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性主义道德哲学倡导“义务论”,以“绝对命令”作为行为原则;功利主义道德哲学倡导“功利论”,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作为行为原则;德性主义道德哲学倡导“实践论”,以“实践智慧”作为行为原则。我们从德性主义的视域对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道德哲学进行反思和批判,认为在德性主义视域下的道德追求应该是做一个有德性的人。这种德性,即实践智慧,表现为“中道”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群体与道德——基于康德道德哲学的分析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的道德哲学天然包含群体的存在的预设,其道德学说从大众道德哲学到道德形而上学,再到纯粹实践理性批判的过程,正是“群体在场“的“口上之德“到“在群体场“的“心中之德“的过渡,这两种情形的代表人物为常人和智慧之人。被康德驱逐出道德领域的“非道德“情形是群体退场的“身体之德“,其代表人物是害群之马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是为哲学的伦理学进行科学和实证的奠基,进行伦理学人格主义的构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为真正的道德制定普遍的、必然的、无条件的衡量标准,是为道德中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寻找答案。舍勒认为康德拒绝任何一门善业伦理学,犯了"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错误,只要承认康德道德命令的合理性,我们就无法走向一门关于伦常价值的规范学说。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对康德的"先天"、"形式"、"动机"存在严重曲解,在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的根基问题上,舍勒质料的价值伦理学所依据的"现象学直观"与康德的"纯粹直观"并无二致,舍勒用质料的先天性反驳康德的形式的先天性、用质料的价值伦理学批判康德的道德命令是顾左右而言他。  相似文献   

4.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以道德动机为基点批判幸福主义伦理学,引出了“善良意志”“道德命令”“意志自律”等概念,构筑起以德性论为核心的道德义务论体系。康德道德义务论的理论贡献及其主观性、形式性、抽象性理论局限与困境,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之进行批判改造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克服与解决。对康德道德义务论的批判改造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为我们重塑人的道德社会性本质、强化道德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发掘新型生态伦理的现实路径以及构建人类道德共同体提供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5.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指出,人们必须永远不把道德当作幸福学说,所以幸福问题通常被认为是康德并不关心或者是被康德的道德哲学排除在外的问题。因此在康德的研究者看来,幸福问题远远不及道德与自由等问题来得重要。但事实上康德不仅认为幸福是至善的必然组成部分,而且承认幸福是人的天赋目的。所以,有必要对如何理解康德道德哲学中幸福概念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善良意志"是康德道德哲学的重要概念之一,贯穿《奠基》全文。在康德那里,善良意志是无需用其他善的意志概念来解释的意志,因为它是本身就必须受到尊从的最高道德纯粹的善,是以善良自身为目的的意志,它的价值在于摆脱经验行为和偶然根据的影响。义务是善良意志的实践表现、绝对命令使得其所遵循普遍规律、理性独立于偏好且选择实践上必然善的东西、自律使得善良意志自己立法守法,围绕这四个方面诠释康德的道德哲学,有利于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握好道德价值评价的戒尺。  相似文献   

7.
在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及实践理性批判中,关于意志的设定是理解绝对命令及其自由观的基础。理性向意志发布绝对命令,意志从而获得自由,绝对命令是人认识到自由并走向自由的桥梁。自由是意志固有的性质,但意志也受自然因果性的影响。当意志获得对自然因果性的独立性以及超越自然因果性之时,就达到了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8.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是继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之后最伟大的伦理学著作。该著作系统论述了绝对命令的思想。绝对命令使康德在伦理学领域发动了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即把伦理学由他律转变为自律。自杀问题便是康德对其以绝对命令为基础的自律伦理学的感性检验。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兴成为当代伦理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在德性伦理过程的发展中,麦金太尔、威廉斯等人认为,自近代以来,德性的失落与现代道德哲学中过度扩张理性以构建所谓的规则密切相关。他们就此批判康德的理性和绝对命令,力主伦理反理论的思想,开创了反理论的德性伦理思想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规范性的来源》中,科尔斯戈德通过区分定言命令与道德法则,引入人的实践同一性概念,从而解决了规范性的来源问题。然而,她的这一区分及其引入的实践同一性概念却遭到了内格尔和柯亨等人的批评:内格尔认为科尔斯戈德的这种解释引入了相对主义因素,偏离了康德的道德哲学;柯亨则认为科尔斯戈德这种解释一方面本身不能融贯,另一方面也偏离了康德的道德哲学。试图在重构科尔斯戈德论证的基础上,逐一回应上述批评,进而表明,科尔斯戈德的这种解释并未偏离康德的道德哲学,而是对康德道德哲学的一种推进。  相似文献   

