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国藩的文化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晚清颓废不振的政局成为曾国藩文化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独特的曾氏家风对曾国藩文化思想的萌芽成型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湖湘文化与同时代的理学复兴成为曾国藩文化思想最终形成的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2.
叶梦婷 《文教资料》2021,(3):86-87,77
儒家教育体系博大、义理宏深。朱子继承传统儒家道统,集理学之大成,以教书育人、传播发展理学为己任,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将儿童教育、青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统一过程关注的教育学家,尤其重视童蒙教育。本文从朱子童蒙思想的背景入手,阐述朱子童蒙思想的特点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宋代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学的初兴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宋初大儒的学术、思想或从横向,或从纵向对周子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宋初各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的梳理中,可以看到,宋初的学术发展是周子理学产生的文化、学术背景,而周子理学正是宋初各家学派整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高中《宋明理学》一课.是广大教师公认的一堂疑难课.甚至有人将其戏称为“送命”理学。概括来说.导致宋明理学不好教的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理学本身哲学味道浓,极具抽象性思辨:其二是学情,学生对理学产生的背景——魏晋以后儒学的下行趋势及佛道思想的出现与转盛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5.
宋代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学的初兴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宋初大儒的学术、思想或从横向,或从纵向对周予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宋初各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的梳理中,可以看到,宋初的学术发展是周子理学产生的文化、学术背景,而周子理学正是宋初各家学派整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倭仁在晚清时期承穴明理学之余绪系统地构结的理学思想,以修身为本,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将学道,治道融通为一,对当时的学政两界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其理学思想在本质上仍未脱离传统的道德理想主义,在当时道德规范已经严重失落的背景下,倭仁的思想尽管有些不合时宜,但对于拯救世风,仍不无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古代诗文总集的编选历史上有一个选本非常值得重视,就是《文章正宗》。南宋真德秀的《文章正宗》打破了《文选》的体例传统,以理学思想为指导来编选诗文。在真德秀之后,文章总集的编选史上便出现了四库馆臣所说的"谈理一派"。真德秀的《文章正宗》是在理学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是一部以理学思想为宗旨的选本。随着理学文化的兴衰,后世对《文章正宗》的接受、批评也表现出了一些历时性变化的特征。文章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后人在《文章正宗》流传过程中的评价问题,可以看出理学文化、后人对文学的本质和形式的认识等方面都对这部选本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自孔孟以来就以为世事人生服务为立足点,可是自北宋以来新儒学的产生,却出现了十分复杂的局面,这种新儒学,我们称之为"理学"。所谓"理学",就是援佛、援道入儒,使传统儒学融入了一些佛、道的思想成份。许衡理学思想博大而精深,且亲躬教学实践,能够深入浅出。他的理学思想有导引北方思想潮流、指导社会实践、普及道德修养的作用。许衡的理学思想相比朱熹的"虚",更多带有实学倾向、内外交汇。  相似文献   

9.
新理学美学思想是冯友兰在其哲学思考过程中有意或无意流露出来的,在性质上属于哲学美学。中西文化冲突、民族危机、传统与现代的紧张关系是新理学美学思想生成的时代背景;对西方分析哲学和新实在论哲学的借鉴吸收、对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程朱理学)的扬弃这二者构成了新理学美学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冯友兰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生活方式和性情则促成了新理学美学思想的直接萌生。  相似文献   

10.
二程作为宋代理学的大师,其思想影响巨大,然而过去的研究更多关注其思想的内涵及影响,却忽视了家风在二程理学思想的形成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二程的成长受到父母良好家风的熏染,他们理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得益于富有儒家道德伦理的家风。二程自身的行为处世,不仅是优良家风与理学思想的生动体现,同时又起到了垂范后代、延续家风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本主义有其渊远的历史根源,蕴含在泰州学派中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在明王朝后期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背景下产生的,它超越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而独树一帜,对人的个体性价值的褒扬在王艮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进而影响到泰州后学,决定了泰州学派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冯友兰一方面继承朱子理学“理在事先”的本体论原则、伦常观念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另一方面又对其加以改造。他用西方哲学思想解释、改造和印证程朱理学思想,把中国哲学史上有代表性的学说都综合到理学的论域之中,并且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朱子的基本观点做出理论上的论证,创立了新理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浅谈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朱理学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官方哲学 ,到朱熹时集其大成 ,其“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一直受统治者所重视。朱熹的成长过程、了解社会过程即是其理学思想逐渐成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教学思路设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作为哲学化的儒学思想,理学是抽象的、艰深晦涩的;作为明清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理学是压抑人性的、杀人不见血的工具。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理学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如果说作为一种思想,孔孟儒学的缺憾是缺少哲学思辨的话,那么理学的出现弥补了这一不足,使其变得更精致、更完善。  相似文献   

15.
至清代,理学虽被统治者奉为正统,但其发展却难于摆脱衰落的命运。而在理学的地域化传衍过程中,在某些地区如严州却出现了异变的现象。清代严州地区理学的发展显现出了这样一些特点:思想宗程朱,研究重易学;理学家大多居家不仕,热衷学术传播;家学承继、师徒授受是理学思想传衍的重要方式;研习理学者人数众多,理学人才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6.
第六编宋元明时期的逻辑思想理学和逻辑宋元明时期,前后六百多年,学术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是理学。因此在叙述这个时期的逻辑思想时,不能不涉及理学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两宋理学家的文学观念及理论曾经一度被人们误解至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它,并且挖掘出它的思想光辉。研究成果纷呈于世,初具繁茂局面。主要表现是:讨论理学与文学的关系;专论理学家个体文学创作和思想;研究理学诗派;考察理学文论范畴和核心命题;研究理学美学;理学家诗学思想的整体研究。总体来说,在整体研究方面较为绵薄,尚可推进。  相似文献   

18.
《西厢记》作为元代著名杂剧之一,剧情内容虽是爱情故事,但观其思想,也可窥见一些元代时期的理学理念。许衡作为当时理学名家,他的思想理论多为士族熟知,《西厢记》作为元代红极一时的杂剧作品,其思想内核自然也在理学范畴之中。《西厢记》通过崔莺莺及丫鬟红娘的形象,塑造了追求自我的形象,通过对老夫人形象的塑造强调遵守三纲五常,这些人物形象的言行都可以与许衡理学思想相对应。  相似文献   

19.
《夷坚志》是我国古代文言志怪小说中的一部大作。多数学者认为《夷坚志》体现出较为浓厚的理学色彩,而王瑾《(夷坚志)与理学关系新探》一文则认为《夷坚志》不少地方表现了与理学相异的旨趣。从尊重文本事实的角度出发,细读文本,并结合艺术创作心理分析,洪迈的《夷坚志》不仅折射出理学思想,而且还存在人物的客观思想与编撰者的主观思想断裂的现象。文本所体现的理学观念当与洪迈本人的伦理道德观区别视之。  相似文献   

20.
“儒释之辨”是中国历史上时最久、影响最大的不同化派别之间的论争,而理学对佛学的批判达到了其高潮。理学“儒释之辨”的核心是理学教育思想对佛学教育思想的批判,因此,从教育学的角度研究理学“儒释之辨”无疑更能把握其本质,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宋明理学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