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析隐喻的翻译问题。文章回顾了隐喻的基本概念以及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隐喻的可译性问题,以及在关联翻译模式指导下的隐喻翻译效度问题。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关联翻译理论与“等值”翻译和“可译性”等方面的关系,同时指出了关联理论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无法解决文化缺省的移植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活动是一个双重示意-推理的语言交际行为,可译性问题是一个视作者的交际意图和听话人/读者的认知语境而定的动态问题,而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的目的在于获得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与源语作者交际意图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4.
关联翻译理论提出:首先,翻译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包含三个交际者的双重明示——推理过程;其次,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再者,翻译是语言的一种解释性使用。该理论优点众多,其证伪了不可译性原则,且成功地解决了困扰翻译问题的归化、异化之争。  相似文献   

5.
对风格的不同定义引出不同的风格翻译理论,而以语义分析和关联理论为切入点来探讨风格的可译性问题,为风格翻译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统一的理论框架,建构了能解释此翻译现象并指导其实践的理论模式。同时对关联翻译现存的局限性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的关联理论以及E.A.Gutt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并以张玲和张杨合译的《傲慢与偏见》一书中的反讽话语翻译为个案来分析,试图从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反讽话语的翻译,旨在实现反讽话语的对等翻译。  相似文献   

7.
关联翻译理论跳出了"不可译论"及"对等原则"的窠臼,从效度与信度、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语境效果与心智努力三方面体现关联。在翻译及其教学中贯彻该理论,即要求译者准确把握译者意图、读者期待、互明语境、认知模式的变量属性,做到准确理解原文,平衡文化缺项,代偿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析习用性比喻及其翻译问题。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关联理论翻译观,然后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习用性比喻翻译中的关联取向。  相似文献   

9.
陈石 《海外英语》2013,(6X):128-129
语言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该文认为基于人类认知经验的共性和个性,可译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至于不可译则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引起的,是相对的。因此,关于翻译问题的探讨应该从是否可译或者不可译转移到翻译的可译限度以及如何实现不可译到可译转化的问题上来。该文首先运用范畴理论分析语言的可译和不可译并给出其认知理据,进而探讨实现从不可译到可译的认知途径,顺应—关联理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近日热映的<功夫熊猫>为个案研究,从"不可译性"和"对等原则"两个方面探讨了关联翻译理论对影视字幕翻译的解释力.从而指出关联翻译理论对指导翻译实践,尤其是影视字幕翻译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修辞是一门艺术,辞格的翻译是一种艺术再创造.英语修辞格从翻译的角度来说,可以划分为可译、难译、不可译三类.本文针对这三类修辞格的特点,就如何采取恰当的、最接近原文的处理方法,使英语的修辞效果尽可能完美地传达到译文中去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12.
语用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都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微观的语用分析方法。本文探讨了翻译学研究引入语用翻译的必要性,并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语用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化缺省是诗歌翻译中常见的问题。诗歌翻译的特点决定了在译文中对文化缺省进行补偿的重要性。关联理论提供了一种处理文化缺省问题的途径,即:翻译应该遵循最佳关联原则。直接翻译是由Gutt提出的如何有效地传达原文信息的一种翻译理念。通过找出原文中的语义、句法和语音交际线索,译者可以在遵循最佳关联原则的基础上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补偿,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诗歌原文本的特征,解决诗歌原文中文化缺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文化的翻译等值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文化的可译度,即可译文化、部分可译文化和不可译文化的研究表明,由于不同国家在语言习惯和文化等方面的不等值,因此翻译等值只能是近似的等值。文化的翻译等值层次,首先应该达到文化语义层次的翻译等值.然后才是文化语言形式层次的等值。  相似文献   

15.
幽默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幽默反映英语文化,反映英语文化中的价值以及现实等,所以不理解英语幽默就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英语。了解英语幽默的常用手法是欣赏该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归化、功能翻译、直译和注释法则是幽默语言翻译的重要策略。根据译文读者的期望,同时也为了再现原文的诙谐情趣,通过对幽默翻译的例句分析,得出结论为幽默语言的翻译虽非易事,但毕竟有其可译性。  相似文献   

16.
语境综合能力与翻译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关联理论的观点,翻译是依赖于语境的明示推理认知过程。语境研究的动态化、认知化新视角揭示了语境心理重构的过程实际上是寻找关联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语境综合能力贯穿翻译的始终,决定翻译的质量。因此,我们认为语境综合能力是翻译能力五个维度的核心能力,也是最基本的能力,是提高和发展翻译能力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双关语的翻译涉及到用一词表达两意甚至多意,所以传统的译论认为双关语不可译,但是Delabastita却认为双关语可译并归结出了十种翻译策略,这为译者翻译双关语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许多优秀的译文也证实了译者在翻译时能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试图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隐喻在文学作品、生活用语、书面语中的翻译,进一步从认知的角度欣赏隐喻,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的概念应用到隐喻的翻译中。  相似文献   

19.
王佐良是研究英国文学的著名学者和优秀的翻译家。他的翻译作品主要是诗歌,其诗歌译作乃名家之笔,其所论乃学者之见,具体体现在:独特的选材观;知“义”论世的诗义理解;变通的“神似”译诗方法;译诗的文化意识;译诗的主体是诗人;坚定的“诗歌是可译的”信念等方面。其译作和译论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