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芳 《华章》2011,(30)
社会和谐发展需要人口、环境、社会三方面进行合理沟通,彼此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人口、环境、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环境,环境的优劣又影响社会是否能够和谐发展,而生态环境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同时又制约着人自身发展的程度人类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必须寻求一个推动人口、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人类对自然环境作用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从环境决定论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无疑是人类认识的巨大飞跃。人类要转变思维模式,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环境与资源、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住宅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住宅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城市发展、经济增长点、人类社会发展等等表现形式都要保持高度的社会和谐性,尤其要保持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和谐,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由于住宅是组成家庭的必需条件,家庭是社会的组织  相似文献   

4.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也就产生了同地球和睦相处的难题:发展是人类历史永恒的主题.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与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单纯注重经济增长、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环境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环境意识的产生是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认识的一次伟大的觉醒。以往社会发展只有人类目标,没有环境目标,常常以损害和牺牲环境的方式去实现人类的需要。特别是18世纪后叶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强大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哲学高度上来说,是一个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和谐社会的构建包括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及与社会环境和谐两个层面,其哲学本质就是抑制人类的自然贪欲本能,善待他人和世界万物,让社会生产和消费回归其自然属性,建设一个低熵社会.这一切,都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学说原理决定的.因此说,和谐社会的哲学本质和依据就是构建低熵社会.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环境保护”观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观点,即“环境支持”观。这种环境支持观把自然环境视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支持主体,它要求从接受自然环境作为支持主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通过人类的自觉行为来建立人与自然的真正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使自然环境的持续优化发展与人类社会的持续优化发展同步。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应从教育、法制、科技与经济三个途径着手,将“环境支持”理论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环境意识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是人类思想深层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要增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必须提高大学生的环境科学意识、环境哲学意识、环境法律意识、环境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9.
环境危机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的全球性环境危机,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态势。人们不得不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作者认为,从天地生相联系的角度来思考和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在考虑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同时,从社会制度层面来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生态哲学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与主客二元论在创造财富与技术文明的同时,亦带来巨大的生态危机与生存危机。以生态哲学的视野检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吸收古代中国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生态理念,建立系统的"人-自然-社会"生态整体观,确保人类永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社会的发展方面起着积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毋庸讳言,由于不适当和过量的使用一些对人类自身及自然环境有害的物质,给人类的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gy)、社会(Socity)、环境(Environment)的英缩写。它强调的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在化学技术应甩于生产、生活实践中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从精神生态批评的角度对《白鲸》主人公亚哈进行解读。精神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科学,专门研究作为精神性存在主体的人与其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作者站在精神生态的角度来审视《白鲸》主人公亚哈的精神生态困境,揭露人对自然的过度占用,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危机及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法——创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教育也要引入生态文明的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琪 《天津教育》2007,(4):12-13
长期以来,我们多注重人与自身、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入21世纪以后才真正认识到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有学者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人与自身的和谐,取决于人与人的和谐,取决于人与社会的和谐,但最终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许多新的理论都在昭示这一观点。如有的专家把环境友好型社会定义为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致力于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社会。“绿色财富”的理论则认为人类从以掠夺资源、破坏环境、积累财富转变为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创造财富,以不公平的手段占有财富转为公平协作分享财富,是人类认识观念上的一次飞跃。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相似文献   

14.
把造成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归结于人类中心论,无论是从历史维度、现实层面分析,还是就理论形态转换过程透视都有失偏颇。作认为,必须批判的态度去超越和扬弃建立在近代工业明-人类强大主体经济王国基础上的人类中心论,新人类中心论,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高扬人的价值理性,它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观念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环境伦理道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经济发展只有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人类社会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既需要政策、法律的作用,也需要文化与伦理的作用;当代社会尤其呼唤环境伦理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观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不足和环境恶化问题日益显现,自然环境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自然在不断呻吟的同时报复着人类,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硬约束“.因此,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是各个时代哲学的主要论题之一。在人类哲学思想的演进中,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批判传统哲学、创制唯物史观的过程中,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存在论前提,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理论锁钥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相互中介、人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对人的报复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当今人类探索走出发展困境的具体路径的思维平台和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8.
茅秋敏 《中国科教博览》2004,(11):156-157,F003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人口的复合系统的一部分,就是要使人口、社会、经济、环境与交通运输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相互适应,以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这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本文论述了我国发展可持续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指出了其系统评价要素和实施原则,并对如何发展可持续交通运输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绿地──城市的“肝脏”钱淑安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人口的增多,建筑物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  相似文献   

20.
苏玲 《教师》2010,(22):105-106
人体与周围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人体活动的田径运动健身锻炼更是与环境不可分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阳光、空气、水、气候、动植物等各种因素的综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环境是指社会经济条件、劳动条件、生活方式等。本文探讨走跑健身锻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找出相应的策略,对减少意外伤害.提高锻炼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