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唐宋时期,福建士子学风大振,特别是入宋以来,福建更是人才辈出,这些知名学者中,有不少与三坊七巷有着不解之缘。三坊七巷历代,尤其是清中晚叶学者东渡台湾筹办书院、推广传统教育,为清代台湾书院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其中福州鳌峰书院严谨、创新的学风更是对晚清台湾各地书院教育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2.
清代中叶的姚鼐,是我国古代成绩卓著的书院教育家,一生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徽州紫阳书院,安庆敬敷书院和江宁钟山书院,其思想影响中国教育界和文学界200余年,在中国书院教育史上实为罕见,然而学术界并不重视对他的研究。本文就他40年来书院教育实践及其经验和思想作了初步的考察和论证。  相似文献   

3.
清代是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又以广东地区最为繁盛。从清代广东书院的历史发展、广东书院与清代广东学术源流的关系、清代广东书院的教育特色、清代广东书院的社会影响、清代广东书院人物研究等五个方面梳理清代广东书院研究文献,发现以往对清代广东书院的研究多是片段、零碎的,缺乏系统、动态的研究,对清代广东书院的地方特色研究也不够深入。今后可尝试多学科研究法来研究清代广东书院,使之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局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书院肇始于唐,而发展于宋、元、明,至清代而达到鼎盛时期.在清王朝存续的260多年间,全国各地修复和兴建了大约5000所书院,这些书院分布在大江南北、白山黑水之问,遍及全国城乡,成为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教育及学术研究中心,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及文化的传播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清代书院的发展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自乾隆以降,清代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新时期,逐渐形成了以官办书院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  相似文献   

5.
江凌 《培训与研究》2008,25(6):47-50
书院所刻印的图书,在版本学上称为“书院本”。历代书院硕儒云集,“书院本”校勘精审,质量上乘,版本价值较高。随着清代两湖地区书院的兴起和繁荣,书院刻书业也逐渐兴盛起来。清代两湖地区书院刻书业的特点和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刊刻历代经史典籍、丛书、文集、名家读本,作为书院的教材和阅读参考书籍;二是刊刻大量的书院志、学规、章程、藏书目录等书院志书文献,为书院的教学管理及其基本建设服务;三是刊刻书院师生的读书札记、课艺等,反映书院师生的学术成就,为书院教学、科研服务;四是编修、刊刻地方志书文献,为地方文献的编纂、整理作出了贡献;五是刊刻硕儒巨著、名士文集、山长著述。为书院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6.
试论清代两湖地区书院刻书业的特点及其社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所刻印的图书,在版本学上称为“书院本”。历代书院硕儒云集,“书院本”校勘精审,质量上乘,版本价值较高。随着清代两湖地区书院的兴起和繁荣,书院刻书业也逐渐兴盛起来。清代两湖地区书院刻书业的特点和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刊刻历代经史典籍、丛书、文集、名家读本,作为书院的教材和阅读参考书籍;二是刊刻大量的书院志、学规、章程、藏书目录等书院志书文献,为书院的教学管理及其基本建设服务;三是刊刻书院师生的读书札记、课艺等,反映书院师生的学术成就,为书院教学、科研服务;四是编修、刊刻地方志书文献,为地方文献的编纂、整理作出了贡献;五是刊刻硕儒巨著、名士文集、山长著述。为书院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7.
书院兼具教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多种教育功能,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中的瑰宝。书院自唐代在石家庄开始漫长的发展,历经唐、宋、元、明的曲折历程,到清代,石家庄书院不仅在数量上已经达到历朝之最,而且从规模上来看也是空前的。清代石家庄书院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课制度等方面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研究清代的石家庄书院,对于推动石家庄市的教育事业、社会文明和旅游产业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清代广州的联宗书院为考察对象,对联宗书院兴起的动因、联宗书院的教育功能以及联宗书院在清代兴起的社会功能和在中国书院发展进程的地位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书院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本分宋代,明代和清代三个部分,概述了肇庆古代书院从出现,发展到废止的过程和情况。  相似文献   

