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经济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类并不是为经济而经济的,经济发展本身不是人的最终目的,它只是人类到达理想境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手段,人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是经济增长的工具还是经济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在生产力发展初始阶段的增长型经济发展观中,人是经济增长的工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来的综合发展观中,人既是经济工具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物质生产能力充分发展、经济制度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类自身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早在孔夫子时就有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但他是从政治的、统治的角度来说的,他懂得治国兴邦要以民为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都是以民为本思想的体现。“以人为本”是“以民为本”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马克思就非常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求得人的全面发展。当然,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限于经济生活、生产活动,也包括政治的、社会的、人文的、精神文化的活动,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4.
反观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只有站在人的价值主体性维度考察经济与伦理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厘清经济与伦理逻辑关系和内在矛盾,并且以此来观照我们的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对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的目的、过程、手段、结果所体现的复杂关系作出合理性评判,正确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和价值取向,从而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它以人创新、贮备、使用的知识作为资源,使知识经济与人的关系更为紧密。知识经济终极关怀的目标是人,建构以人与自然、社会和谐、一体化发展模式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知识经济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手段与有利条件,保证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社会要求职业教育的功能充分扩展,具体表现在:职业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直接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职业教育向着终身化方向发展,要求职业教育要面向未来,为社会和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职业教育应充分关注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在职业学习和职业活动中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这种多功能性,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除考虑人类经验中最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外,还应考虑人对社会的职责和效率的目标。课程设置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7.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社会的发展最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实践活动、社会关系以及各种需要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 人的生命首先表现为活动,而人的活动中最重要的体现是实践活动。人性就是随着历史实践而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独有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正是在实践活动中,人的  相似文献   

8.
制度作为调节主体活动与主体间关系的规范,是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它体现或满足了人这一类存在的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满足自己需要的结果,因此,人的目的、和谐、全面发展就成为制度合理性的根本标志,具体表现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程度,社会成员利益的满足程度和社会的公正程度。  相似文献   

9.
河流伦理是一种前瞻性的、面向生态文明的伦理.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河流伦理来调节经济活动."河流伦理"对于我们人类是一种责任伦理,即在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对河流健康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建构河流伦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社会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并分析了各种形式的自由观及其缺陷,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认为自由首先是人类主体区别于动物界的类本质,是人对的必然认识、利用和驾驭;其次,作为主体能动性和自由主性的体现,它是在人类实践认识活动中逐步实现、;发展的过程,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类及其社会制度是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类及其社会制度,人类自由追求的最终理想和奋斗目标,但自由的发展望远不会守帕发展大体经历了从自然界和动物界中分离出来--从艰人//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社会要求职业教育的功能充分扩展,具体表现在,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直接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向着终身化方向发展,要求职业技术教育要面向未来,先行一步,为社会和人类的未来前景提供职业教育保障;职业技术教育应充分关注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在职业学习和职业活动中,全面自由而和谐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这种教育的系统性,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除考虑人类经验中最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外,还应考虑价值标准中人对社会的职责和效率的目的。课程设置的复杂性与…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基于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高度紧张,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能够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前进而提出的,它主张充分认识并承认环境,资源的价值,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倡导公正公平的生存原则,确立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与义务,对最终实现人类明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经济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济全球化给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个体有了相对独立地位,这就大大增强人的主体性,给人的能力发挥提供了舞台,人依自身的能力将趋合理流动,交往的频繁拓展了人的社会关系,从而促进整个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是西方发达国家,它们试图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其他民族和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受到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奴役。同时,一些个人或集团会打着交往的幌子,而进行国际恐怖、贩毒、走私等活动,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公害。这些又抑制人的全面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要从重视经济发展、文化对人的塑造、教育和制度对人的发展影响、摆脱依附等方面,增强人的全面发展的自觉性,实现人的解放的旨趣。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社会自发展以来,它与经济发展之间便存在相互依存及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关系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社会机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建设方面,却未重视同样重要的人的发展,这导致了一系列不良问题的发生.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并基于人的发展正确处理人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产业转移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资源配置形式,是人类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必然结果,在其本质上是人本身的活动。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国际产业转移孜孜以求的最高价值。但是,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已经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国际产业转移这种资源配置形式始终囿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价值精神的固有局限,在加剧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紧张的同时更凸显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最终偏离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从整体出发,处理好系统内部各要素,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是理论性、认识性的问题,更是价值观念、发展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变的问题。和谐社会的价值哲学基础是"天地人合一"的和谐发展观和思维观。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以资源的科学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在经济发展上以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以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等等。而要全面处理好这些问题,必须用多维性系统思维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17.
环境哲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经济技术盲目发展造成人类生态环境危机的境况下产生的新兴哲学应用学科之一。环境哲学在以往人类经验与知识的基础上,全面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位置与价值,探讨人、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内在关系,力图构建一种全新的、更为科学的、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攸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主体性与生态伦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人类愈来愈显示出不同于动物和自然界的本质和力量的今天,不能不强调人对自然的主体性。以实践这一对象性活动作为基础所理解的人的主体性包括人对自然和人对人自身两个方面。人对自然的主体性是基础,人对人自身的主体性则是人的本质即自由最终形成的内在根据。因此,在全面理解人的主体性的基础上所表述的“人类的价值中心论”,不仅不能被抛弃,相反应该被发扬。生态伦理学是透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同一般伦理学一样,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就会使其指向发展错误的转移。  相似文献   

19.
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关系的基础,人需要的全面性决定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性。由于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阶段这一现实,因此,必须思考以当前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若干因素入手,本着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逐步构建和谐社会。本文从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了人的本质属性和影响和谐社会的因素,论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以人为本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关键、是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龙江首先依赖于龙江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因此,转变龙江人传统粗放的生活方式十分必要。首先给出了文明修身是提高龙江人精神生活质量、增强其自教自律能力、以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生成性活动的观点,然后指出它将有利于引导龙江人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文明修身能促使龙江人形成正向选择、比较选择和责任选择的主体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