11.
康德道德哲学从道德动机入手,阐明了善良意志、责任、规律的先验性,主观原则和客观规律的符合原则,定言命令的强制性、普遍性和必然性,得出“普遍立法”、“人是目的”、“意志自律”三大道德法则。从双重立场看待人,解释了自由的积极含义,赋予理性无比崇高的地位,彰显了人作为道德最终的自在目的尊严和价值,并对我国道德教育有着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将道德作为源于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而非康德道德哲学中超历史、超阶级的普遍真理。在社会实践基础上,马克思将康德先验纯粹理性下的道德实践拉回现实,把道德原则归于不断被发现、发展的符合人类利益的道德公理,通过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非道德”的手段实现人类终极状态之“至善”,超越了康德以“理性”架构的“理想”世界。马克思对康德道德伦理思想的发展对于我们直面现代道德伦理,解决现代道德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道德黄金律也被称为道德的黄金法则,无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都被学界广大学者所认同,是被普遍遵循的道德原则。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通过阐释定言命令"质料公式",对道德黄金律进行了自己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笔者试图通过解读康德定言命令公式,进一步探讨道德黄金律的本质内涵,深化对道德黄金律的认识,为学界提供理论参考。一、康德定言命令"质料公式"与道德黄金律的内涵1.康德定言命令"质料公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什么样的行为能够必然地具备道德性?这是康德道德哲学关注的首要问题。康德认为,善良意志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一个彻底善良的意志,它的原则必定表现为定言命令,即道德律,善良意志也是自律意志,只有有意识地尊重道德律的行为,即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人是什么"是康德全部哲学思想的最高问题.康德通过"人是目的"的绝对命令,不仅为道德实践提出了绝对目的,还指出道德教育必须先验地以人为目的,尊重人格尊严."人是目的"的绝对命令是准确把握康德哲学体系的关键之所在,正是基于对人是目的的论证,康德统合了表面上看似被割裂的自然领域和道德领域,并且回答了"人是什么"这一根本的命题.康德的这一问题对于当下以人为本,提高高校道德教育水平有着重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祖涛 《教育与职业》2007,(33):138-139
康德“人是目的”的绝对命令,不仅为道德实践提出了绝对目的,还指出道德教育必须先验地以人为目的,尊重人格尊严,这样才能使人自己展开理性的翅膀,形成自己的道德人格。所以,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应当重视个体的道德需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今道德教育实际效果的不尽如人意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外在性与“无我”的性质有极大关系;康德的“人是目的”的绝对命令,不仅为道德实践提出了绝对目的,它还指出道德教育必须先验地以人为目的,尊重人格尊严,这样才能使人自己展开理性的翅膀,形成自己的道德人格。所以,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应当重视个体道德需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康德道德哲学的困境是个人生活动机与道德法则之间的分离,其根源在于康德将脱离了情感的理性客观性作为建构道德法则的基础。德沃金将生活价值的客观性作为建构道德法则的基础,解决了康德道德哲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道德是一切哲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在尼采哲学中,道德哲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尼采的道德哲学是以“一切价值重估”为出发点,并以对“道德的重估”为重点的。本文主要从尼采对基督教思想的批判切入来阐发尼采的道德思想,并对他的道德哲学进行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理性批判》的辩证论中,康德提出“至善”的概念。“至善”实质是康德解决“德福关系”的核心理念。在现实世界,“德福关系”并非一致;相反,二者之间存在二律背反。为解决“德福关系”的一致,即寻求“至善”的实现,康德引出自由、灵魂不朽、上帝三大“公设”,使其道德哲学最终通往宗教神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