10.
清代书院的儒学传播对当时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士人群体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对社会上层的官僚士大夫而言,培养了他们的书院讲学情结、儒学信仰、道德情操和行为模式;对社会中层的知名学者、普通官吏而言,影响到他们的治学风气、教育方法和理念乃至施政方略;对社会底层的民间士人而言,有利于他们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以及民间儒学风气的普及和形成.而这些反过来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书院儒学传播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具有教学功能的书院始于唐。书院不是国家规定的一种教育制度,而是民间人士自发创造的学校教育模式,书院的名称也因此极不固定,"书院"和"书堂"("书舍"、"书斋"等)存在着互用、通用的情况。徐梓先生在《元代书院研究》中认为唐代的东佳书堂已有书院之实,但尚无书院之名,从而否定了作为教学机构的书院起源于唐代的观点。从"书院"和"书堂"("书舍"、"书斋"等)名称的互用、通用来看,这一说法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2.
刘古愚传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古愚是清朝末年在陕、甘较有影响的教育家。他终生从事教育、出版事业,主讲泾干书院、味经书院,晚年应聘甘肃兰州大学堂总教习,并为发展繁荣陕西的出版事业作出了贡献。本文对此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紫阳书院是苏州历史上著名的教育机构,它为清代苏州的文化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紫阳书院在教育制度、课程内容、学术影响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其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表现为追求教育独立,有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等。其教育实践对今天的高等教育有借鉴价值,高校学术研究应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要重视学习的系统性,强调学生的努力和长远目标的建立,教育不应放弃学业成绩的严格标准等。  相似文献   

14.
保定莲池书院是清代直隶省最高层次的书院,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科举考试设计。自从近代西学课程被引入书院,莲池书院的教育内容呈现出中西交融的态势。吴汝纶任院长后推行的书院课程西学化改革,虽然为书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力量,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书院课程变革却因为主体自身的失落而未能逃脱终结的命运,当然这也为清末"新学制"的制定提供了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15.
书院志是以记载书院发展的历史、讲学情况及其管理办法等为主的历史典籍,是一种专志,具有贴近时代、内容丰富、最能真实反映书院的历史状况等特点。文章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历代书院志》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等所作的简要分析,并纠正一些模糊不清的或错误的说法;第二部分分析书院志的基本格式,并对书院志的名称、总数及存佚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第三部分阐述书院志的学术价值,以期引起大家对书院志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宋代书院师生管理、师生关系的特点及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是中国书院制度创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宋代书院在师生管理与师生关系等方面有很多自己的特点,如精干高效的师资管理、心表结合的学生管理和情深意笃的师生关系等,这些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7.
石介是宋初著名学者,对宋代文教事业有开拓性贡献。泰山书院是在石介的努力下开创的,在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石介既是书院的组织者也是该院的名师之一,他不仅为书院延揽名师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也为宋初儒家文化的复兴及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有关情况及其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指导思想,指出了戴钧衡对书院教育的认识和全新的办学理念以及在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他撰写的《桐乡书院四议》对书院教育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桐乡书院也因此成为晚清书院发展史上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9.
晚清是我国近代图书馆的萌芽和产生时期。对晚清我国图书馆史的研究,在学界已经形成了一股较大的潮流,研究的方向主要定格在:1.对晚清图书馆产生原因的研究;2.对晚清单个人物与图书馆的研究;3.对晚清图书馆个案研究;4.其他一些突出问题的研究,如对晚清图书馆分期、图书馆法规制度、图书馆建立状况、图书馆社会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这些多方位、较全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就。至于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理论、方法、内容、史料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乾嘉时期,钱大昕对汉学、宋学和清代学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论。在治经的理念和方法上,钱大昕推崇汉学,以汉儒治经的方法为标准衡评后世学术,具有汉学家的立场,但同时又力戒今古文门户,尽量以持平之心审视学术发展。对于宋学,钱大听从工具和思想两个层面上进行了评论和驳难.剖析宋儒所倡导的“性”、“理”、“道”等范畴.给以新的解释,并以日常伦理来批评理学的思辨,有误读宋儒的地方。他总结出清学崇尚古学、实事求是、重视经史、经世致用的特点,同时又批评了清儒过分尊经泥古的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