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捕获飞碟     
老教授克林行为古怪,而且又跛又脏,过着隐士般的生活。12岁的丹尼一直想搞清教授到底在干什么。在一个雷雨交加的下午,他来到教授那幢孤零零的小楼边,藏身在楼外一棵大树后。不久,教授身披雨衣,揭开了他房子四个角落里的帆布,露出裹着的掩体,里面竟是四根闪光的金属筒。借着闪电的光亮,丹尼看见教授正专心地操纵着一根巨大的金属操纵杆,狂喜地注视着风雨交加的天空。丹尼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不禁被一种奇异的景象惊呆了——他看到了一艘活生生的飞碟!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一道道锯齿般的白光吐着火舌射向漆黑的天空。原来教授竟在捕捉一…  相似文献   

2.
动脑筋     
巴尔教授摆棋子巴尔教授有36颗完全相同的圆形棋子,他经常拿出玩赏。这天他先拿了20颗棋子搭成一个正5边形,然后又在每条边内侧放进3颗棋子搭成一个正三角形,这样就用了35颗,中心部分差不多就要碰上了,但巴尔教授手中还剩下最后一颗棋子迟疑不决……“这里面还能放得进最后一颗棋子吗?”他自言自语说,“我得先算一算……”请问如果每颗棋子都是正圆的,巴尔教授又摆得非常精确的话,那么在中间部分究竟能不能容得下这最后一颗棋子? (孙维梓)  相似文献   

3.
教授站在讲台上,他拿起一盒鹅卵石倒出来放到桌面上,然后打开一只瓦罐,瓦罐里面有一些高尔夫球,他把鹅卵石也放进瓦罐里,把瓦罐装满后让学生们看。教授又拿起旁边放着的一个方框盒子,把里面的沙子倒入瓦罐,沙子填补了瓦罐的空间,然后他又问学生:“这瓦罐是不是满了?”  相似文献   

4.
黄毓 《今日科苑》2010,(1):10-12
总编寄语:他做过赤脚医生,拜过名医,当过兵,还带着中草药上过越南战场,他就是广东中医研究所特聘教授一万兵书。 他长年在湖南工作,在湖南民达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广东省中医研究所一方中药配方颗粒的学术指导工作,怎么却成了广东中医研究所的特聘教授?一个七十年代的赤脚医生,怎么又能取得如斯成就?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士蒲蛰龙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杰出的昆虫学家、我国害虫生物防治奠基人蒲蛰龙教授不幸与世长辞了。在他辞世前约十天,我突然接到蒲教授的保姆琼姨打来电话,说蒲教授病在中山医二院留医,曾谈到想见我。琼姨一句话,令我心急如焚。适值夜晚,我不便走动。第二天我才到医院看他,那时他精神还较清醒。他既简略地谈了几句病情,又问及我的情况。我怕影响他的精神,只安慰他几句,以为他的病一定会医好的。想不到这一次见面,他便离开我们而远走了。我接到噩耗,确实令我悲痛彻心!其夫人利翠英教授又重病在身,使我心理难过不堪!  相似文献   

6.
杨义 《今日科苑》2008,(3):22-25
"早年虽然酷爱文学。但是因为读了那篇著名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而考进了四川大学数学系。后来又是在几乎无意中考取了中国政府公派留日学生并得到日本政府奖学金。在东京电气通信大学拿了一个硕士学位。他又去了美国,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花了几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为了远离学术界。他进了波士顿顾问(香港)公司。没想到,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居然又回到了学术的象牙塔。当年博士毕业时并不知道物流为何物,今天竟成了物流管理学的教授。科研、教学、企业咨询之余。也格外关注社会,因此有时又会因与凤凰台沾了些边而窃喜。真有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时耶?命耶?又何妨随遇而安,顺势而为。"这是在真理越辩越晕《北方文艺出版社》里的一段自白,乍一看,我有些疑惑,这样的幽默与调侃,真的是来自一位教授吗?对于他,我真的是充满了崇敬与好奇。他就是香港理工大学物流系教授——阎洪。  相似文献   

7.
201O年初夏,受聘为武汉大学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的他从剑河之畔走来了.重新回到了这块熟悉又陌生的土地。熟悉,是因为他的心从来没有离开过;陌生是因为它的快速发展又使他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法国物理学家查尔斯,是巴黎大学的教授。他在做实验时,发现把铁皮扔进硫酸中会有大量气泡冒出来。他把这些气体收集起来,又发现这种气体比空气轻,能使一些物体浮起来。于是,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升空试验。  相似文献   

