映了广大民众要反抗侵略的决心,得到东北人民和全国广大群众的拥护.在罗登贤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