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是什么》是人教版四上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我也无数次上过这一课。只有这一次,我上完这一课后,一种作为教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静静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觉得有以下两个教学环节处理得较为妥当。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什么》(第十一册12课)是一篇阅读课文,按照教材的类型和特点,我确定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幸福观。教学的难点是课后2题:联系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做到的,谈谈什么是幸福。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时,我除了安排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之外,还要求学生每人收集关于谈幸福的格言警句一至二条。学生纷纷查找资料,摘录了革命导师、英雄模范、中外名人的格言。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  相似文献   

3.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34课《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讲述了水变化的特点、水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状态及水与人类的关系。教学时要注意: 一、紧扣“变”字,认识水的特点的变化 1.篇首设疑,提问导读。会变是水最突出的特点。课文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我会变”。短短三字,经纬全文,贯通始终。教学时首先紧紧抓住这一句设疑:①“我”是谁?  相似文献   

4.
《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语言通俗易懂,层次清晰,所揭示的道理比较深刻。为了使学生能学好课文,受到人生观的教育。教学时,我采用“中心突破法”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默读课文捕捉中心首先让学生围绕“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中心句。初步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句话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是什么”是初小语文第四册里的一篇常识性课文,课文里运用了生动、形象、确切的语言,说明了水的各种变化。我在钻研这篇课文时,仔细分析了儿童的知识基础和接受水平。对于水,儿童虽然在生活中时时接触到,但只是零星片断不完整的认识,而课文的要求,不但要学生初步了解水的各种变化和云、雨、雹、(?)的简单成因,而且还要知道水在地面上各个不同地方的不同动态,以及水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儿童懂得我们会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水,叫它为我们做好事。我考虑要让儿童掌握这些比较初步的系统知识,必须要做很多工作.下面是我教这一课的教学情况。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什么》(五年制第十册5课)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指导学生独立学习这篇课文,重点是要深刻理解幸福的含义是什么。抓住这一重点,我采用了先“引”后“读”再“延”的方法进行了教学设计。 (一) 引入歌曲,了解幸福课始,先让学生欣赏一首歌曲《幸福在哪里》,接着要学生谈谈:听了这首歌曲,你了解到些什么?通过学生的谈论,待教师清楚他们已初步领会到“幸福是在辛勤的工作中,幸福是在艰苦的劳动里”的概  相似文献   

7.
《灰雀》是一篇讲读课文,我这样教学: 一、初读课文,了解梗概。读后提出: (1)这篇课文写了几个人物?都是谁?(两个人物,一位是列宁,一个是小男孩。) (2)课文中通过一件什么事将两个人联系在一起?(丢失一只灰雀) (小结:通过灰雀的丢失和再飞回来,反映了列宁和小男孩的不同心情)  相似文献   

8.
胡莹 《下一代》2008,(Z1):34-34
今天,我写完作业后,翻开语文课本,一口气读完了《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故事。它使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三个牧童一起清理树林里那口不喷水的老喷泉,并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通过亲身的劳动实践,懂得了幸福含义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祝福》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篇优秀小说。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祥林嫂被当时的黑暗礼教和黑暗社会逼得一步步走向生命尽头的故事。对于小说,学生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因为它有很强的故事情节,能吸引人。因此在学这篇课文以前,我的教学构思是: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在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看《祝福》的电影,然后再对课文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
《花潮》这篇课文的上个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是“怎样读懂一篇课文”.本单元的重点训练内容是观察和观察时的感受.因此,我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主题与背景接到区教研员的任务,要我和同组备课的王老师一起讲一节区级公开课,指定上课篇目是《老王》,并且还要体现初高中衔接的主题。我一时诚惶诚恐,更多的是不安和忐忑。从未教过初中语文,更不知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区别在哪。更要命的是《老王》这篇课文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我再上一遍学生是否再有兴趣听呢?我教这篇课文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2.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教材的一篇课文。它语言简简单单,主旨明明白白,这样简单的课文,我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呢?我反复阅读着这篇课文,当我读到“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这一句时,眼前一亮,作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那就是彻底抛弃以解读文本的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对第六册《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 ,给教师明确提出了教学建议 ,即“选材精当 ,是本文的最大特点 ,应作为重点讲深讲透” ;“第一课时 :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第二课时 :重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我在教学此课时 ,既理解上述教师用书所要求的教学思路 ,同时更注意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教《回忆我的母亲》的教学实录。课堂上我首先对同学们讲 :“课前 ,同学们对《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进行了积极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我…  相似文献   

14.
长课文的篇幅长,内客多,确实是需要多一点教学时间的,但有的教师教《竞选州长》一课,竞用六课时,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我觉得象《竞选州长》这样的课文,用两课时就可以教完.我的体会是:(1)准备谈话的目的要明确,要筒短.一开头不要把课文内客详详细细地告诉学生.在布置预习前,我简介作者后,扼要地讲一讲课文内容:“这篇课文主要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什么》是六年制第十一册中的一篇二类课文,作者通过智慧姑娘让三个牧童用劳动实践弄清了幸福含义这一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幸福要从辛勤的劳动中得到,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就是幸福”这一深刻的道理。我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分三步进行教学。一、争辩。教学时,我先根据课题,出示了下列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①如今,我们的生活幸福吗?试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②有人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富裕了,吃得好,穿得好,玩得也好,这就是真正的幸福。”你认为这种想法是否正确?为什么?③你对幸福是如何理解的?对这些问题,学生一定会争论不休,在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起后,我对有关问题不忙于下结论。而是告诉他们课文能给大家一个满意的回答。这时可放手让学生通过查、读、想、议的方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支柱》是一篇讲读课文。如何教这篇曾在1983年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的通讯呢?起初,我设想了许多方案,但都不尽人意。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到了平时搜集整理的“名言警句录”,这使我茅塞顿开,于是采用了名言警句贯穿教学始终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神奇、生动。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在于把自学、检测、指导融为一体。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可以从本组讲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入本课学习。教师提问:“卖火柴的小女孩渴望得到什么样的幸福?”学生回答后,教师紧接着说:“小女孩渴望过上‘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幸  相似文献   

18.
我教《祝福》一法江苏/张华国鲁迅名篇小说《祝福》,虽是短篇,容量却很大。我过去教学这篇课文是费时(三课时),费力(满堂灌),效微(学生消化不了)。本次教学作了新的尝试,颇为得法。学生读懂课文后,我说:“同学们,读了《祝福》,我认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  相似文献   

19.
《我是什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科普短文,共五个自然段。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以谜语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水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与弊,颇有情趣,可读性非常强。在教学处理上,我突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我和狮子》是根据乔伊·亚当森著的《野生的爱尔莎》改编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我”驯养小狮子爱尔莎的事。通过小狮子爱尔莎在驯养生活中的几个有趣的片断和“我”把小狮子重新送回大自然的事,反映出“我”和小狮子之间亲如母女的深厚感情。这篇课文所讲的事情虽然是学生们所不熟悉的,但极易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