9.
路世才是河南中医学院气功学教授、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96年退休后,他又担任了河南中医学院老科协副会长、大学生义务辅导老师。他十几年如一日,甘为人梯,辛勤培育医苑新秀,满腔热情倾注在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上。  相似文献   

10.
楚戈 《金秋科苑》2012,(12):14-16
在喜迎对外经贸大学60周年校庆期间,笔者专程到对外经贸大学访问了黎孝先教授,后又拜读了他为迎接校庆发表的专著《黎孝先国际经贸文选集》,开卷有益,深为感动。  相似文献   

11.
楚戈 《今日科苑》2012,(12):14-16
在喜迎对外经贸大学60周年校庆期间,笔者专程到对外经贸大学访问了黎孝先教授,后又拜读了他为迎接校庆发表的专著《黎孝先国际经贸文选集》,开卷有益,深为感动。  相似文献   

12.
用年轻有为来形容现年33岁的李建东教授可谓恰如其分.他从1978年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通信专业,以优异的成绩依次获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他28岁时破格晋升为副教授,隔年又晋升为教授.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他还是电子部电科院通信与导航专家组成员,首届国家863通信高技术个人通信专家组成员.  相似文献   

13.
在近海,既存在过度捕捞,又存在着因养殖而造成的污染。而高迪教授却想要像放羊一样来养鱼。他的"移动鱼箱"跟随着洋流,哪里鱼多鱼肥就往哪里去,把远洋和深海都变成他的渔场。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07,(Z2)
有一天,一名大学教授到一个落后乡村游山玩水,他雇了一艘小船游江,当船开动后教授问船夫:"你会数学吗?"船夫回答:"先生,我不会。"教授又问船夫:"你会物理吗?"船夫回答:"物理?我不会。"教授又问船夫:"那你会用计算机吗?"船夫回答:"对不起,我不  相似文献   

15.
1990年6月17日上午9时10分,江希明教授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看着这位为教育和科技事业奋斗、献身毕生的恩师溘然长逝而无法用我们的力量来延长他的生命——那怕是一分一秒的时候,真是悲痛万分,凄怆无以各状。我从就学和跟随江希明教授工作已经40年,虽然曾经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使我们有一段时间不能经常交往,但是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最后阶段,却又相聚在“牛棚”之中。在此期间我亲眼看到他失去亲人的悲恸,陪伴他度过了一生中最为凄哀和辛酸的一段日子。在十年动乱之后,我又有幸在省人民政协内,可以说在他直接指导下度过了富有朝气和生机勃勃的十年。在他临终时刻,我又是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常务委员杨振声举荐小学毕业的沈从文到联大任教,杨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新文学的影响.当时的西南联大,大师、海归云集,可谓群星璀璨.所以,"小学生"沈从文进入联大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和讥笑. 公开瞧不起沈从文的是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的刘文典,据说在讨论沈从文晋升教授职称的会议上,他怒不可遏,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朱自清该拿四块钱,沈从文四毛钱都不值!"随后又起身离席:"沈从文做我的学生都不合格,他都要做教授,我岂不成了太上教授?!"  相似文献   

17.
谈起结构工程学,谢慧才教授感触颇深。毕业于清华土木.却因遭遇文革做了电子企业的工人;文革后得以重返清华学习,而后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机械系继续从事断裂力学研究。在汕头大学土木工程系,谢慧才教授终于又找回到了他最钟情也是最心仪的专业。  相似文献   

18.
哈欠害苦教授哈斯教授是美国某大学的教授,他的讲授非常风趣且深入浅出,每年他总是能够非常骄傲地被评为优秀教授。可是今年,哈斯教授却因为他的讲  相似文献   

19.
正他是河北省恢复高考后培养的第一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他苦心孤诣30年,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硕果累累。他是著名工业废水处理专家马中汉教授的关门弟子硕士、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杰教授的开门弟子博士,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教授指导的博士后。他34岁破格晋升副教授,36岁破格晋升教授。  相似文献   

20.
哈欠害苦教授哈斯教授是美国某大学的教授,他的讲授非常风趣且深入浅出,每年他总是能够非常骄傲地被评为优秀教授。可是今年,哈斯教授却因为他的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